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现在该你讲了
2008-12-29孙涛
体育教学 2008年2期
我认为,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给学生以充分的话语权,再加上教师巧妙的方式方法,问题会在愉快中得到解决的。
5月份的一节篮球课,学生们正在分组进行半场投篮练习,我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男生不和其他同学一起做投篮练习,而是自己拿着篮球在场地上做各种动作,当同学示意他一起练习时,他就跑着把球砸向篮板,同时球反弹出很远,看着同学跑去捡球,他高兴地手舞足蹈。他连续多次都做了同样的事情。我过去把他叫到一边说:“用球把篮板砸得啪啪响,这是你的‘创新投篮’吗?连续几次这样的动作把球砸进去了吗?同学们都这样‘投篮’的话,篮板和篮球都会‘受伤’的,你说这样做对吗?”面对我的批评,他低着头,脸憋得通红,他没有回答我为什么不和同学一起练习反而那样做,最后向我保证不再这样做。
3天后的篮球课,我又发现他用篮球砸篮板,就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继续和同学们一起练习,下课后到办公室找我。”下课后,他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你的承诺失效了,好了,现在该你讲了,能告诉我原因吗?”面对我和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他再次没有说出原因。我笑着说:“老师相信你!”随后我和他又谈了一会儿有关他学习和生活的情况。
一周后的课外活动,在田径场上他向我说出了心里话。他说他喜欢篮球,爸爸也经常教他打篮球锻炼身体。小学时,学校篮球比较少,身体瘦小、喜欢篮球运动的他每次打球都抢不到球,感觉老师、同学们从不在乎他,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于是,在篮球活动中,他一拿到球就抱着自己练习,不给其他同学,而且还时刻防着其他同学抢他的球。如果别的同学向他要球或要求他一起练习时,他就会摔球或用球砸篮板发泄自己的不满。看到别的同学去捡球,他心里会有一种报复性的痛快感。他也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是控制不了自己。这一次我们在无拘无束,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敞开心扉地沟通了很长时间,他向我宣泄了自己内在的情绪。篮球是他的运动兴趣,在课堂中得不到心理满足和兴趣成功体验,时间长了,就表现出心理和运动行为上的偏激。心病还需心药医。我在他好朋友那里了解到,篮球的原地“花样按拍球”、“三步跑篮”是他得意动作。篮球课教学快要结束的一节课上,我特意让他把那两个动作展示给全班同学,还将他的篮球原地“花样按拍球”成绩记录在“班级体育吉尼斯”上,等待同学的挑战。同时在我的建议下,同学们也一致赞成他成为我篮球课教学中的小助手之一。这件事后,他变了,变得主动和同学合作了,关心集体了……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277300)
点评:很简单的一句话“好了,现在该你讲了”,很多老师却没有说出来。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更利于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让我们多给学生些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