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墨子的经济思想及现代意义

2008-12-29刘海华王立红王爱萍

中国市场 2008年26期

  摘要:在墨子的经济思想中,十分重视开源节用,关心平民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兴衰。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当今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经济思想;现代意义
  
  一、墨子的经济思想
  
  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涉及到了政治、经济、伦理、军事等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墨子的主要观点就是要求当时的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开源节流,发展经济,因为经济的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百姓的贫富。
  墨子提出,在工农业生产上要提高重视,不要荒废。尤其是粮食生产最重要。墨子说:“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粮食既是百姓生存所必须依赖的,也是国君生存所必须依赖的,百姓没有食物,就不能从事任何生产,国君没有食物就无法进行管理和统治,这样会影响到国家的治理,也容易遭受他国的进攻和侵略,所以,百姓的最大忧患就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这也是国君的忧患,如果不能生产出足够的衣食来满足百姓的衣食,那么国家的就不能稳定,国家的政治不稳定又会影响到经济的向前发展。可见,从事生产劳动既利国又利民,是完全符合“义”的标准的。但是,在当时的物质生产当中却不能生产出足够的衣食,墨子认为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口太少了,因此,墨子特别注意人口的增加,总结了一些影响人口减少的原因告诫当时统治者:第一,“厚葬久丧”使男女很长时间不能相见,造成“败男女之交”而影响人口的增加。第二,国君蓄养宫女,“大国数千,小国累百”,使“男女失对”,影响人口生产。第三,诸侯国发动频繁的兼并战争,“久者终年,速者数月”,也使男女不能相见,影响人口增殖。第四,统治者对百姓征收许多苛捐杂税,并要求他们服沉重的劳役,这使许多人冻饿而死,人口减少。墨子当时就能把人口的生产和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实属难能可贵。墨子还要求人们不要侵犯别人的私有财产和物质利益,指责小至窃桃李大至发动掠夺兼并战争,都是亏人自利的不“义”行为。
  墨子又提出,在生产生活消费上要节俭,不要浪费,尤其告诫当时统治者“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在生产中不要过度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切以民用、民利为准,过重的负担常常使百姓困苦不堪,起来反抗,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凡是加重百姓负担的政策,都是违背“义”的行为的,统治者爱民、利民,减少对百姓的剥削才符合“义”,这样的“义”就是“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依据这样的原则,国家就会因节俭而兴盛发达,天下百姓也会因节俭而生活的更好。墨子又从衣、食、住、行、丧葬生活消费方面对统治者提出了“节用”“节葬”的要求。墨子认为穿衣服只要能“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就足够了,不要求过分的华丽,而当时的统治者们,冬天夏天的衣服已经足够齐备了,却还要向百姓征收重税和财物来制作锦SvXV0QBCnw3gFYkGtl7M56ylA1uc2u3/X1lttotqzZA=衣丽服,并让女工来刺绣,男工来雕刻,这即浪费财物又耽误百姓进行生产,不利于生产和消费。墨子认为饮食的目的是为了强壮身体,聪明耳目,这就足够了,就不要再去追求五味之调,芳香之和,还有远方国家的珍贵、奇异、稀罕的食物了,而当时的统治者在饮食上穷奢极欲,大国的国君吃饭要摆上百个餐具,小国的国君也要摆放十来个餐具,眼睛看不过来,手顾不过来,口尝不过来,结果佳肴都腐烂浪费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墨子认为建造房屋是为了生存,不是为了观赏享乐,所以建造房屋的标准是:地基足以防止潮湿,外墙足以抵御风寒,内墙足以分割男女合于礼节,屋顶足以遮蔽雨露霜雪就足够了,超过这些标准就会劳民伤财,而当时的统治者却将房屋装饰的金碧辉煌,浪费了大量资财,减少了生产的人口。墨子认为车船是为了载负重物到达远方,所以车船只要完整、坚固、轻巧、便利就足够了,而当时的统治者要求车船要以漂亮的花纹装饰,还要有精巧的雕刻,这既妨碍男耕女织,又浪费国家的财富。墨子又提倡“节葬”,他认为应该效法古圣王的埋葬之法,即“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埋葬了以后,活着的人也不要长久痛哭,要赶快从事各自的工作,这样做,向上符合圣王的大道,向下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
  
  二、墨子经济思想中的现代意义
  
  第一,墨子的开源节用思想至今还是经济领域的一条重要法则。在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