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不能没有爱
2008-12-29曹学艺
体育教学 2008年3期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周至少听两节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个别新教师在遇到一些偶发事情时,处理的不是很好。其中有两次课我记忆很深,并引起我长时间的思考。
其中一次是,讲课的老师用跳绳替代跳高竿,让两名学生拉着让其他同学跳,平时我们这样上课时,为了学生安全,都会要求拉绳子的同学不要用力,轻轻拉着即可,这样就会避免有学生因跳不过去而被绳子拌倒。也许是上课的新老师忘记了要求,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一位同学未能顺利的越过“横竿”,竟被跳绳拌住摔倒在地,这时,老师没有停下来看看摔倒的学生,而是要求同学继续练习。
另一次是学习短跑的起跑与加速,其中一组在起跑的过程中,因为一名同学串道而把另外一名同学摔倒。摔倒的同学一瘸一拐的走到跑道边上,查看自己受伤的部位,周围自然的围了几个学生。这时,该老师急忙大声疾呼: “你们几个赶快过来!继续……!”这两节课上的都很为好,从教学设计、讲解示范到方法手段的选择等都是很到位的。评价与讨论时自然好评如潮。但我总觉得这其中少了一个甚为重要的东西!
我们自己想想,假若自己的孩子不慎摔倒了,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肯定会是:马上跑过去问“宝贝,你摔着了吗?”如果被摔着,我们则会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对孩子负责到底。
以上两例,都是在学生受到皮肉之苦的时候,临堂授课老师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急忙关切地询问与安抚,而是……
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可预测的偶发事件的发生。而有的老师或为了教学过程的尽善尽美,或经验不足,常使得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处理的不是很恰当,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和谐。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其中的重要元素,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认为:这“重要元素”中,“师爱之心”占有很重要的分量, “师爱之心”是实现素质教育育人目标的灵魂呀!实践表明:老师唯有心中爱学生,把学生置于心中,时时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才会从中受到启发,悟出道理,反过来爱戴老师。师爱是育人的催化剂,师爱是育人的促进器,师爱是育人的航标灯。因为,只有有了师爱之心,学生才会有爱师之心,爱人之情。
点评:“师爱之心”是实现素质教育育人目标的灵魂。曹者师说的多好!本文作者认为上课教师没有及时时受伤学生做出反应,是缺乏师爱的表现。也许。他是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所以才顾全大局,“继续上课”。这让我们的听课老师感到了伤心。是的。应试提醒上课老师的是,照顾了全体,也别忘了处理细节,照顾一下“个体”。安慰一下“受伤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