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转化策略
2008-12-29黄建萍
体育教学 2008年2期
一、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引入心理学研究之中。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在我国,教师压力问题日益凸显,教师职业倦怠客观存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师群体职业倦怠比例在教师行业中尤为突出,为数不少的体育教师不喜欢自己的职业。身为一线体育教师的人一定听过这样的话:“做体育教师实在没意思”;“无论如何也不再让孩子吃体育这碗饭!”究竟是什么让体育教师如此心酸,如此不喜欢这个本该光辉、自豪的职业呢?是什么使自己曾经想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教育事业失去理想与激情呢?
让我们先来听听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体育老师的心声:(参见http//www.ty121.cn)
链接一:
我们体育老师是最不值钱的了,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等学科是越老越有经验,也就越值钱。而我们体育老师是吃青春饭的,越老越退化,特别是技能方面,这是自然现象。作为体育老师心里挺酸的,其他老师在学生身上都能找到成就感,享受着“桃李满天下”的喜悦。而体育教师却相对孤独,有多少学生考上高一级的学校还记得体育老师呢?
链接二:
我们体育老师确实很辛苦,现在很多学校班级多、学生人数也多,学生人均活动场地小,能供体育课用的器材又寥寥无几,课实在难上。冬天在寒风中吹着,夏天在烈日下晒着,有几个开明的领导能理解呀?一些人只知道说体育课上得如何不好,就没想过他们为体育课堂质量的提高做了哪些有实效的事情,体育课上课的环境改善了没有?该买的器材买了没有?教师的课超负荷了没有(有的学校安排年轻体育教师每周带22节课)?全社会的体育老师都应该高声呼吁——我们需要理解!!!
链接三:
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比学校杂工的待遇好不了多少。每学期下来,奖金数体育教师最低;评优、评职称什么的,对不起,往后排。太不公平!我们平时课时多,杂事多,每天两操督查,早上有早训练,下班还要带运动队训练,还有大大小小的竞赛活动,整天像不停转动的陀螺,没有休息的时间,下班回家累得只有睡觉的份了!一个字─累!
虽然部分体育教师对“现象”的看法有些片面和偏激,但以上链接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体育教师的现状。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承担着大量的工作,他们渴望得到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赞赏。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体育教师在精神、物质的分配上常常遭遇不公正的待遇。在教学效能感上也显示出比较低的水平,因为体育学科的现状使得教师个人成就感比较低,难以满足个体的自我实现。学生的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理解、领导的支持、学生家长的认同也影响着体育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和工作积极性,受我国特有的国情“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程度不高。这些都是导致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职业倦怠的体育教师对工作缺乏积极性,消极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其影响面从个人、学生乃至到整个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因此解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是目前教育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转化
根据上述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和成因的分析,综合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考虑体育教师职业特质,笔者觉得要改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首先,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认识到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关键是靠教师自己;另一方面,解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社会支持系统。
1.在学生成长中获取幸福感
体育学科在应试教育还比较盛行的状态下,还没有真正的坐上正席。所以我们没办法像其他学科那样在学生的升学上找到成就感,也不能像其他学科老师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我们要在我们的阵地寻找特有的价值,在“应试教育”、“分数第一”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时期,我们工作的意义尤为突出。记得曾经组织的一次六年级(毕业班)篮球比赛,观看的学生把篮球场围得水泄不通,个个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呐喊声、锣鼓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被考试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六年级学生身上,更显得难能可贵。从那时起,我深刻地认识到:我的工作对学生来说,多么重要而有意义啊!我们为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注入了必不可少的快乐与健康。学生需要体育,需要体育老师,从事体育教师的工作是幸福的。
1)在职业创新中获取新鲜感
有调查显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在工作两年后,便会产生倦怠。体育教师只是其中之一,倦怠是正常的心理现象,通过自我调节可以得到改善。
一个人的工作时间,几乎占据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工作是否愉快,是否有乐趣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感。或许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选择对很多人来说有些无奈,但是既然已经在这个岗位上了,我们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积极主动地对待它,把工作做好的同时,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动脑筋,不断推陈出新,让学生对我们的体育课不断地有新鲜感,喜欢我们的体育课,喜欢体育活动。同时,富有变化的工作也让我们对工作保持一定的新鲜感,适度的新鲜感可以使我们远离职业倦怠。从我的实践经验悟出: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是寻找工作乐趣的另一条好途径。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难以解决的现象当作问题来研究,在不断探索、实验的过程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会有成就感。只要全神贯注,对待工作的厌恶痛苦的感觉就会消失,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也就不会感到倦怠了。
2)在专业进取中获取成就感
工作之初为自己拟订一份专业发展规划书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目标。“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把“做名师”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才不会缺乏动力。
我们要从“教书匠”转变为具有专业精神、专业技能的教育专家。学习是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学习的形式和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向书本学,除了多读教育论著,还要有选择地看一些教育杂志等;向同伴学习,多听老教师的课;参加教科研沙龙,可以听专家讲座;最方便、信息量最大的学习途径是网络,可以多上教育网站,积极参与论坛中各种教学问题的讨论。通过网络不仅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育信息,还可以交到全国各地的朋友。实践是我们的根基,我们实践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任何教师都离不开教学实践,这实践不仅仅是教师谋生的手段,也是教师展示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活动。反思是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我们要养成习惯,上过一节课或一阶段的课以后,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上课的得失成败,找出原因,寻求对策。我们还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及时把瞬间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与理论牵手,和专家对话;离不开静下心来慎思笃行;离不开耐得住寂寞的阅读与写作;离不开公开课前的一次次磨练……
当然,在我们潜心研究,磨练自己专业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各种教学成绩和教研成果的获取与积累,在一定范围内体现自己专业水平层次等,这些都会有利于我们专业职称的提高和将来在专业发展上再上台阶做好必要的准备。专业上取得成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避免倦怠的有效途径。
2.建立良好的社会、学校支持系统
良好的社会、学校支持系统是克服体育教师倦怠的客观因素。注意加大力度在社会上宣传体育的重要性和体育教师的价值,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这是解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政府管理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学校领导和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学校体育实际工作的调研、督察,了解基层学校体育工作的真实情况,提高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政策执行的力度,解决存在的问题,为高质量地开展体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保证和心理关怀。学校在管理评价、福利待遇、各种晋职晋级、提拔教干等方面要公正地对待体育教师。努力为体育教师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负担,特别是心理负担,并把“体育教师的自身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为体育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学习与交流机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适时地推一把、拉一把,必要时给点压力,常常鞭策一下、鼓励一下。同时还要为体育教师的成长多创造机会,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起到提高业务水平、锤炼师能的作用。
解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给予深切关注与积极支持。社会各界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能以平常心对待,多一份宽容和谅解。作为学校应把解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贯穿于学校整体工作之中。良好的社会、学校支持系统,也需要体育教师的积极争取,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去赢得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可,也需要我们与有关主管部门的积极沟通、主动交流和相互理解,主动克服倦怠,实现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黄燕,著.中国教师缺什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
2.余凤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叹息[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