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2009-01-07吴小勤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黑板板书

吴小勤

课堂板书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是课堂教学中传输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沟通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作用。精巧的板书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艺术创造,它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和发掘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板书设计的重要性

1.板书的和谐统一,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教学艺术

板书讲究和教学思路的和谐统一,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教学艺术。目前,有些教师在对待板书的问题上,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其一是大书特书。他们忘记了或者是不了解板书的时间性,在起始课上把练习题目、词语解释、生字等一股脑儿、密密麻麻地往黑板上抄,学生一字一句地记录,结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其二是架空讲课,忽视板书。比如有些语文老师把本来应该板书的字词句等,课前印发给学生,以为不用讲学生就可以掌握了,实际上这等于课前让学生背字典,课内听老师的架空分析,破坏了教材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使学生不得要领。

2.板书的优劣得失,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

板书设计是一门学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板书设计是现代化教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之后,不管是投影仪还是多媒体,都一样可以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板书不但要内容精当,而且要有好的形式。比如,板书字形的大小,粉笔颜色的搭配等等,都要根据讲授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凡属重要内容,应该写在黑板的左边,字要写得醒目些;对于关键性的难点或者疑点可以用彩色粉笔书写;课题要写在黑板的正中上方,字应该写得大些。这些内容的板书,课堂上不要擦掉。凡属阐述重要内容的板书,或解释性的板书,可以写在黑板的右边,字也可以写得小些。这一类内容的板书,可以根据授课进度的需要随时擦掉,这样在一课或一个章节讲完以后,保留下来的板书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复习提纲。

3.板书的准确严密,能充分体现授课内容

板书设计不是单纯地追求整齐漂亮,追求文字简练,而是用简练的文字尽可能准确、逻辑严密地体现授课内容。板书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示范作用。每个教师都应该严肃地对待自己的板书,做到字迹工整,美观端正,合乎规范,布局合理。这对模仿力很强的初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比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总是不遗余力地对学生强调要写好字,倒不如教师在每次板书时都认真示范更为有效。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因此教师在板书时,切忌字迹潦草或者信手写一些不规范的字。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说法,语文老师要具备三个一。一手好文章,一手好字和一口的普通话。这三个一是每个老师都必备的基本功。

二、板书的原则性

板书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有经验的老师非常重视板书,往往在课前备课时就安排好自己的板书思路、草图。上课时,决不东写一个词,西写一个词,而是把自己的板书作为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新知识的重要措施。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要求等进行板书设计,应该不落俗套、别具匠心、富有新意。赏心悦目的板书能体现出作者构思的巧妙和写文章的宗旨。因此,在板书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创造性原则

板书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极好途径。尝试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2.形象直观性原则

板书是体现语文教学直观性原则的重要形式,是一种分析文章的直观教学艺术。它把作者的思路脉络形象的演示到了黑板上。这对学生理解作者怎样组织材料,结构文章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这样的板书对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中心思想很有帮助。教师对文章分析越透彻,板书才会越精辟,准确。板书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既要醒目,又要悦目,能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是语文教学的直观因素,对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智力起很大的作用。要尽量使听课人看到板书设计就能想到主要内容。

3.审美性原则

一幅好的板书有静态的形象美,他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这样学生在领悟知识的过程中,从形象里产生一定的精神美感,从而加深印象,促进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板书看起来简单,但设计好板书却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须靠自己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促进板书艺术的不断提高。

(责编 黄 晓)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黑板板书
黑板和粉笔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黑板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会发光的充气式黑板
板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