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2008-12-29崔伟军余美珍
体育教学 2008年2期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掌握一些火灾逃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他们向家庭、社会传播一些消防方面的知识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问题。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有效的结合消防安全教育是当前体育教育工作者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新课程标准学校体育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一项举措。
1.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现状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有条件、有能力进行有组织的消防安全教育。对青少年的消防安全教育,学校起着主渠道的作用。然而在应试教育的今天,一些学校虽成立组织,但很少开展具体活动;一些学校热衷于搞形式,轰轰烈烈走过场,领导讲话一完,活动到此结束;一些学校未把这项工作列入计划,缺乏系统性、经常性;一些学校不是为教育而教育,而是为完成任务,应付了事;一些学校不是从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大局出发,而是为树典型、争先进。对青少年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大部分人都已形成共识,但真正能够认认真真抓落实的又不多,更不用说每年组织一两次灭火和逃生演习了。
2. 体育教学现状
体育课中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较少。当前有很大部分的学校只重视竞技体育,而体育课、课外活动因考虑所谓的安全而对一些项目不重视,疏忽了让学生学到有用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容。部分学校的单杠、双杠、吊环、肋木、云梯等场地很少有老师在那儿上课,各级公开课上很难看到体操类的课了。器材的利用率不高,没有达到一材多用的效果。所谓的课外活动只是浮于形式,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较少。
3.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3.1项目内容的选择(见表1)

3.2典型案例
3.2.1 火场逃生
上课后进行分组,各组组长抽指令来决定跑动路线。如第一组抽到杨家山凉亭,则全组(根据需要在5-12人之间)跑到凉亭找到第二个点标得到指令提示,如下图所示。要求各组进行不同路线的体验(具体操作见图示)。
3.2.2巧用竹梯
本课根据实际情况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设了简易的火场逃生情景,以家用的竹梯作为教具,结合消防逃生抢救的基本知识,组织攀、爬梯子练习,结合梯子这一特殊教具要求学生进行自编、自练,尝试着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结论与建议
4.1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融消防安全教育于体育教学中,创设了简易的火场逃生情景,结合消防逃生抢救的基本知识,组织攀、爬梯子练习,结合梯子、拔河绳这些特殊教具要求学生进行自编、自练,尝试着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发了课程资源,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
4.2 增强了学生的消防意识。相关的练习内容结合了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更是消防演练中出现的基本活动技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让学生在愉悦而紧张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练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并传播有关消防知识,增强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4.3 体育课中有效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体育教学如何与学校其他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是学校主题教育的需要,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议推广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