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红安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2008-12-29周一萍

中国市场 2008年26期

  摘要:湖北省红安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既具有丰富的绿色生态旅
  游资源资源,又拥有历史价值极高的红色人文旅游资源。但该县至今经济仍欠发达,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业这项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系统发展,最终达到促进该县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红安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关键词:湖北省红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
  
  一、红安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地处鄂东北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红安县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总面积179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15.2万亩,全县总人口为61.68万人,是湖北省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人文旅游资源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
  1.红安拥有历史价值极高的人文资源
  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名。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其中授衔的将军共有61位,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将军县”。
  红安文物胜迹遍布全县,确定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3处,其中等8处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被授予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被中宣部和团中央列为“全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全国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路和100个经典景区之一。
  2.红安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地处大别山南麓的红安山川秀美,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境内的天台山风景区内自然生态保护完好,主峰海拔817米,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因其峰顶似台,势若接天而得名,四面峭壁如削,挺拔壮观,史称“淮南第一峰”,主要有天台山、九焰山、艾河、香山湖、对天河、老君山等景区。景区内风景幽雅,奇松怪石,湖光山色,河流湍急,五岑六谷,松柏常青。每当春夏之交,映山红、兰花漫山遍野,馨香袭人;金秋时节,金菊红枫,争奇斗艳。早年,道教和佛教先后在天台山主峰台顶建庙传教,现以道教为主。景区内现有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遗址、革命旧址、古兵寨遗址有十几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2处。可见红安具有丰富的、品位较高的生态旅游资源。
  
  二、红安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一业带百业”的链式效应,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因此,对于目前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仍是经济欠发达的红安县来说,发展旅游业无疑是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近两年来,尽管红安县经济欠发达,但当地政府部门还是想方设法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当地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据统计红安县2006年1-8月份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已达到了15%左右,可见旅游业作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得以体现。但与旅游业已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地区相比,红安县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红安县至今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虽然有着丰富的红色人文旅游资源和绿色
  生态旅游资源,但要对其进行系统有效地进行开发,感觉力不从心。因此,目前红安的旅游设施还是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景区(点)的路面等级低,缺少必要的停车场,建筑布局零乱,给排水系统、通讯设施、环卫设施相当落后,住宿接待等服务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同时,由于资金短缺,区内许多重要的文物、遗址缺乏保护,破坏严重,影响了红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资源缺乏统筹规划,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红安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景点不太集中,该县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统筹规划,未形成
  全县一盘棋的格局,没有设计出几条经典的旅游线路,这就使很多游客,特别是对那些没有跟随旅游团的游客不能真正品味到红安旅游的精彩之处。同时,很多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深度,如目前除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及革命烈士纪念馆两个场馆运用了声、光、电模型等现代化的艺术手段外,其它很多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多以展示形式为主,内容雷同、方式单调,旅游者在游览这类景区(点)时均以看文字图片和实物为主,缺少创新性,而对于以大别山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多数只进行了一些粗放的、低层次的开发,深层次的科学合理地旅游开发很少。
  3.旅游资源开发与其他产业联合开发的力度不够
  旅游业是一项包含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的复合产业,是一项关联性极强的
  系统工程,旅游业的发展会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它同时也要依托其他相关产业才能较好地发展。从红安县目前来看,与其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服务业规模小,档次不高,交通条件较落后,这些都制约了红安县旅游市场的对外扩张。另外,红安县虽有许多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但不注重旅游市场营销策划,没有抓住一般游客在旅游时喜欢购买一些旅游纪念品的心理,没有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同时,由于红安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其导游和旅游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红安县发展旅游业的对策分析
  
  1.抢抓机遇,扩大对外宣传
  2007年12月,国家为了落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
  部协调发展,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长株潭城市群”同时成为第四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改革试验区。这无疑给红安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因此,红安县应积极行动,尽快融入“圈中”,实现与城市圈中的其他县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接。为此,红安县应大力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如有针对性地参加国内及区域性的旅游展销会、博会览;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传递各种旅游形象信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不断更新、充实对红安旅游资源的介绍,扩大红安旅游业对外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
  2.积极招商引资,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制约红安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的短缺。红安县是国家级
  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不论是从城市建设还是旅游配套设施都比较落后,因此,发展旅游业除了政府要继续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的投资外,还必须积极做好招商引资的工作,积极吸引经济实力强的企业集团投资红安县的旅游业,加强红安旅游业的软硬件建设,提升其旅游业的品位,扩大其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做好、做大旅游业六大要素的产业,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为旅游者营造安全、文明、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为红安创造良好的旅游品牌,从而实现地方与企业“双赢”。
  3.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
  一方面针对红安县旅游景点分散的问题,应当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做好对旅游资源的
  综合规划与开发的工作,如景区的总体规划应与其他部门及城市建设规划协调起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使游客既快捷又方便地开展其游览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区域间的合作,与“武汉城市圈”及大别山区的其他旅游景点联手行动,扩大旅游服务范围。另一方面,从红安拥有的旅游资源来说,可开发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特色文化、名人故里与革命胜地旅游等系列的旅游产品。虽然红安目前也做了一些开发,但大多数旅游产品处于粗放低级状态,形式简单、呆板、科技含量低,因此,红安县还应下大力气做好旅游产品的创新工作,如对一些革命遗址的旅游景点可继续引入和扩大应用高新技术,增强旅游产品的直观性和参与性。另外还应积极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价格适中而又够档次的旅游纪念品和馈赠品供游客选购,这样可通过发展旅游业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能真正发挥旅游业的联动效应。
  4.彰显特色,突出“红字”招牌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横跨三省三市26个县区,从发展绿色生态旅游来说,
  大别山的各县区竞争力差别并不大,但如果针对红色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来说,表一所列示的是位于大别山地区的四个红色人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县区有关项目比较:
  
  根据表一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别山的各区县里,红安县的红色人文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因此,笔者认为与大别山地的其他区县相比,红安县发展旅游业应彰显特色,在“红”字上做文章,突出“红字”招牌,注意搜集与之相关的文化信息,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整理加工后以各种方式进行展示以吸引旅游者,使之成为红安县旅游业的龙头产品,加之与大别山绿色生态旅游资源相互辉映,以使红安旅游业达到 “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的目的。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志勇.振兴湖北旅游业的对策[J].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