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教授答疑

2008-12-29

体育教学 2008年4期

  1、huangbaolin0211@163.com:王教授;你好。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一线教师不胜其烦。我看了三年的《体育教学》没有看到安全事故方面的处理,我想请教一下你如何来处理这些意外事故?
  王教授:安全工作无小事,更何况学校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建设者。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造就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重任。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安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从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来看,体育教学安全与体育活动安全似乎已成为颇受各界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甚至也成为诸多学校不折不扣地执行各级政府有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借口。对此。我的看法和做法是:
  1)如何看待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对于体育教学安全事故,我认为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教学责任安全事故,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任课教师的原因而发生的安全事故。例如,教师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教学安全制度与规定,课前和课中对教学场地和器材设备的安全性检查不仔细;教学组织不当或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运动,负荷的安排明显超过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擅自离开教学现场,未对学生实施必要的保护与帮助等等。另一类属于意外安全事故,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可确定性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教学安全制度与规定;学生本人的身体状况或精神状态不良,又没有及时向任课教师说明,因学生动作不当而造成本人或同伴受伤以及其他一些难以抗拒的因素而造成学生的意外伤害等等。  2)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事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责任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关键是体育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同时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例如,前几年曾发生过一例由于拔河比赛而发生的学生死亡事故,究其原因则完全属于教师的责任:因为如果教师在拔河前仔细检查了绳子的安全性,并另换一条完好的绳子,就,不会在拔河比赛过程中发生绳子断裂的事故,如果教师把系在绳子上的标志物铁棍换成了红布条一类的软丝物,即使发,生了绳子的断裂,也不会出现因“铁棍”砸到学生的头部而致其死亡的恶性事故。对于意外安全事故,关键是预防为主:讲清安全的重要性;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技能;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体育教学安全规定以及各项体育(包括比赛)活动的规则等等。
  3)如何对待出现的体育教学事故。说实在话,无论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及其家长都不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任何细小的安全事故。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体育教师不要慌乱,要快速判断所出事故的性质,并做’出正确的应急处理。同时,要认真总结事故出现的原因,以避免该类事故重复发生。
  
  2、liqq20@163.com:王教授:您好!关于《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有若干问题很疑惑。请不吝赐教!除800米一票否决。其它允许出现不及格吗?2、若学生除了800米外,其它项目可以参加,如何评定?需要办理免考手续吗?3、高三学年《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必须及格吗?4、高中三年内可以允许几次不及格?
  王教授: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想从以下方面解答:
  第一,关于我国先后执行过的体质评价制度
  建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从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出发,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则是在认真总结以往相关标准执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参考国际上有关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而建立起来的以健康素质为主要指标的新的评价体系。特别请您注意的是,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而不是《国家体质健康标准》。
  第二,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与评价指标的确定
  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来看,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高三年级的必测项目为身高、体重和肺活量三项,而选测项目同样为三项,即要从台阶试验、1000米跑(男生)和800米跑(女生)中选测一项。从50米跑和立定跳远中选测一项;从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生)和握力中选测一项。值得注意的是,选测项目由各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测试前随机确定。
  第三,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评价
  评价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各项测试结果分别评分,得出相应评价指标的等级和得分;二是对每一个学生给出一个总的得分和等级。等级评价时将各单项的得分相加。用总分进行等级评价,即总分在86分以上为优秀、76-85分为良好,60-75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小学按照组别两年评定一次,其他年级每学年评定一次。学生毕业年:级的等级评定,按毕业当年的成绩和其他学年平均成绩(各占50%)之和评定”,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中“对《标准》测试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则学年评定成绩不及格”等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其一,你所说的“800米一票否决”可能是你们地区的要求;其二,等级评定是针对各项测试得分之和而言的;其三,免考是针对“因病或残疾学生”而言的,并要通过相关程序;其四,从理论上讲高中三年内可以允许三次不及格,并准予补考三次。
  3、甘肃银川杨老师:尊敬的王教授您好!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然而现在的青年教师对此了解很不够,更不要说表率作用的发挥了。所以。请您谈谈体育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教授:在现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生活大概要经历10多年的时间。因此,教师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教师内在的人格品质、治学态度、学术水平,以及外在的言谈举止和衣着仪表等都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其影响作用往往还要比其他课程教师的作用面大,因为体育教师在早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常常面对着全校学生或一个年级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表率作用。
  在此,我想举一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针对教师着装而发出的一个文件的例子:有一天一位老教授看到窗外一个年轻人脏兮兮地在玩球,就派秘书出去教训他:虽然我们不再要求学生穿正装、扎领带,但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像刚从车底下钻出来似的在校园里招摇。秘书回来后告诉老教授:脏小子不是学生,而是刚从外校聘来的教授。对此校方给教授们发了一个文,说“这当然不是命令,而是一个强烈的‘建议’。如果一个教师的穿戴比他课堂中的学生还要随便的话,那他一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要求的风度和尊严所知不多。”
  4、浙江省常山县第一中学莫老师:王教授您好:从看到《体育教学》2006年第一期开辟“王教授答疑”这一栏目后,我每次拿到《体育教学》杂志最先要看的是这一栏目。因为王教授每次都能给提问老师精辟的回答和真诚的建议。有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我。是用什么办法能解决高中生上体育课喜欢穿牛仔裤的问题?请您分析一下原因到底在哪儿?如何解决?谢谢!
  王教授:莫老师您好!感谢您对《答疑》栏目的厚爱和支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少男少女们。他(她)们之所以喜欢穿牛仔裤,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爱美与追潮。
  有资料显示,牛仔裤原是十九世纪的美国人为应付繁重的日常劳作而设计出的一种作业服。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布商列维·斯特劳斯来到旧金山,看到淘金工人穿的棉布裤很容易磨破,就把随身带来原本准备制作帐幕的帆布裁做成了低腰、直腿、臀围紧小的裤子出售,大大受到了淘金工的欢迎。后来牛仔们也喜欢上了这种用帆布做成的裤子,渐渐流行起来。到了七十年代,列维·斯特劳斯将他的牛仔裤申请了专利,正式成立“列维·斯特劳斯公司”。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好莱坞性感偶像马龙·白兰度(MarionBrando)和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的经典牛仔荧幕形象的影响下,牛仔裤开始风靡全球。
  我曾在新疆经济报上看到过一则报道说,哈萨克斯坦年轻人喜欢穿牛仔裤。喜欢程度毫不夸张地说,未婚女性百分之百至少有一条以上的牛仔裤。而年轻男性,至少有百分之八十同偏爱。甚至有人曾统计过在哈萨克斯坦的大街上,穿牛仔裤者占近六成,年轻人则占八成,而在大学校园,牛仔裤更是独霸天下,几乎所有学生都穿牛仔裤,只是花色式样略有不同罢了。究其原因可知,年轻女性喜欢穿牛仔裤,无疑是为突出曲线,展示其优美身材;男性穿牛仔裤,则是因为它随意,而且“一条牛仔裤可穿好几年”。
  据有关零散的调查显示:中学生喜欢穿牛仔裤的原因主要在于:符合了当今的潮流;穿上给人修长的感觉,牛仔裤跟各种衣服配起来都很好看,穿牛仔裤方便,穿牛仔裤才像个大学生,一年四季都可以穿,多方便啊;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穿很久都不用洗等等。
  我之所以罗列出以上资料,是想说明中学生喜欢穿牛仔裤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在体育课上就不能穿了,原因很简单:穿牛仔裤既不利于体育教学,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必须从严要求。具体可以从学校的制度建设与教师的说理相结合:第一,在学校相关制度上严格把关,从管理入手为学生养成“干什么,就要像什么样子”的良好习惯。我记得前几年曾有一则访谈,一位年轻的美国留学生在谈到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时说,他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会穿着拖鞋打篮球?第二,通过有关事例给学生讲明白体育课上着装与安全的关系,第三,启发与引导学生:健美的形体是展示美的前提。
  5、江西刘老师:王教授您好!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一标多用”?
  王教授:关于这个问题已有多位教师提出过,现在我想集中就所谓的“一标多用”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解释:
  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取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和应用,即替代在学校中进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即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结果,按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上报数据。  二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取代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凡是已经实施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校,《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将自动停止执行。换句话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完全是替代关系,《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颁布实施后,将完全取代原来的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体育合格标准》同时废止。
  三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以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中体能部分的参考评价依据。
  四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可与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评定紧密结合,作为初中毕业体育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虽然没有直接的关系,当时有些省市已积极进行了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与评分标准替代“体育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部分指标测试的数据能够互相兼容。体质与健康调研是国家定期针对大面积群体进行的体质与健康评价,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侧重学生个体的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制定测试项目时充分考虑到两者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由此,《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质与健康调研”的部分测试项目互相兼容,即体质与健康调研期间凡是一致的测试项目、测试数据均可以互相代替使用,以免重复测试、增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