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体格检查,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以确保学校体育安全
2008-12-29魏勇
体育教学 2008年2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体格检查(通称体检),并感受到规律体检带来的健康效益。尽管如此,一般人都认为体检对中老年人和特殊岗位人士(如易污染环境工作人员等)是必要的,而对于青年,尤其是学龄期的青少年儿童似乎是可有可无的。殊不知,无论从学生健康角度而言还是从学校管理角度来说,重视青少年学生体格检查,建立健全完整的健康档案都是确保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学生体质,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保证。这项工作除了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直接管理者和具体分管的学校卫生老师有关外,更与负责和直接介入学生身体活动的体育教师有着密切关系。
一、体格检查的概念
体格检查是指对身体进行一系列医学检查,即对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发展水平进行检测和计量以了解体育运动参加者的基本身体状况,是运动医学和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确保学校体育安全的重要前提。
二、体格检查的目的与意义
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体检或了解体检结果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身体的发育程度、健康状况和机能水平等基本情况,以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原则安排有针对性的具体的体育锻炼计划,最终实现学校体育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根本目的。具体意义有: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据此确定其能否参加体育锻炼及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了解学生身体特点有利于运动员选材;作为评价体质的依据;通过对体检材料的前后对比,为评价教学和训练水平提供客观依据;研究运动促进健康的作用效果;为合理安排体育课堂、课外活动以及校外体育活动提供依据;为进行学校体育活动的医务监督提供前提和保证。
简言之,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存在差别,特殊体质或特定疾病的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的性质是不相同的。比如学生有先天性心脏病则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如学校或体育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或检查不认真,或没有及时通知本人采取必要的治疗和防范措施,但仍要求其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项目就容易致使该生在体育教学中突然死亡。
所以,体格检查不仅是运动医学工作者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体育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因为只有通过体格检查,首先获得学生的身体形态特点、发育程度、健康状况、机能水平的各种准确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才能保证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此外,体格检查对学校学生体质档案的建立、对运动员选材、对人类各种疾病的防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体格检查的内容
体格检查的内容很多,应当根据体检的对象、目的和阶段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包括询问既往伤病史、运动史、临床健康检查、姿势检查及人体测量。有时除一般检查外,还需要特殊的专门检查(化验、X光、心电、脑电、肌电、超声心动、肌肉针刺活检等)。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体检,应着重于心肺机能能力的检查。
询问伤病史的目的在于对目前健康状况及体质强弱做初步了解并为下一步检查的选取提示重点。重点询问那些影响内脏器官机能和影响运动能力的伤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结核病、哮喘、肝炎、肾炎、癫痫、关节炎以及肢体疾患。具体要了解伤病发生的原因、时间、治疗过程、痊愈程度、目前情况以及对生活、学习和体育活动的影响等。运动史主要询问既往体育活动情况、运动项目、年限、运动水平、运动时身体反应、是否有过运动性疾病和运动损伤史(原因、时间、治疗过程、痊愈程度、目前情况等)。重点了解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家族史。女学生有时还需要了解月经史等。
健康检查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内外科、神经、五官、血液检查等,一般多采用简单物理诊断方法,必要时选择心电图、超声、化验等特PpYQVEkNIsZObwxIjBSSKg==殊专门检查。对学校体育参加者多侧重心血管系统,主要指标有心率、血压、心脏形态和心脏机能(心音、心律等)。
姿势有静态姿势和动态姿势。前者主要包括直立姿势和脊柱、胸廓、腿、足的形态等,后者主要指步态状况。
人体测量主要指人体外部形态,包括体重、身高、坐高胸围、呼吸差、肩宽、骨盆宽、肢体的围度和长度等;机能检查重点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常用方法有:一次负荷实验、联合运动负荷实验、台阶实验、肺活量测试、身体做功能力(PWC170实验)和最大摄氧量测试等。目前反映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或者体质水平的常用综合指标体系为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具体内容和方法在后续内容中专门介绍。
需要强调的是,反映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或者影响学生学校体育活动程度和范围的因素非常多,也就是说学校体育体格检查的内容非常多,一般情况下很难全部完成,也没有必要全部进行检测。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学校体育的性质和内容,甚至于不同地域和气候因素以及体检的具体目的、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考虑,筛选简单、准确、可行的项目进行动态评估。
4 体格检查的实施
由于体格检查需要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基本技术,所以体检的实施可以由学校卫生老师具体负责,也可以由卫生老师和体育教师一起进行。但对于学校体育过程中的体检依然有别于医院体检,其重点应放在对体育活动有重要影响的器官和系统的检测,尤其是运动应激机能检测更有意义,因此单纯靠医学工作者也很难完全胜任此项工作。所以一般建议由具备运动医学背景的人员来实施,或者由卫生老师和体育老师联合完成,其中体育老师提出体检的目的、要求、重点指标,由卫生老师具体负责体检过程、结果的阅读与分析、体检材料的管理等,最终再以体检结果的个体动态分析以及群体状况分析为依据由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学校体育活动的具体项目、强度、量、频率、注意事项以及其他教学活动,以实现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
体检的主要时间点以及间隔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定论,主要依据学生的个人状况、学校体育活动的具体安排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而灵活安排。一般常见时间点为:入学(入学校业余运动队)时、毕业时、业余运动队集训期和比赛(运动会)期(一般前后常规进行,必要时在中间不同时刻也需要选择进行,该部分与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相似)、体育活动反应异常时(如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率、血压、主观感觉等出现异常反应)、身体出现伤病时和伤病恢复后重新参加体育活动时、因各种原因停止正常体育活动较长时间后恢复正常体育活动时、重大家庭变故等身心应激后参加体育活动时等。
上述体检可以对所有学生集体测试,也可以根据需要对部分或者个别学生选择有针对性地测试部分项目。一般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主管领导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特点制定适宜自己学校校情的学生体格检查制度,由学校卫生老师和体育老师共同负责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检测,并把测试结果科学分析后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及时向班主任、家长反馈并提出纠正建议,同时由体育老师合理安排学校相关体育活动内容,预防运动猝死。
5 依据体格检查的结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就是人的健康资料的文档形式,即体格检查、体质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心理健康检查以及疾病等与健康相关的文字、图片、图像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它是了解学生的病史,诊断疾病,指导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资料。“体育与健康课”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了可能。一个人在一生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其特有的体质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能使每个人随时了解自己在各个时期的体质状况;对于检查出来的疾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早治疗;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身心状况,每个人所获得的体育健康卫生知识和个人卫生行为等情况;有利于体育与卫生工作紧密结合,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不断增强每个人的体质,增进健康,同时避免一些因学生特异体质造成的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个人健康档案中的数据资料,可以为体育教学、训练、锻炼、健身提供科学依据;便于体育教师、医务人员或本人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安排体育教学、训练、锻炼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开运动处方和制订科学的健身计划。这对于一个人能健康、快乐走完自己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个国家的强盛更是意义重大。
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与体格检查的结果基本一致,概括起来讲应当包括生物学、心理学、体育与卫生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四个基本内容。最主要的应该是生物学内容,由身体发育水平、身体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及运动水平组成。身体发育水平包括:体格、体型、体姿、营养状态和身体成分等;身体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和各器官、系统的效能等;身体素质及运动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及跑、跳、投、攀爬等运动能力。
以学生体格检查和健康档案的建立为代表的学校卫生和体育工作涉及大量数据处理、统计和评估,如果仅测试而不进行科学分析管理则失去其本身价值;如仅靠手工方法解决又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所以,对于这些大量数据建议进行健康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和动态评估,可以使用成熟的体检管理软件,用来完成体检后的评价、统计及上报表格编制,使学校体育工作走向规范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轨道,这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而且使统计质量有了保证,使数据具有高度的准确性,提高了资料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的建立和体育科学界在运动处方和体适能研究领域的迅速进展,使得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理念,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应对更多的挑战,同时当然也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全新机遇。相信我们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一定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促进做出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Z],教育部文件,2002.
2.宋大维.北京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D],2004.
3.教育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Z],教育部文件,1996.
4.谭飚.关于新世纪学校体育的思考——谈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2,19(2):82-85.
5.Ades PA.Preventingsuddendeath,cardiovascularscreeningofyoung athletest [J].The Physician and Sports Medicine.1992,20 (9):75.
6.林建棣.对运动性猝死的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15 (2):156.
7.杨溢,陈淼.体检管理软件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校医,2000,14(5):39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