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将来还能破纪录吗?
2008-10-22冯云
冯 云
人类跳高未来不会超过2.6米,跳远不会超越9米,三级跳不会超过20.68米,而撑杆跳和游泳可能没有极限。专家的这些预测靠谱吗?
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为精神鼓励,以现代科技和人类进化为基础,无数运动员创造出了一项又一项世界纪录。但是,有人预言,再过半个世纪,人类破纪录的机会几乎为零。那么,我们就从奥运会几个基本项目来看看吧。
跳高
男子世界跳高纪录是2米45,由古巴人索托马约尔于1993年创造,迄今无人能打破。而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男子跳高冠军的成绩不过2米36,由俄罗斯运动员斯林诺夫获得。
利用人体工程学、人体力学、人类行为学、仿生学等的知识,人类的跳高纪录不断突破。
背越式跳高是一个创造新纪录的经典,因为这一姿势自然地利用了人体高度与弹跳的关系,只要脚有足够的力量和借助跑步的飞跃,人头能先越过去的地方,全身也能飞跃过去。从跨越式到俯卧式是人类跳高的飞跃,而在俯卧式还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理查德·福斯伯凭借自己创立的背越式跳出了2.24米的高度,距2.25米的世界纪录只差1厘米。在此后的20多年间背越式就使世界纪录上升了17厘米,达2.41米。
于是,世界进入到背越式的年代。1993年,索托马约尔创造了2米45的高度,15年后,人类还没有突破这个高度。但是,有研究人员从单腿残疾运动员的“海豚式”跳高姿势获得启发,预言未来打破2米45纪录的必将是海豚式。
但是,即使海豚式姿势能打破新的世界纪录,人类的跳高有极限吗?研究人员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给出了时间和限度。在2060年人类体能将达极限,而跳高超不过2.60米。这是法国生物,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得出的结论。他们对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来的3260项世界纪录和多个体育运动项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自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新创造的纪录数量已呈明显下降趋势。
法国生物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让·弗朗索瓦·图森说:“上世纪初、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及60年代人类在打破体育纪录方面发展迅速,但是在‘二战期间发展比较迟缓。从60年代末开始,打破纪录的几率呈直线下降趋势。”到2060年,跳高不会超过2米6,其他成绩的提高也微乎其微,例如,百米短跑提高的幅度可能将只有千分之一秒,而马拉松成绩的提高也将只有百分之一秒。
但是,并非所有研究人员都同意这一预测。
美国生物力学家海氏曾以马兹道夫跳2.13米的高度对跳高做技术分析,认为身高对跳高成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起跳过竿的技术。技术优良者,助跑能促进垂直跳跃的发挥,并产生过横杆的水平运动。如果这些技术能改进,也许跳高的极限还看不到头。
撑杆跳
在撑杆跳项目上,目前女子最好成绩是俄国的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上新创造的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为5米05。男子撑杆跳纪录仍然是乌克兰的布勃卡保持的6.15米和6.14米的室内和室外纪录。
用沉重、没有弹性、容易折断的木杆跳出来的撑杆跳成绩只有3.30米。1905年运动员开始使用重量较轻、有一定弹性的竹竿,最高成绩达到4.77米。1930年运动员使用较为坚固的金属杆,这是一个历史性突破,因为减少了撑杆折断的后顾之忧,运动员可以提高握杆点,加快助跑速度,成绩便突破到4.80米。当材料力学与新型材料结合后,1948年人们创造出了重量更轻、弹性更强的玻璃纤维杆。之后,人类的撑杆跳成绩便突破了6米极限。
撑杆跳横杆极限在哪一个刻度?布勃卡认为,他创造的该项目世界纪录将在近几年内被刷新,因为人类拥有高科技手段和不断改进的训练方法。但是,2002年,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称,撑杆跳已走到极限。通过物理学方法的论证,中国学者认为,撑杆跳高是田径项目中技术最为复杂的项目之一,人类速度有极限,撑杆的改进也有尽头,撑杆跳高的成绩目前已接近极限。
但是,迄今还没有人对撑杆跳的未来的极限高度做出预测。
跳远和三级跳
1968年,在墨西哥的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选手鲍勃·比蒙第一次试跳,记分牌上亮出“8.90米”,全场观众、裁判以及比蒙本人都被惊呆了。他的这一成绩,超过当年世界纪录整整55厘米,这在跳远史上是空前的。此后的20多年中,虽说跳出8米以上的选手不乏其人,但是离他都还有一段距离,比蒙的这一跳,被称为“21世纪的一跳”,是不可能再逾越的人类跳远的极限。
然而,1991年在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跳远决赛中,美国选手鲍威尔第四跳,以“8.95米”的成绩打破了保持23年的比蒙的“8.90米”的成绩。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谁能突破“8.95米”。北京奥运会,巴拿马选手阿兰达仅以8米34的成绩夺冠。
男子跳远确实是在徘徊。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德怀特·菲力浦斯虽然以8米59的成绩获得了男子跳远的金牌,但是还与鲍威尔创造的8米95差了0.36米的距离。但早在1995年,古巴人佩德罗索就跳出了8米96,可惜的是,当时一名裁判挡住了测风仪,国际田联未承认佩德罗索的成绩。后来,他还在1995年泛美运动会上跳过9.03米,可惜犯规,也无效。
那么,跳远有没有极限?有人认为没有,有人认为人类跳远的极限是9米。德怀特·菲利普斯在北京奥运会前就豪气冲天地预测,“我坚信一定会有人能够率先跳出9米之上,那个人很可能就是我。我有的是。速度,只要将技术环节打造完美,两年之内完全有可能打破世界纪录,甚至冲击9米大关。最好的时机?那当然是在北京奥运会上。”但是,北京奥运会他没有如愿。
那么,人们只有静静地等待9米的跳远极限被打破的那一天了。
男子三级跳远的世界纪录从1911年5月30日美国选手艾亨创造的15.52米开始,到1995年8月7日英国选手爱德华兹创造的18.29米为止,现在人类还未超过这个尺应。北京奥运会,葡萄牙选手内尔松·埃沃拉获得三级跳冠军,成绩不过是17.67米。
人类在这个项目的极限是多少呢?有人认为三级跳的纪录能突破20米大关。1992年,一篇题为《对未来三级跳远的极值、各跳远度及比例发展趋势的探索》的论文发表,随即在世界田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论文大胆预言,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成绩,最终可逼近20.68米;各跳的最大值是:第一跳759.
6厘米,第二跳611.4厘米,第三跳696.8厘米。
研究者以三跳极值为依据,对三级跳远的最佳比例和发展模式进行了处理分析。
有人认为,作者所得出的结论是比较可信的,因为这个结论是在总结当今世界三级跳远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后得出的。
游泳的极限
游泳可能没有极限,只有破纪录的多少。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的8枚金牌就是一个榜样。
除了男子100米蝶泳外,菲尔普斯的其他7项都破了世界纪录。除去人类的体能,仅仅游泳姿势和泳衣的改进就可以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例如,早期的游泳是侧泳为主。而在1912年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来自夏威夷的美国选手杜克·卡哈纳莫库首次采用了自由泳,结果将100米的世界纪录整整提高了5秒。自此,自由泳也在全球普及开来。
而在奥运会之前,速比涛泳衣的出现也让多项世界纪录纷纷作古。
2008年的3月至4月,各国游泳选手在欧锦赛、澳大利亚公开赛和英国奥运预选赛上19次打破世界纪录,其中18项是运动员穿上了速比涛(speedo)泳衣。
如此多的世界纪录在一朝一夕之间被打破,其奥秘在于速比涛,它帮助游泳运动员实现了“更快”的理想。
仅以速比涛的浮力就可能帮助运动员在50米提高0.1秒,那么它的作用就不可小视。有的测试表明,速比涛泳衣可比一般泳衣提高2%的速度,由此可以算出100米自由泳可以在46秒内完成,而50米自由泳只要20.5秒。
速比涛的作用在于减小泳衣的摩擦力和水流滑过身体时产生的阻力。解决水流滑过身体时产生的阻力也就是要解决形状阻力,而为运动员塑造流线型的体形是最好的方法。利用服装的“压缩”功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而速比涛则有效解决了流线型的问题,在连体泳衣的胸部、臀部等个别部位嵌入了由聚氨酯制作的薄片,从侧面上看就像是一件紧身束身衣。
有了理想的流线型后,研究人员又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减少阻力。将接缝处粘在一起而不是缝在一起。他们用超声波将接缝处的衣料融为一体,进一步减小了阻力。这样的泳衣不仅突出了流线型,而且有助于运动员在身体感到疲劳时保持正确的泳姿。
早在1999年10月,国际泳联就正式允许运动员穿着另一种游泳服——“快皮”参赛。2000年悉尼奥运会游泳比赛中,澳大利亚选手伊恩·索普一举摘得3枚金牌。人们一方面称赞他惊人的游泳天赋:另一方面认为是高科技泳衣帮助索普游得更快。索普穿的“快皮”泳衣是模仿鲨鱼皮肤。生物学家发现,鲨鱼皮肤表面粗糙的V形皱褶可以大大减少水流的摩擦阻力,使身体周围的水流更高效地流过。“快皮”泳衣的超伸展纤维表面,是完全仿照鲨鱼皮肤表面制成的。此外,这款泳衣还融合了仿生学原理,在接缝处模仿肌腱,为运动员向后划水提供动力;在布料上模仿肌肉,富有弹性。实验证明,“快皮”的纤维可以减少3%的阻力,这在1%秒就能决定胜负的游泳比赛中,当然是取胜的法宝。
所以,如果加上训练方法和人类体能的改进,也许游泳纪录是永无极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