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运动会:期待人人都以参与
2008-12-29李小伟
体育教学 2008年3期
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两季的运动会更像是学校的一次盛会:学生们欢度在这两个节日里,尽情展示技能,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体验重在参与的体育理念。
小时候,笔者最向往的莫过于运动会了,因为此时不仅能和同学们玩在一起、乐在一起,还能把自己刻苦训练的成果展示出来,赢来同学们的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和欢呼声。对于学校运动会,笔者一直满怀美好的回忆。
然而,不知何时,学校运动会开始变味,渐渐成了少数学生的舞台,成了教师、教练员谋取荣誉的工具。而代表广大学生最高水平的中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更是越来越与锦标主义、金牌至上的全运会等赛事趋同,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笔者先后报道过5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并有数次采访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经历。十几年来,笔者看到,我国中、大学生运动员水平不断提高,成绩越来越好。但在辉煌成绩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中运会、大运会等赛事似乎正在远离普通学生,在中、大运会成绩显著的同时,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在20年间连续不断下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去年大运会后,笔者针对大运会一大批国内顶尖高手、体育明星参加,开赛几天内,就有一批纪录被打破,却越来越少受学生关心、关注以及参与乃至奉献的现状撰文呼吁:期待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大学生自己的赛事中。笔者以为,当中运会、大运会演变为无人喝彩、无人关心、少数人甚至只是挂名学生参加的赛事的时候,举办这些赛事的意义就已经失去了。
毋庸置疑,教育和体育部门已经意识到改革运动会的必要,有关领导也在多次场合提出对学校运动会改革的建议。而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指出:要把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体活动与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更加广泛的群体、竞赛活动形式夯实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通过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活动带动、促进学生群体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据了解,借北京奥运会的契机,上海7plpO8/uy3DKqMinEdRLZCpRhC6gxUVeaMBoqMyHKzk=市今年将举办一次大规模学生体育运动会。运动会将改变以往都是竞技项目、参与者都是学校运动队的成员或少体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只能做旁观者的状况,将大量引入如跳绳、踢毽子、拉拉舞、健身操、羽毛球等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集体性项目,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小学校的运动会时,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学校运动会是否做到了人人参与。有幸的是我们看到,广大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了很好的实践和探索。
《校运会改革的实践策略》一文作者宋东明从改革运动会的意义、目标、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有些陈词,但仍旧可以提醒我们改革运动会要以此为大背景,无论怎么改都不能脱离原则-他还提出在人力资源、体育器材、场地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的跨学科改革、校内外体育资源、体育信息资源五方面对学校运动会改革,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切中了时弊,值得提倡。
《阳光体育运动会》的作者周纯阳认为,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体育锻炼能够像太阳一样普照所有学生,但是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运动会,却还是“少数人干,多数人看”。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比赛内容机械单调、比赛形式一成不变,学生普遍不感兴趣。他介绍了他们学校把阳光体育运动会举办成三个系列既有分散又有集中的“阳光体育运动会”的情况。笔者认为,该校运动会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运动会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扩大了学生参与面,更具有群众性和趣味性,因此也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
《谈农村学校运动会改革》的作者尹卫兵很熟悉农村学校的情况,他把更多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的运动项目放到了学校的运动会中,一些孩子身边的、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登上了“大雅之堂”。而恰是这些孩子们最爱玩的项目,激活了学校运动会的一滩“死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养成正常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积极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学校运动会的标准和要求》的作者丰建明阐述了基层中学生运动会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他认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的趋势或说法不妥,他认为运动会理应体现竞技的要求,只有精彩的、高水平的才艺表现才能激发学生学有目标,心有偶像,赶有方向。
周玉刚、高胜光、刘世东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运动会改革的内容,从项目设置、开放时间、参赛办法、裁判人员、计分办法等方面,编写实践经验供读者借鉴参考。大多数运动会改革都是从竞技性向趣味性、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学生对运动会的热情空前高涨,参与率大大提高,从而能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体育水平。
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需求,而想当然或依据传统形式举办运动会。但如果我们能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就会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和好处,而这种身心的愉悦是能让孩子们享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