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课向优质课学习 优质课向常态课靠拢
2008-12-29蔡建波
体育教学 2008年3期
准备一节课所需要的时间是衡量常态课与优质课的主要标准。一个基层的体育教师,周课时量为14—16节,加上带运动队、出操、钻研教材、教法,查找资料等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备课,打造精致的教案呢?用一节甚至更少的时间去备课,或者形成思路、简案,然后去上课,可以称之为常态课,经过几天,甚至更多时间的深思熟虑,精心打磨,同事探讨,反复推敲,教研组修改等,笔者认为这就是优质课(或者是公开课)。
一定程度上,优质课的目的是检阅教师的基本功,是提升、促进常态课的教学水准的试金石。专家提出:常态课向优质课学习,优质课向常态课靠拢。其涵义是优质课要接近常态课,要有常态课的味道,这才是真正上优质课的意愿。
一、优质课促进常态课的三大亮点
首先,优质课刺激了体育教师教学业务由“被动推进”向“主动发展”学习的亮点,将尊重课改、适应课改、信任课改、激励教师钻研业务、发展教师学习空间落到实处,促进了体育教学常态课的发展。
其次,优质课提高了体育教师对常态课由“要我重视”向“我要重视”趋势的亮点,从新课程教法、学法下功夫,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主题,切实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为自己能上优质课作好准备。
其三,优质课让广大年轻教师认识由“单一学习”向“多元学习”认知的亮点,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融合于学校科研兴教、兴校的教学理念,加强自身的知识素养,提高常态课重要性的检阅。
二、取优质课之长补常态课之短
观摩优质课是一种学习,有学习才能产生思想,有思想才能促进自我的进步。其一,学习优质课的精彩与独到之处,为己所用,其二,学习优质课上课教师的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其三,学不了优质课上课教师高深之处,我们可以学习基础方面,如,科学的教学设计、合理的课堂安排等等;其四,学习优质课给我们带来的一线新课改、新动态方面的知识、气氛,提高自己适应比赛的能力,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上课的真功夫,让他们的教学素养成为自己的思维,让各种优质的资源成为自己的积累、储备,是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灵光一现,信手拈来之精彩。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考虑如何进行改进、不犯类似的错误,而不是幸灾乐祸、讥笑、讽刺上优质课的教师,认为不过如此,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学习、观摩优质课的实效性。如果没有扎实的功底、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等,是不可能跨入优质课高贵的门槛,登上优质课的大雅之堂。
三、优质课的具体操作
优质课的好差之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但事先进行精心打磨的优质课,如上所述,可以阅读为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学校教研组的智慧与力量、县区教师的智慧与力量等),因优质课有其功利的一面,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个单位整体的教学水准,上课教师既代表个人,又是一个团体的实力体现,是一种集体秀。有的时候,个人的能力与智慧起的作用很小,教学的能力也难以明显地通过优质课反映出来,有一定的不公平性。
浙江绍兴市在优质课的评比中,为体现公平、公正、体现个体的教学水准,让优秀个体迅速地脱颖而出,为优质课的评比程序作了相应的调整。
1)在各县市推荐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报到,学习优质课的中小学优秀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2)指定教室进行顺序的抽签;
3)在顺序抽签的基础上,提前一个小时抽教学内容签,作上课的准备,后面的教师依次类推,抽好教学内容签的教师不准泄露内容,没有轮到的教师在另一个教室待命休整,不能随意离开待命休整教室;
4)上完课的教师可以观摩后面教师的课;
5)聘请外地专家为评委,现场记分、打分、亮分。所有课结束后,当天就立即公布成绩,评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