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报数成团”游戏的改变
2008-12-29秦宏文
体育教学 2008年4期
上课铃响了,我像往常一样走到学生面前。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这节体育课,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游戏。”我开始了自己的开场白。“游戏?好啊……”没等我的话音落,队伍中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似乎我一声令下,他们就可以大展拳脚一样。“今天,我们做的游戏是报数成团……”
“哎……”一听这话,刚才人群中热烈的气氛立刻没有了踪影,同学们就像泄了气的球一般,嘘声一片。“老师,这个游戏也太老掉牙了吧。”“我们都多大了啊,还做这样幼稚的游戏。”“算了吧,干脆就不要做游戏了。”
这突如其来的反应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可我一想,同学们的这种反应也并非没有道理:“报数成团”的游戏,他们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已经会做了,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多,同学们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怎么办呢?能不能对这个老游戏进行一下改变,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呢?”看着形形色色的同学们,我突然之间有了主意。
“老师今天说的游戏,可不是报的数,而是提出一个要求,同学们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找到相应的同伴。我们下面来先试一下怎样啊?”我大声地说道。
“注意了!”我抬高了声音:“请同学们迅速去找到自己的同桌。”我突然宣布了这个要求。
“什么?找到自己的同桌?”“XXX,你在哪里啊?”……同学们当然不会想到我会发出这样的要求,顿时乱了手脚,四处去寻找自己的同桌。找到同学的快乐地拍着手,拥抱在一起。没有找到同桌的学生则到处打转,一脸的焦急。叫声,喊声,笑声响成一片。
“找到自己宿合里的同学”“找到和自己同姓或同名的同学”“找到和自己穿同样颜色衣服或鞋子的同学”“和自己同一月份生日的人”……我不断地发出要求,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201宿合的,快到这里来。”一个同学大声的招呼着自己宿合的同学。“XXX,快点啊,就差你一个了。”还没有到齐的小组拼命地喊着自己的同伴。
这一个个要求既在情理之中又在他们的意料之外,让同学们感到非常的惊奇,大家奔跑着,叫喊着,开心地运动着。
临时的一个变化竟然给我的教学带来如此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我远没有想到的,同时也促使我做更加深刻的思考:
1、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努力去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师应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提高,主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创新和改变,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永葆青春和活力,受到学生的爱戴。 3、我们要善于对传统的游戏进行提炼和革新,保留其精华,融入新的内容和新意。“老瓶装新酒”,这样才能保证游戏起到调节身心,增进乐趣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