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市式”体育活动课管理的探索

2008-12-29

体育教学 2008年2期

  所谓“超市式”体育活动课管理,是指把“超市”的这种经营理念引进学校体育教学,在体育活动课中开设“练习超市”。“超市式”体育活动课管理的提出与探索,可以改变现行体育活动课的活动组织形式,优化体育活动课的活动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更好地为增进学生的健康服务。
  
  一、丰富“超市”的商品
  
  没有“商品”,就不存在“超市”,“超市”的经营离不开“商品”。教学内容就好比是超市里的“商品”,因此,在超市化的体育活动课堂教学中,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选取与体育有密切关系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拓展新的活动课内容,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力求把“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到实处。
  体育活动课的活动内容和体育课内容相比,有着开放、宽泛、灵活的独特性。因而“超市式”体育活动课内容的开发与拓展需要遵循公开化、多样化、综合化和开放化的原则。在确保一些体育课堂教学原有的走、跑、跳、投、小球类等项目的基础上,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活动内容的开发:
  拓展之一:师生同场竞技内容的开发。体育活动课在一般的学校通常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体育教师的辅导下开展的,所以,我们应该开发一些便于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和教师在互动的活动中,增进双方之间的情感。比如:师生合作花样跳绳,师生混合乒乓球团体赛,师生的跳皮筋比赛等等。
  拓展之二:学生集体合作项目推广和开发。集体合作项目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习惯。一个良好的集体合作项目在班级中的推广,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建立集体荣誉感和团体拼搏精神。比如推广学生喜欢的集体活动项目:拔河、跳长绳等;比如引进和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集体项目:叠罗汉、齐心协力等。
  拓展之三:与民族体育项目接轨的活动项目的开发。我们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多的民族体育项目,这些体育运动都可以成为学生体育活动课中的活动项目。比如:抽陀螺、踩高跷、斗鸡、贴膏药等。
  拓展之四:与学生自创游戏内容接轨的活动项目的引进和开发。学生游戏来自学生群体,深受学生的喜欢。将这些游戏进行必要的选择,将其中内容健康向上的,便于学生掌握的游戏引进体育活动课,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比如学生喜欢的自创游戏“警察与小偷”等等。
  
  二、加强“超市”的管理
  
  创设“超市式”体育活动课学习环境,意在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格局,构建一个人人都能参与、个个都乐于参与的课堂教学新格局。因而在丰富“超市”商品的同时,更要加强“超市”的管理,给予学生在“超市”中自我选择锻炼项目的权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管理之一:营造超市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超市”除了商品丰富以外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自选”,因此在“超市式”体育活动课中,也要营造相似的活动环境,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和活动。根据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情况,将活动项目编排成一个个“商品”,其中有“个人商品”、“小组商品”、“团体商品”,给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余地。同时提供各式“套餐”,比如针对学生上肢力量的套餐:“强壮你的上肢”——“准备操—斜身引体—举实心球练习—游戏”。然后将这些内容以月为单位进行编排,供学生选择。如十月的“超市商品供应单”(表1)。
  管理之二:规范超市活动流程,培养学生自我练习的意识。“超市式”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也应该遵循一般超市购物般的流程,其基本范式是:进入超市——选择商品——购置商品——完成购物。根据学生参与活动人数的多少和是否以固定的形式在一起活动,可以衍射出以下的几种变式。
  变式一:集体固定式。一般而言,参与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择固定的活动内容,活动的场地也相对固定。活动流程是:进入活动区域——查看商品供应单——自主选择活动项目——领取活动器材——获得活动场地——开展活动——自主评价。
  变式二:小组固定式。参与活动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的内容也相对固定。活动场地和别的小组必须合用,因而需要有合作习惯和能力。活动的流程与集体固定式基本一致:进入活动区域——查看商品供应单——自主选择小组商品——领取活动器材——合用活动场地——开展小组活动——小组自主评价。
  变式三:个人流动式。此变式适用于选择个人商品的学生,在鼓励学生自主独立练习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独立练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个人商品具有个体活动的特点,学生会选择多样个人商品,因此在活动中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其活动流程是:进入活动区域——查看商品供应单——选择个人商品——领取一种器材——指定场地活动——与选择相同商品的学生合作练习——归还器材并领取新器材——再次合作学习——自主评价。
  变式四:套餐式。套餐式活动内容是针对学生自己身体活动能力上的一些不足或者社交活动上的一些长处自主选择的一种活动方案,相对来说,较之其他的活动商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更具有针对性。活动流程:进入活动区域——查看商品供应单——选择套餐——根据套餐自主练习——求得教师指导——获得提高。
  四类变式中,低年段学生的活动组织偏重于集体固定式,中高年段学生的活动组织偏重于小组固定式和个人流动式,套餐式活动适合于对自己有一定了解的高年段学生。
  管理之三:开设超市健身指导,提升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学生有自选的权利,而教师也有辅导学生的义务。因而,在“超市式”体育活动中,还应该开设“超市商品导购”站,教师作为学生的健身指导,在学生出现疑惑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在积极锻炼的同时科学地锻炼。在“超市导购”上,教师要把握两个方面的指导,一个是对学生兴趣的积极保护,学生喜欢什么项目就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另一个方面是对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对学生开出“运动处方”,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能提高学生运动成绩(特别是弱项)的“超市商品”。
  管理之四:设置超市活动区域,提高学生合作锻炼的实效。相对“超市”商品布设不同的货品区,“超市式”体育活动课更着重的是要对学生活动区域的设置。科学的活动区域设置可以提高学生活动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因而在区域分布时,应该考虑“无班界”这个原则——即活动不按班级分配场地,而是按照学生自选的器材的活动特性进行不同场地的分配,不同班级的同一活动内容的学生在一个场地进行锻炼和活动。
  在“超市式”体育活动的管理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做好“超市导购服务”的角色,维护活动的秩序,处理偶发事件,提供随时的帮助,让整个“超市”活动有序进行。
  
  三、“超市”组织和管理的反思
  
  “超市式”体育活动的组织,将体育活动课的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超市”和“无班界”两者相结合的新的形式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中受益,让体育活动课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当然,“超市”和“无班界”的推出,在带给了体育活动课前所未有的激情的同时,也带给了体育活动课一些问题。
  首先是在学生主体性把握的分寸上,学生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后,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选择的次数就相对多了,很多的学生会选择同一个项目,比如打篮球;而又有许多的学生争取不到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而闷闷不乐,甚至失去了体育活动的兴趣。
  其次是在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上,“无班界”打破原有班级组织形式,根据学生的兴趣而组合成的新型活动小组,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组合;拓宽了学生互动的面,跳出了班级的“天井”,增进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但同时,学生在不够熟悉的同学面前会显得不够合作,有时甚至会在相互的竞争中怄气。
  但是,瑕不掩瑜。“超市式”体育活动形式的推出,丰富了体育的活动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更增进了不同班级学生的感情。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必定会对学生体质的提升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