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改变自己,少埋怨学生
2008-12-29张铁君
体育教学 2008年3期
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有一个年轻的教师上完课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班级的学生积极性不高,根本不配合。”课的内容是武术教学,学生的确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完成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但这是学生不配合还是教师不会调动?这使我想起来几周前教初一学生校园集体舞的情景。
初一学生是刚升入初中的新生,从未接触过舞蹈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不是很好。所以学校园集体舞,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学了半节课,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再加上学校条件的限制,一天三四节课,我一遍遍讲解、示范、喊节奏,声嘶力竭,身心疲惫。我的努力和付出与所期待的结果大相径庭。
失望之余,我越来越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表扬越来越少,责备越来越多。有时一个动作,会让学生反复机械地练习,而情况一点也没有好转。我很困扰,也很无奈。
正在这时,我无意中看到了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与埋怨,这真是教育最悲哀的事情了!我的一切努力,却在做着教育最悲哀的事情。本来让学生学校园集体舞,是为了他们的身心更好地发展。而我的做法却使结果与其背道而驰。
于是我调整心态,向学生讲明了跳集体舞的意义,让他们从心里了解并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我也改变了学练方法,将学生分成八人一组。分组的原则是按学生身体协调性的优劣平均组合。目的是让跳得好的同学可以帮助稍差一点的同学。这也弥补了我一个人不能面面俱到地指导的不足。在分组时我也特别强调,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组中都会有学得快与学得慢的同学,也许学得慢的同学会影响你们组通过考核的进度。但请记住:你们是一个集体,不要埋怨他学得慢,而要考虑怎样发挥本组的力量帮助他尽快掌握动作。帮助的过程也是你们学习和体验的过程。这样小组内则很少出现埋怨身体协调性差的同学拖后腿,同时避免了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同学间的友谊等隐患。对于较复杂的动作。我也采用分解与完整,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学练方法。我的鼓励多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高了。我表扬的次数增加了,学生跳得也越来越好了。如今学生已经掌握了集体舞的动作及变换的队形,我为自己及时的改变感到庆幸。
每个人的内心都期望别人的认可与肯定,我们在埋怨学生的同时,是在为自己教育的方法不够好,做得工作不够多而寻找借口。埋怨学生并不能让我们的工作状况有丝毫的好转,只会让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让我们面临的状况更为糟糕。我真想对那位教师说:“如果想让学生配合我们,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学会怎样调动学生。”只有改变自己,适应了学生,才能改变学生。
点评:经常听到选样的责备与埋怨。很少看到老师的“幡然省悟”。教育中寻求变更之法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还是多了解学生,走近学生。才能“法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