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

2008-12-29周玉刚

体育教学 2008年3期

  一、运动会项目的设置
  
  以往的学校运动会大多以竞技体育项目为蓝本,参加的人只是各班少数的体育尖子生,大部分学生只能做看客,以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所以我们对这些项目进行了改革,对竞技性的项目我们只保留了100米、跳远、跳高。新增加了一些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并且参与人数较多的集体项目。在选编的过程中,应力求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充分体现学校体育运动会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如集体项目:足球定点射门、拔河、100米×30人(男女各15人)接力、广播操表演等。教师也参与其中,如教师两人三腿跑与学生两人三腿跑或师生两人三腿跑同组比赛。通过这些项目,不仅为全体学生参与运动会提供机会,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深师生感情。
  
  二、运动会时间的开放
  
  随着学校运动会内容的增加,组别的增多,学生参与人数和参赛人次的增多,在原定两天的时间内已不能完成运动会的组织竞赛工作,所以我们对学校运动会在时间上做了调整。将原来安排两天时间的学校运动会,改为安排一周时间为学校体育运动会“竞赛周”。在竞赛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里,学生进行集体项目的预赛,再安排两天时间进行竞技项目的预决赛和集体项目的决赛。并总结发奖。具体比赛内容、时间安排见表1。
  
  
  三、运动会竞赛办法的改革
  
  以前我们对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评价主要看竞赛结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新课标提倡不仅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心理行为。通过对学校体育运动会竞赛办法的改革,吸引每个学生都参加竞赛,使校运会更具有生命力。集体项目的比赛,如广播操就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如无故缺席就要扣分。集体项目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增加获奖的机率,提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每个级部评出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只要参与每个级部的6个班都有分,加入班级量化总分。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与但没获奖得2分。个人项目与以前的评价方法一样。师生互动项目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三个,其余均为优胜奖。通过上述改革突出集体项目,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充分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并不难,只要你亲身去体验,就能获得实际的经验,从而养成锻炼的习惯和意识为终身体育服务。
  
  四、运动会与课堂内容相结合
  
  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载体,校运动会是对课程改革的检验和提高。通过校运会,学生亲身体验比赛过程,增强挑战自我的信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强烈的参赛欲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这样体育课堂又赢得了爱戴,学生会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积极主动地练习,为了运动会上的荣誉他们会远离网吧,跑进操场!
  总之学校运动会要充分考虑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健康水平、运动能力、运动兴趣和性别等,分层次、分阶段地组织运动会,关注个体的差异,在运动会项目的设置、竞赛办法的改革上,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竞赛的乐趣,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受益”。同样,学校体育运动会则应从多层面、多角度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既是参加者又是组织者,达到增进健康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