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学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探讨
2009-01-04李波刘梅玲
李 波 刘梅玲
[摘要]企业信息化迅速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应该重新审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时对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为例,并结合问卷调查。对其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9-0126-02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企业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高校会计学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及时做出改变,调整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为例,并结合对部分大四学生的调查结果,研究现状,发扬优点,分析不足,提出改革建议,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适合学生学习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
一、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现状
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一)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已初步发展,课程设置初步完善
1适应信息化潮流,建设课程体系
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对会计信息化高度重视,开设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这5门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很好地完成了会计信息化的教学。
2课程设置循序渐进
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到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再到管理信息系统,从最简单的语言教起,再到高级语言,最后进行系统设计,这充分体现了课程体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思想。
(二)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发展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明显不足
1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高校对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培养目标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软件应用型,即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财务软件,学会利用会计软件处理日常会计业务。另一种是软件开发型,即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分析、开发与维护,学会软件设计与开发。从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和课时设置来看,如把培养目标定为软件应用型,开设过多的计算机课程就成为了摆设(问卷调查结果:28%的学生认为计算机课程过多);如把培养目标定为软件开发型,则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又不够(问卷调查结果:32%的学生认为课程时间少,学不透)。
2课程设置不合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学生认为课程衔接不够,41%的学生认为实践与理论脱节,34%的学生认为会计电算化安排在第8学期不合理,33%的学生认为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设置重复。这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课程与课程之间时间相隔太远,学生对知识的部分遗忘,导致知识不能很好地衔接,无法将学过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新的学科中来。
(2)理论课与实践课没有很好地融合,导致学生学的理论知识没有实践进行检验,或者没有进行及时的检验,这样不利于学习理论知识,更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纸上谈兵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3)会计电算化很重要,很实用,但第8学期学生忙,没时间投入学习。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对学生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都愿意认真学习,但是在这个时期,学生还要积极找工作,准备考研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电算化的学习。
(4)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有很大的相似性,重复学习浪费时间。
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学与计算机学是两个跨度很大的学科,这给担任该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很大挑战。在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从事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的教师,有的出身会计专业,有的出身计算机专业,在知识结构上不全面,要么会计实务不熟悉,要么软件设计编程欠缺,使相关内容的讲解不能深入,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4忽略了社会实践在会计信息化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是以前的手工做账还是现在的电脑做账,通过社会实践进行真实的锻炼,都是掌握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最佳途径。但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中却忽略了这一点。
二、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改革措施
明确教学目标;改进课程设置,构建合理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重视社会实践在会计信息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明确教学目标
会计信息化教学培养目标的确立是设计科学、合理的会计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导向,它必须与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会计环境相适应。因此,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信息化教学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通过全面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以及应用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实施管理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会计科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型、实用性的高级人才。
(二)改进课程设置,构建合理课程设置
一个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让教学与学习同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需要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合理的改进。改进措施具体有以下4点:
(1)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性,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课程的上课时间,让相邻的课程之间时间跨度达到最小。
(2)理论与实践要同步进行,学完一个大的知识要点,就要安排学生进行实践。
(3)将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开设在第6个学期。
(4)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合并,课程名为会计信息系统,开设学期设在第5个学期。
(三)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提升素质,使教师领会最新的软件设计思想和掌握最前沿的会计管理软件,这样才能指导出优秀的学生。
(四)重视社会实践在会计信息化中的重要地位
社会实践在会计信息化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学校应该选择会计信息化比较规范、应用比较成熟的企业,与之建立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分批分期到基地学习实践,了解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会到真正的会计信息化,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问题,这对学生的提高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之,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软硬件建设,更需增强体系架构的合理性、科学性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要。会计信息化的真正实现还有一段路要走,有待研究人员及从业人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