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常发生的运动伤害及处理方式
2008-12-29魏勇
体育教学 2008年3期
★运动健康和体育教学★
编者按:针对体育教学的实际。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都有很多创造性“发明”。这些“土”方法和措施可能不是非常漂亮完美,但非常适合于基层,条件不是很完备的地区推广。本栏目特别邀请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推荐各自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预防运动伤害,现场处理伤害的具体方法和个案。不在乎理论的高深和文字的多少,关键是方法的可行。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如能配合照片将更有说服力。请直接将文稿发给栏目策划人魏勇博士。(davidwypo@hotmail.com)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全社会都意识到开展体育运动是提高学生体质的主要措施之一,因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日趋丰富,体育选项课日渐增多。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体育教学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导致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器械陈旧,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另外,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或者专业水平偏低、教法不得当,或是课堂组织纪律松散,致使学生体育运动损伤时有发生,更严重的甚至出现人身意外伤害事故。
尽管学校体育伤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教育体制、学校管理、社会观念以及体育运动本身的高风险性等深层次客观原因,但对于我们处在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来说,一方面难以回避学生体育伤害所带来的是非,另外一方面应该主动去应对体育教学中可能发生的这些意外事件。具体应对措施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应该努力学习教学教法,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同时结合自己所在的环境和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实践和推广实施切实可行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宣传,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预防伤害事故发生。另外,事实证明,如果在伤害事故发生后及时正确予以适当处理,其危害可以降到最低点,甚至可以完全避免一些引起重大纠纷的严重后果。所以,第二个主动应对措施应该是学习体育伤害事故的基本处理方法,尤其是现场紧急处理和严重程度的判别。我们的根本目的不是希望体育教师充当“医生”的角色,而是在紧急关头需要体育教师临时“客串”医生这个重要角色。
客观上讲,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伤害可以发生于任何形式和任何专项教学中,其伤害发生的部位也可以是人体的各个部位,所涉及的人体组织可以是骨骼、软骨、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皮下组织等任何组织成分。但是,就体育教学中发生的运动伤害种类来说,其最高发的依然是挫伤、拉伤和扭伤等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和皮肤擦伤这种最简单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对于这些常见体育伤害来说,其诊断和处理方法都不复杂,但一旦伤害发生,其处理得当与否却影响深远。
对于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擦伤而言,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甚至不予任何处理即可自愈,而重度擦伤则需要在止血的前提下进行类似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皮肤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的皮下组织等非骨性成分的损伤。按照其病理过程可以有急、慢性之分。其发生的时间、存在表现、处理原则和基本方法见表1。

在上述损伤后的整个过程中,最至关重要的当属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这一时间段内的处理应该对于损伤的紧急控制和后期恢复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也是体育教师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关键时间段。大量文献和相关科普材料都提及这个阶段的处理,概括起来其处理方法即著名的“RICE”原则(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