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生理特点安排身体训练的顺序
2008-12-29李朝曦温淑艳
体育教学 2008年4期
在一堂田径训练课中,按照人的生理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顺序,能够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同时对提高运动成绩也起到一定作用。笔者从十几年的训练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借鉴:
1、速度练习需要爆发式用力,属于无氧呼吸,这时人体的肌肉内血流量较少、粘滞性大,又由于肌肉主要分布在人体四肢,所以在速度练习之前,适当进行一些强度大、数量少的跳跃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肌肉内部的血流量,降低肌肉粘滞性,提高速度训练效果。相反在速度练习之后,人体肌肉暂时处于缺氧状态(短距离的快速跑属于无氧呼吸供能),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在运动生理学中属于“超量恢复”),再进行一些数量少的弹跳练习,能够继续提高速度和弹跳素质。(见图1)

2、耐力练习属于有氧呼吸,动作速率相对较慢,在耐力练习结束后,由于人体肌肉具有适应性和记忆性,这时适当做一些加速跑或快节奏的动作来降低肌肉对慢节奏的记忆和适应。可以有效地避免动作速率的下降,这一点在训练中非常重要。耐力练习后人体内血糖水平相对较低,如果再进行弹跳练习,对提高弹跳素质是不利的。
3、负重练习是田径训练中提高身体素质常用的方法,负重的部位、方式有多种。无论是等长练习,还是等张练习,肌肉在负重的情况下动作速率较慢,但肌肉内部血流量增加,为了维持快速的速度节奏和较大的步长,负重练习后,最好做徒手的快速跑或快速的弹跳练习,能够有效地维持动作速率。(见图2)
4、力量训练是田径训练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我认为在力量练习后,最好安排发展耐力的练习,能够迅速增加肌肉内氧含量,对提高肌肉快速、持久用力能力有帮助。
5、柔韧练习是田径训练中增大动作幅度的有效方法。在柔韧练习后,人体肌肉的粘滞性大大降低,进行一些快速的大步跑、跨步跳,再加上一些放松练习,有利于加大动作幅度,提高肌肉的收缩力量和弹性。(见图3)
6、灵活、协调性练习是田径训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认为运动员在进行这些练习时,应在精力、体力充沛的情况下完成,这时人的大脑兴奋点最高,思维最敏捷,它能够支配人体肌肉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灵巧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