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性的体育教学评价的探索与研究
2008-12-29袁瑞堂
体育教学 2008年2期
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在关注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以及体能评价的同时,要把学生学习态度和情意表现及合作精神渗透到评价中去,在学业成绩的评定中要求采用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采用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相结合,评价方法上也主张多样化。
诚然,新体育课程评价理念是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由于新课程评价理念还处于理论的层面,没有一定的方法与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势必存在一定的难度。显然,寻找并构建一套可行的评价体系与标准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的评价内容与方式、学业成绩评定模式与体系的构建以及自我认识评价表与成长记录袋的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与方式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为此,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评价”通过实践检验,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所谓“运用目标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评价”,就是体育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以卡片的形式,设计一些与学生学习目标一致的评价内容,并以此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或者在学习结束后,对自我的学习行为及其态度、水平、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性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反思自我、认识自我的一种教学行为。
比如:在一次弯道跑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五条评价内容作为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的目标内容:“你知道弯道跑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吗?”、“你学会了弯道跑的技术或提高了弯道跑的能力了吗?”、“你觉得学习中最大的难度是什么?”、“在这节课中你和同学进行怎样的交流与合作?”、“在这节课中你觉得最大的成功或失败在哪些方面?”
这些目标内容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显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取得了以下几点效果:
一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由于评价目标与课堂学习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不断对照评价目标,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达成学习目标。
二是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形成,实现自我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评价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交流与反思,从不同角度获得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并认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形成自我反馈,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三是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一方面,评价中体现了师生、生生的互动,改变了过去只有教师单独评价学生的局面;另一方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统一,实现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二、体育学业成绩的评价内容与要求
从方法上,我们把学生的体育学业成绩评定确定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学习状况的综合评定,包括“学习任务”、“课堂表现”、“单元测试”、“出勤情况”等几部分内容,约占总学分的20%。“终结性评价”主要由指定性测试和开放性测试以及试卷测试三部分内容组成,约占总学分的80%,其中指定测试内容占总学分的40%,试卷考试占10%,开放性测试内容约占30%。
从活动形式上来看,初中学生体育学业成绩可以由试卷理论知识测验、开放式的自选技(体)能测试、平时表现三大部分组成(见表1)。每一部分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综合评定。


试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方法的运用以及情感态度的建立。在动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渗透体育基本知识和情感教育是比较容易的,但体育学业成绩的考核所需要的却是通过动态的过程学习所生成的效果的静态呈现,尽管运动技能的展示隐含着体育基本知识的运用,但对于掌握和理解程度的特征表现远没有在试卷测试中呈现得那么直白,而对于学生情感目标的评价,运用试卷测试优势则更加明显。由此,试卷测试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设计:(1)关注知识的基础性;(2)设计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3)关注试题的情感因素;(4)注意创设新的情境,设计一些能反映学生主观感受,并能进行自我思变的内容。
指定技能的考核主要是针对本学期所学习的内容,重点考核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实践运用中的结果性表现,以量化的形式呈现,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属于终结性评价。
开放性的自选技(体)能测试既属于终结性评价,又属于过程性评价。这样的测试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测试内容与形式。这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对那些所谓的“困难生”而言,这种方式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心理压力,让他们也有机会成为优秀者,这是符合人的多元智能实际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在总分的确定中还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基础与进步幅度,采用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相结合,如果学生相对于基础成绩有所进步,就在总分的基础上上浮5%,作为学期考核的最终成绩。
三、学生自我认识评价表的设计
评价表分为期中和期末两次进行,由学生、老师共同参与评价表的制定与填写(见表3)。
评价内容采用考核评价表的形式,学生人手一表,以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最后在期中(末)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共同商讨的基础上由学生进行自我小结,此评价不作分数记录,可以用此方式存入学生的档案袋中,作为学生自我认识的引导依据。
四、建立学生体育档案袋
学生体育档案袋由学生自己完成,自行设计蕴涵体育色彩的个性化的档案袋封面。档案袋中可放入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表、学生体育活动的照片、各种体育类的获奖证书、老师的话、自己的体育感悟、收集的体育资料等等,一切和体育相关的材料都可以放进去。体育档案袋可从学生初一年级开始建立,到初三年级结束,将真实地记录学生的体育学习历程。
以上设计建立了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一是实现了教学评价观由“为掌握而评”向“为发展而评”的重要转变,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个性化、精确评价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个性。二是评价的重点发生了重要转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素质发展的综合评价上,标志着体育学习评价从以重视“双基”目标的达成为中心,向以学生素质综合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三是评价的指标发生了转变,体现了由基础性、开放性、主体性、差异性和生成性等指标构成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现代教学评价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