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体育兼职教师素质突破课改瓶颈

2008-12-29

体育教学 2008年3期

  在基层学校当中,就体育学科而言,存在着大量的“代课”和“兼职”教师的现象,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部分体育兼职教师管理、培训、引导工作的作用与意义,对学校体育工作今后的前途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学校兼职体育教师问题的调查
  
  据本人走访调查、资料整理发现:
  1)学校办学规模越大。班级越多,该学校使用的体育代课、“兼职”教师越多。学校办学条件越落后,该校体育代课、兼职教师越多。小学、职高体育教师兼职情况比较严重。
  2)代课、兼职教师每年的流动性高,随意性非常大。学校往往根据自己的课务需要,这学期安排张三代兼体育课,下学期就可能是李四。加之兼职教师待遇在《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没有具体规定,许多单位不能够让他们与其他学科教师同工同酬,所以流失严重,积极性不高。
  3)兼职教师的整体素质差距较大,仿佛体育教学是老少皆宜,谁都能上。由于大多数学校领导和体育兼职教师,都把体育教学作为凑足课时的“副业”,其思想上,首先就比较‘放松’,没把这项工作当回事。其次,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更谈不上从专业的角度去认真研究钻研,加之管理领导层没有指标评估、检查、督促,因此,谈不上专业素养和水平。更有甚者,连体育教学的基本常规都不会。
  
  二、后果及影响
  
  1)从客观上讲,以上问题严重贬低了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本应具有的严肃性,降低了体育学科在学校学科教育中的档次及教学水平。
  2)因为体育“人人都能教”,体育课不过如此,这些“代、兼”体育课,经过体育课“实际锻炼”的教师,一旦走上领导岗位,或作为学校教师的一员,他们就更不会把体育当一回事,造成一种不良的“集体氛围”,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无可挽回的“舆论”损失。
  3)由于代兼教师专业水平的局限性,造成学生体育水平的下降。近处看,将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育知识掌握水平,而最终将影响到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造成体育发展的“死结”。
  4)严重影响体育工作的后续教育工作,由于体育兼职教师教学水平的局限,造成学校局部年级体育教学没有科学性及系统性,后续接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得不花大力气,将以前的工作“恶补”好,才能继续今后的教学工作,造成教学工作的被动及困难,工作量急剧增加。最大的隐患,还在于违反教育教学的规律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要么“饿死”、要么“撑死”,还容易出现各种伤害事故,从而产生“畏难”、 “恐惧”心理,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三、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1)从领导与管理层面来讲,要从观念的深层,切实地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把它作为指导学校工作的指南。不能将体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学生的生命与健康负责。从兼职教师的角度来讲,除坚持教学“六认真”外,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并非丑事,而是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同时又可以学到科学锻炼的方法,既利己又利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2)严格按比例引进专职体育教师,不能挤占教师名额。这种现象在基层学校已是公开的秘密。退而求其次,学校也应该从源头开始,在教师中,认真选择一批年富力强,具有一定体育专长、知识、兴趣爱好的教师代兼体育教学工作。坚决把好“质量关”,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质量。
  3)严格控制代、兼职教师的流动性、随意性,使之能够稳定、长期坚持体育学科教学工作,有利于兼职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责任心的提高。
  4)加强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建立一定的奖励进修学习等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兼职教师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业务水平。
  5)发挥本校体育教研组及专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组织定期的学习、讨论、交流,随时给予代、兼职教师以实践指导,使其业务与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6)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避免无序混乱的“放羊”现象。
  根据现阶段我国教育的状况、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体育学科建设的现状,代、兼职体育教师,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仍然大量存在,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并且想方设法改变这个现实。改进的方法,必须综合治理,多头入手,才能收到效果。否则,别说推行更高水平的新课堂教学方法,即使维持最基本的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也将是镜中花、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