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如何走出现实困境
2008-12-29张海平
体育教学 2008年2期
体育教学的计划制定和教学设计的撰写需要了解与分析学生,我们称之为『学情分析』,其中的学情包括学生的兴趣、身体素质、运动基础、特殊群体等方面内容。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我们的许多体育教师没有在乎或者曲解了『学情分析』这个重要常识,致使这个程序成为架空的文字,严重地制约了实际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按个体差异的各需发展。
一、学情分析从“空中楼阁”走向“个体差异”
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工作一般体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这先后相连的两个阶段,这是一个基本的体育教学程序。在把备课成为一种应付学校检查和网络下载的过程后,“学情分析”只是一座“空中楼阁”而已,其实每个课堂上存在大量的个体差异(比其他学科高出几倍),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的身体条件(疾病情况)、运动基础、个性倾向、兴趣特点、特殊群体(弱势、强势)、班级纪律等等,还有更多的琐细情况需要逐渐了解和分析研究。知道这些情况以后,再选择运动内容的难度,怎样化解繁琐技术,调整层次水平,组织分层合作,更需要择取方法和课堂常规,使它们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
当然,在现实条件下,要做到体育课堂上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开展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行政班额限制了它的充分发展,只有理想化状态下才有个别化教育的可能。因此“学情分析”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共同特征”——体育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要考虑“个体差异”——个别(巡回)指导的积极意义。集体的重点和难点的了解有利于班级统一教学的整体设计,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需求和差异有利于调整教学方法从而适应个体学习需要,从现实意义上讲,为什么如今强调体育教师的积极巡回指导的呼声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从学生的实际效果看,教师的巡回指导是一种最有效的促进、欣赏和鼓励,至少他们认为教师是具有亲和力的,正在一视同仁地关注他们。
二、学情内涵分析——“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两条腿走路
要在体育教学具体常态层面形成可操作步骤,我们可以把“学情分析”的内涵切分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分析什么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第二层面是“怎样分析这些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结合具体的体育常态课堂的特性,把需要了解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区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需要长期加以关注的,如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体体质,这些虽然不是新学习的内容组成,但它直接影响到“体能”的最终掌握和提高,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实践教学中,往往有的学生由于个人的身体条件和体质,而畏惧体育课堂,甚至害怕在同学面前“出丑”而影响自尊,丧失持续学习的动机。另一部分是每节课随时都要了解和掌握的,主要是包括接受学习任务之前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还包括在课堂学习中生成的运动技能和合作技能。前者或多或少都被体育教师关注着,哪个学生身体素质好,哪个学生有心脏问题,哪个学生弱不禁风;而后者尤其需要关注,这些直接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因素长期以来被体育教师忽视了,而这些因素恰恰最具有体育教学价值。
这样,关于“学情分析”内涵的第二个层面,“即怎样了解这些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也就可以转换成一个具体问题来研究:怎样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状况以及一些基本的合作学习技能。笔者经常通过尝试与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前的测验,比如学习篮球运球,先不“直奔主题”——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巩固评价、实践拓展,而是让学生尝试触球,有的学生甚至是第一次亲密接触,而有的是第二次或者更多次,在场边仔细观察,大致将学生的水平分成几个层次,并寻求一些技术技能骨干,作为组织者和帮扶者,并将“第一次亲密接触者”罗列出来,从基础——球性开始练习。随着学习进程的继续,一个篮球技能单元学习中,共同的特性就逐渐显现,层次和兴趣也随之清晰,有的学生体验到篮球技能带来的快乐,从而触发更多的积极动机;而有的技术技能突破存在一定的限制,更多的是运动基础和身体条件问题,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没有进入学习的角色和状态,这些“中间态”的学生需要我们重点加以扶植,或许有更多的兴趣者就是从这些学生中走出。依照细分出来的学生水平层次群体,重新确定教学起点,调整教学进度,主要把学生分成平均程度的学生、技能困难学生、尖子生三类来分析。找到不同类别学生对后一阶段学习技能的准备状态,把这作为第二单元(篮球)教学的起点。技能困难群以复习巩固第一单元技术为主,调整教学方法,用趣味性的游戏方法(球类游戏),让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兴趣和球性,适当加入些新的技能;进度平均组则用“双关”,课堂时间“四六开层”,40%时间接触新内容,60%时间复习与巩固,特别是和新技能相关的基础技能要重点突破;而尖子组则可以“乘风破浪”,前提是要有高标准的技能要求,每堂课要有苛刻的技能目标,不能任其发挥,由其性子,教师要把握方向性问题,更要注重实战。
三、不纯粹是为了“区分”,而是基点之上有目的的提高
这里强调的是区分三类学生只是为了分析与了解的方便,在常态教学形态上不宜把三类学生编成三个小组,实践表明,一个班级的学生并不能“装进”这三个小组。区分三类的情形只能出现在教师的心中,并且要随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发展情况而动态流动。实践的做法是将分组多元化,骨干分配化,课前由教师组织骨干开“碰头会”,分组多元是三类学生将模糊性的分布在各组(只有教师和骨干知道),骨干分配造成“技术技能优劣的模糊性”的假象,让技术困难者没有心理压力和自卑感——消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敌意和抵触情绪,骨干的各项工作需要自然而温暖,帮扶积极主动,而不能“以小老师”的态度从高处至低处,一般骨干和这些成员之间有感情(合作)基础,这事先要分析清楚。
这种从学生角度出发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原有的基础(甚至无基础)和技能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教师也知道什么是学生会的,什么是学生不会的,在会与不会中找到一个切入点,使教学有了针对性和突破点,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讲,为什么体育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会有如此重要的位,它是衡量的指标,更是教师分层的依据,难点突破和整体的进程有很大的关联,而重点的突破则范围更广些,这里有分层达到的效果等,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水平。
四、有效学情分析的核心是“教学难点的确定和控制”
现实常态课中,教学设计有一个栏目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虽然纸上都有体现,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的教师行为则不多见。大家都知道,难点与教学内容(教材)的特点有关,我个人理解一节课的难点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最容易出错(容易往复)的技术动作。确定技术动作的难点要从学习过程中逐步找准“点”,我称它“踏点”,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的不同而确定“层次难点”,即哪一层面的学生主要难点在哪里,这样分成若干“层次难点”。简单说,一个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有学生难点在“手腕屈腕”,有的在上下肢协调用力,有的在肘关节“外展”和“充分伸直”上。我们目前确定的“难点”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认为大概是在这一点上,其实想到的只是片面的,不能考虑到全体学生。因此,真正的难点暴露是在课中和课后的反思(收集整理课堂观察的资料),进一步分析教和学的方法,使难点能够在接下去的课堂有所突破。
当然,确定难点在课前应该对所教运动技术进行解剖,仔细分析每一个动作细节,掌握这个动作需要什么样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背景,根据每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预设,只能是大致的方向。有些老教师对教学难点的把握就比较准确,他能将大部分学生遇到的技术困难找出来,并在课前设计辅助方法和器材,给学生一个递进的梯子,这个难点的确定就比较有意义,但它是积累在课堂中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课前和课后的无数次“踏点”和反思。
谈到教学难度的控制,必须提及“心理负荷”。在常态课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负荷,心理负荷有时产生于教师对教学难点理解的偏差。在平时看课的过程中,有的老师总是有这样一个倾向,将技能难点提得高一点(难度系数),这更能显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掌握了较难掌握的技能,也和起点有一个泾渭分明的比较度,因为现在大家都追求“发展”。其实,体育教学中的难点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技能掌握,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必须确准难度、坡度和密度。技术难点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提出的难点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努力的练习都能解决——“最近发展区”左右。教育测量中的“难度”概念可以为体育教学课时计划中的难点提供数量依据。难度PH=1—n/N(N表示班级学生总人数,n表示掌握正确运动技能的人数),PH在0—1之间。但PH为0或接近0,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正常解决技术难点,难点的标准定得太低;PH为1或接近1,表明几乎所有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过技术难点关卡,难点标准定得太高了。比较适宜的PH值应在0.3—0.8之间,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掌握技术难点。
总之,要求学生,就要了解学生,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技能,就要清晰地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才能有针对性地备课。
(浙江绍兴县漓渚镇中学 31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