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牌3.0期待与新80后的完美结合

2008-12-01丁家永

销售与管理 2008年11期
关键词:变化

丁家永

80后的品牌心理在分化,而非极化。新80后下的细微群体分化会日益明显,且彼此间多碰撞少融合,为彰显个性更主动夸大彼此差异。

在南京新街口的五星、苏宁、世纪新浪各大手机卖场,相对于Nokia、Samsung人头攒动的柜台前,Moto专柜前愈发显得冷清。数据显示,Mot0的市场占有率从2006年的22.2%剧降至2007年的12%。这里并不关注Moto的颓势表现与深层原因。聚焦于Moto核心消费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80后一代时,其固有的品牌形象与80后最新需求脱离。在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我调整、自由发展的年轻人面前,Moto没有去寻求理性、刚性且传统色彩浓厚的科技元素的新表达,而侧重于手机外表,尤其颜色的改变。

而另一个同样瞄准年轻人的品牌巨无霸——Pepsi,却做得有声有色。在未获得奥运赞助商身份的条件下,经过2007年5月“百事我创,我要上罐”、2007年9月“13亿激情,敢为中国红”的两次营销热身后,2008年1月又推出“爱中国”营销计划。虽然在2007年的选秀广受关注,但2008年“爱中国”计划具体实行中,因核心诉求点不清晰、双手伸出大拇指手势内涵单一、以爱国热情向年轻人诉求易被认为虚伪等因素,而收效一般。

无论是失败的Moto,还是中规中矩的Pepsi,面对同样的新80后,属于不同产别类别的两个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却有很多共通之处。Moto是否会浴火重生,Pepsi能否战绩骄人,以品牌3.0的视角重新审视他们与目标群的关系,才能产生新发现。

成长环境变化引发“新80后”特点初步形成

作为一种新品牌理念,3.0时代最本质的要求就是与消费者的沟通——在与目标群产生微观、双向沟通的基础上,达到品牌与消费者亲密无间的状态。但这一切还是根植于对目标消费群的准确把握。

“流行与时尚的领跑者,自主与创造的拥护者,娱乐与表现自我的狂热者?,也许这就是时下对80后最受广泛认同的描述,但最广泛认同不等于最精确描述。消费心理学认为个体的成长环境变化明显,进而导致他们的消费自我、品牌心理、消费习惯等变化。引起80后品牌观念变化的最根本因素是80后的成长环境变化。在2000年前后,当品牌1.0还是2.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时,80后所处营销环境显得浮躁单调,品牌个性无从谈起,品牌竞争更多集中于价格、渠道层次。喧嚣的大环境点燃80后群体的激情,对于20左右的年轻人需要的仅仅是释放激情的任意渠道,因此离经叛道的M-zone广受推崇,lay的“我的地盘”成为80后的宣言。

时过境迁,2006年后品牌更注重个性塑造、细致沟通,风光一时的湖南卫视的超女选秀也悄无声息,而“奥运向前冲”之类以活力、健康、参与为特色的节目却备受好评,此时]ay的“青花瓷”已成为80后的最爱。10年间,作为最初始的触发点——成长环境的变化是80后“新”的根本因素,是另三大作用要素(社会化、自我看法改变、生活轨迹变化)的根本与源头。

(1)80后的社会化促成品牌心理的迁移。10年前,“80后”这一提法横空出世,但由于其观念的激进,很长时间内走在社会舞台的边缘。因此2003年出生、极离经叛道的M-zone却被年轻人广为推崇。对于超过1亿的80后而言,曾经只要将其群体文化糅合进品牌文化,给人感觉够HIGH够炫,多半便能大获全胜。随着社会化的深入,80后品牌消费逐步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在选择中接受并改造社会规范,此时肤浅的视觉刺激已非万能,此时80后品牌心理表现为:对健康理念的追求,例如宣称懂节俭、重环保、有追求的“NONO族”的出现,这群80后秉承简约而理性的都市新风尚,注意环保,让生活呈现出简单的、轻松的、原汁原味的快乐;期望理念与功能并重。

(2)自我看法改变引发品牌观念的变化。如果说社会化中的80后显得是被动的接受规范,那么对自己看法的改变而产生的效果更主动、更深远。社会角色、经济能力的剧变让80后对自己重新定位,此时品牌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一般个性品牌反应的钝化(此处“一般个性”指常见的标新立异但内涵薄弱的品牌立意,曾经Semir的因一句“秀出自我,地球变暖又与我何干”而遭到大量80后的口诛笔伐),不因时而变的炫酷品牌很可能成为新80后嘲弄的对象;对决策的自信。曾经一系列调查指出80后品牌选择迁移极快,品牌忠诚无从谈起,但此刻这一现象应已有所改变,购买尝试、使用经历增加后,80后已有充足的经验与自信做出判断和选择。

(3)80后生活轨迹的改变首当其冲便是互联网的运用。CNNIC于2008年1月调查发现中国网民已超过2.1亿,其中15-30岁占55.1%。已进入虚拟社区阶段的互联网给80后以更多的自由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通过播客、博客、BBS等对产品、品牌表达自己的看法。网上曾流传着一个(《80后新郎新娘的必备清单》的帖子,在高达几十万的清单中,轿车、购房、家居、珠宝等都单上有名。2007年调查显示,黄金行业消费群中竟有48.7%的80后,但其中69.7%的人首先关注款式。纵向看轨迹变化导致消费重心变化,横向看轨迹变化则导致80后群体的分化,新80后下的细微群体分化会日益明显,且彼此间多碰撞少融合,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为彰显个性更主动夸大彼此差异,对商家而言在摸索80后新生活轨迹下的品牌推广方式时,更需侧重目标群的细分。

(4)突发事件激发并放大80后的变化。从MSN“爱中国”红心大联合,到“ANTI-CNN”网站创建,再到“反藏独”大签名,以及在地震后的援助活动中,80后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感得到井喷式的释放。这些是80后蜕变的又一佐证,此间ANTA、LINING、王老吉等主打80后群体的品牌获得巨大成功,而作为Pepsi虽然“爱中国”立意正确,但关键在于如何弱化其国际品牌背景与真诚的表达沟通。

因此,正是由于社会角色由边缘到中心的转变,生活轨迹由单一到丰富的蜕变,再给予适当机会来释放,80后的品牌心理在分化,而非极化。新80后下的细微群体分化会日益明显,且彼此间多碰撞少融合,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为彰显个性更主动夸大彼此差异,对商家而言,在摸索80后新生活轨迹下的品牌推广方式时,更需侧重目标群的细分。

以品牌3.0为依据,借网络主打促进80后成长的新关键点

2000年前后,品牌热衷于一哄而上,消费者走到哪广告打到哪,一遍不行,三遍五遍的重复,广告只有做得够变态才能显示出“标王”的风采,这种强势品牌主导阶段被认为是品牌1.0阶段;铺天盖地不加区分的诉求在触发短暂好奇感后,必会招来消费者的厌恶,眼球抓住了,好感却没了。直至2006年左右品牌2.0的到来,即意识到消费者的强势后品牌在摸索

中寻求与目标群的互动;自2007年起,逐步走人3.0阶段,以精准定位为基础,以微观沟通为手段,以新通道的利用为关键,实现目标群与品牌的共存共荣。

对于新80后一代,互联网则为两者的完美的相遇提供必要的平台。具体可操作的关键点如下:

(1)网络社区化背景下的病毒营销。在腾讯的CEO马化腾看来,中国互联网发展已经经历两个阶段——产品化阶段和平台化阶段,现在正进入第三个阶段——社区化阶段。奇虎副总裁刘峻为夸大网络社区,不惜将新浪、搜狐称为传统媒体!对于品牌而言,社区化网络中,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媒体人,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还是信息的接受者,因此他们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的挖掘。同时网络虚拟的本质以及社区讨论中群体的形成,使得个体对言论后果无所顾忌,责任意识淡薄,因此论坛中往往一片喧嚣、争论激烈、评价极端,利用得好能使品牌与受众水乳交融。例如iphone上市之前,苹果CEO乔布斯仅在iphone发布会上简要介绍,设置悬念让公众想入非非,随后则是各个论坛近一年的讨论与猜测,期间苹果偶尔还会弄些有趣的网络作品进行植入式传播,又引发阵阵热议。当然,病毒营销使用不当,对品牌伤害巨大,如sohu数码公社出现的《7天7夜不吃不喝网络追踪红本女事件》的帖子,被认为是联想导演的最蹩脚最功利的事件。

(2)品牌与网络平台的联手。品牌3.0要求在互联网中,使目标群在娱乐中产生互动,在参与中尽情体验。品牌要与新80后产生互动,让他们主动体验,仅靠门户网站上打些低画质的平面或视频远远不够,品牌需要与适当的网络平台联合。例如广本推出一款经济性轿车——飞度,经过调查发现网民月收入超2000占26%,大专以上占36.2%,结合新90后日平均有近6小时泡在网上,飞度与PPlive联手,在频道缓冲、视频下载过程中,以新车试驾、有奖问答等互动方式将受众拉入品牌活动中。互联网中有很多产品,视频工具、播客、论坛、新闻、即时通、邮箱,由一点引发独立的声音最终会融合,形成全方位的声音,才算是品牌与目标群的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3)价值营销一线上与线下的整合。新80后要求独立,追求高品质生活,群体影响巨大但潜移默化,因此喜欢独自作出决策,不明显受他人意见左右。目标群的价值观是网络平台上品牌与其互动的基础,但品牌态度、行为表现还需要线下有效的促销来激发和强化。线下的促销同样是娱乐、互动、体验至上,不要告诉对象你有多好,先告诉他你的产品有多好玩。高价对其抑制作用不大,曾经天价入市的MotoV3,对于刚工作的年轻人而言,省吃俭用两个月也要将其拿下,而如今千元V3无疑是自毁品牌形象。相对而言,Nokia线下更是通过各种现场体验方式,展现产品功能同时体会其很Q很粉嫩的小资形象、很酷很活力的商务外观。

品牌3.0本质就是对新80后新趋势变化的敏感,80后的成熟不是类似于60后和70后的成熟,他们是带着鲜明个性来塑造属于他们的成熟价值观,品牌只有与他们亲密接触,才可能实现与新80后的双向沟通,才可能与他们共同成长,当然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回首Pepsi 2008年开始的“爱中国”活动,其倍受争议,问题在于与目标群的沟通还远远不够。有两方面需要注意:(1)绚丽的外表还需内涵支撑。当蒙牛借超女将娱乐营销做到极致时,在狂热粉丝喊叫声外则是更多的80后斥责声:“低俗、做作”;Pepsi同样进行草根选秀时是否应更多考虑歌曲的原创、文化元素的糅合,使品牌活动看上去不那么浮躁、喧嚣?时下一个个学术明星的出现且广受年轻人推崇,恰好证明他们对实力支撑下的张扬个性的认同。(2)80后的创新与反叛更现实,更理性,“爱中国”倍受争议主要由于爱国的态度无需复述,同时广告模特还是两位老外,让人摸不着头脑。面对日益成熟且不乏个性的80后,怪异的双手翘起大拇指的姿势也仅能做谈资罢了。ANTA的“加油中国”篇中,汪锋的一曲《我爱你中国》使品牌与目标群实现真正的精神沟通,Pepsi也许应该考虑拾起音乐武器。

猜你喜欢

变化
叠加和切割引起的压强变化
从9到3的变化
可期待的包装变化
这五年的变化
脱胎换骨新变化
直销在变化中保持不变
高考变化中的立体几何解答题
小改造,大变化
两代人订婚的变化
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内部构成变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