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教学点滴谈
2008-12-29张淑苹
体育教学 2008年3期
体育教学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建立一种“技术、竞赛、游戏”融为一体的愉快式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从而内心真正喜欢体育运动和上体育课,也就切实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一:绕操场跑是一项最普及的运动形式,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烦心理,跑步效果不好。经过摸索,我设想了游戏性的跑。
“我不掉队”:学生一个接一个,保持一定的距离,坚持“我不掉队”而愉快地跑着。“超越对手”:激发学生的兴奋性。手拉手喊数向心跑和离心跑。分组做环形接力跑、蛇形接力跑、迎面传物接力跑、绕8字接力跑、方形接力跑、跨越障碍物。
采用以上不同形式的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既活跃气氛又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自然就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二:为了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尤其是技巧方面的练习,我除给学生做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外,还作了以下尝试。
1.启发诱导法
采用实物演示的方法,来诱导学生从而得到启发。比如:演示一个方形物体和一个圆球,让同学们注意观察,给它们同样的力量,看哪个滚动得又圆又快。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圆球滚动得又圆又快。从而引出技巧前滚翻中我们应注意团身紧,方向正和圆滑等。
2.口诀法
把动作要点变成口诀(低头团身两臂屈。重心前移脚离地,紧团身抱小腿,脚跟膝盖前滚起)。领学生一起读2遍,并强调身体各部位接触垫子的顺序是后脑——肩——背——腰——臀——脚。把口诀记在心里后,我再做示范动作。让学生带着心中的口诀看示范动作,使其心里有,眼里有,学起动作快得多。
3.练习领悟法
(1)采用斜面法,从上往下翻。助力较大,比较容易做。
(2)采用平面法。在有人保护帮助下完成和无人保护帮助下完成。
两种方法由易到难分组练习,让学生在辅助、自悟、互助中进行练习,并针对错误多的部位(脚、手、头)进行强调。然后,一组做另一组找错误,经过这么一练习一纠正,学生动作越来越美,也就越来越想做,练习劲头十足。
4.巩固完善法
当学生练习一段时间后,集中起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交流并答疑。教师针对重点部分进行精讲,然后再进行练习。
5.游戏比赛法
随着前滚翻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展开游戏,《看谁滚得快又圆》进行比赛。我针对性地教学生做一定负荷的游戏。
(1)原地前滚翻比赛——《看谁滚得快又圆》。
(2)加一定距离的助跑接做前滚翻比赛——《比比谁的动作最优美》。
(3)越过一定的障碍物接做前滚翻比赛——《迎奥运抒发情怀》。
当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时,创编了容跑、跳、写为一体的综合游戏——迎奥运抒发情怀。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奋性,而且提高了体育课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想学、愿学、会学、乐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我要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状况,教师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体育课的兴趣。课后及时小结,改进教法,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评:虽然有些点滴经验看上去很平淡,很熟悉,但却很少看到教师这样的总结给我们。希望通过这篇对教学实践的浅谈,激发更多老师的实践热情,把教学实践中更多更好的创新经验告诉我们,哪怕就是那么的一两点。我们愿意做这样的桥梁,把您的好经验传递给更多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