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体育馆

2008-12-29

体育教学 2008年4期

  [场馆名称]国家体育馆
  [建设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建筑面积]8.09(万m2)
  [固定座位数]18000个
  [临时座位数]2000个
  [可容纳观众] 1.8万人
  [赛时功能]竞技体操、蹦床、手球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轮椅篮球
  [赛后功能]作为北京市一流体育设施,将成为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活动中心。
  作为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国家体育馆建设工程于2006年5月28日正式开工,并在2007年11月底竣工验收。国家体育馆以中国“折扇”为设计灵感,充分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理念和“节俭办奥运”的原则,注重功能设计、环保设计和美感设计相结合,体现了功能第一、技术第一、满足比赛、遵守规范、节能环保、赛后利用的设计原则。
  
  [处处消噪场馆最安静]
  
  采用多功能技术的复合屋面解决了目前大多数体育建筑普遍存在的屋面雨点噪声问题,减少对体育馆正常使用的干扰。屋顶采用国内比较罕见的九层复合结构,由水泥板、玻璃棉、防水层、吸隔声材料组成,并在最外层喷涂吸音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屋外噪音的影响。此外,场馆内的空调和制冷设备也进行了专门的消声减噪设计,最大限度为观众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观赏环境。
  
  [变废为宝]
  
  废钢渣“镇馆”。漫步奥运村,您也许想不到这里的道路是用首钢堆积的废钢渣铺就的。在国家体育馆,这种通常人们眼中的“废物”也成了宝贝。
  国家体育馆的地下室,埋深约8米,抗浮水位负1米,需要大容重的材料抗浮压重,要是采用天然砂石料,至少需要8万吨。国家体育馆想到了在首钢堆积的300万吨废钢渣。施工人员将8万吨废钢渣填入地下室作为抗浮压重材料,节约了不少能源。
  
  [通行无碍方便残疾人走进体育馆]
  
  观众席正北侧有一片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平台,无论角度还是高度都堪称馆内“黄金地段”,这里是专门为残疾人观众准备的轮椅看台。使用轮椅的残疾人朋友可以通过缓坡或者6部残疾人专用电梯直接来到轮椅看台。残疾观众可以坐在自己的轮椅上观看比赛。整个区域约可容纳120名乘坐轮椅的残疾人。
  
  [设计灵感源于中国折扇]
  
  由于比赛场馆对空间高度的要求不同,国家体育馆以中国“折扇”为设计灵感,采取由南向北的波浪式造型,屋面轻盈而富于动感。这种波浪造型也巧妙地连接了与之南北相应的平顶造型“水立方”和单曲面造型的国家会议中心,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城市景观达到协调统一。
  
  [9个“机器人”滑移钢屋架]
  
  为了给国家体育馆屋顶架上钢屋架,施工技术人员首次采用了9个“机器人”进行的滑移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先对钢屋架在地面进行组装,然后把组装好的每部分钢屋架吊上屋顶进行拼装,并严格控制钢屋架焊接点位置。安装在钢屋架与轨道之间的9个“机器人”用一台电脑进行控制,统一编成行进程序,控制滑移的时间和行程。滑移过程中,“机器人”在液压作用下一张一弛,就好比蜗牛背着大贝壳行走一样,背着几百吨钢屋架行走到设定位置。
  
  [玻璃“衣”保温又隔热]
   据了解,国家体育馆目前已经完成幕墙安装,此次的幕墙安装分明框幕墙、点式幕墙和铝板玻璃三大类,总面积约为19000m2。玻璃全部采用的是中空LOW-E玻璃,它具有保温、隔热、防紫外线等效果,保证场馆内人员不受外面气候影响,能正常进行比赛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