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循环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08-10-11王建明
王建明
摘要 循环行为是城市居民注重产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环境意识行为的简称,它既包括购 买行为,也包括购买后使用(包括处理、废弃等)行为。在相关文献回顾与实证研究设计 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居民循环行为 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循环行为主要取决于垃圾问题感知、垃圾 循环知识、垃圾责任意识、个人消费观念和年龄五个变量。可见,用心理意识因素和人口统 计因素(年龄)可以有效地区分循环型居民和非循环型居民。这对相关公共政策,尤其是城市 生活垃圾管制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城市居民;循环行为;影响因素;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5-0096-05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 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保证。这里,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原则的循环 型社会不仅包括生产环节(生产者)的循环,而且还包括消费环节(居民和消费者)的循环。居 民和消费者的循环与生产者的循环同样重要。循环行为是城市居民注重产品减量化、再利用 、再循环的环境意识行为的简称,它既包括购买行为,也包括购买后使用(包括处理、废弃 等)行为。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些城市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循环行为,而另一些城市居 民却未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倾向?基于此,本文侧重对城市居民的循环行为及其深层次影响因 素进行实证检验。
1 相关文献回顾与实证研究设计
在心理意识因素中,多数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一个人对生态或环境的态度可能会影响 其环境意识行为。Balderjahn[1]研究发现,对待污染的态度会影响一个人对具有 生态意识的生活方式的态度,对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活方式持积极态度的人会积极参与生态购 买和生态消费活动。换句话说,关心污染问题的人往往会在购买和使用中采取措施,避免造 成更多的污染。Schwepker和Cornwell[2]指出,那些关注乱扔垃圾问题,相信垃圾污染问题的存在,并对生态意识生活持赞同态度的 居民,更倾向购买生态包装产品。关于环境知识对环境意识行为的影响,不同学者的研究结 论并不完全一致。Synodinos[3]认为,通过增加居民对环境问题的知识会促使其对环境意识行为产生更积极的态度。Margue rat和Cestre[4]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生态知识对居民的态度和购买后行为(循环回收行为)有特殊影响。但Ma loney et al.[5]的研究却发现,居民的环境知识与生态相容行为并无重要关系。Pickett等人 [6]的研究也表明,生态知识对环保行为并无显著影响。Schahn和Holzer[7] 进一步指出,需要对“抽象的”和“具体的”环境知识加以区分,只有后者才可能对生态友 好行为有重要影响。关于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意识行为影响,Webster[8]研究发现 ,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往往受到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因此,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具 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更可能购买生态包装产品,只要这种行为成为普遍接受的规范。
在人口统计变量中,Van Liere和Dunlap[9]发现,环境意识行为的居民倾向于年轻 、受过良好教育、收入较高,以及职业地位和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但也有学者研 究认为人口统计变量和环境意识行为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在他们看来,不能根据一个人的人 口因素来判断它是否关心生态,所以人口因素的作用非常有限[6]。尽管关于人口 因素对生态行为影响的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研究揭示,人口因素在预测居民的环 境意识行为上不能和心理意识因素等量齐观[1,2,6]。
近年来,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对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行为进行调查研究[10,11] ,但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一般的环境问题(如酸雨、全球变暖、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调查 一般意义上的绿色消费行为、环境保护行为或生态友好行为等。事实上,这些环境问题有的 距离居民似乎还很遥远,居民日常行为也很难显著地影响这些一般环境问题(如酸雨)。本文 专门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垃圾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调查居民切身的具体循环行为( 而不 是一般的环境意识行为)。我们假设循环行为受心理意识因素(垃圾问题感知、垃圾循环知识 、垃圾责任意识、个人消费观念)和人口统计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
H1:垃圾问题感知(对垃圾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的感知)对城市居民循环行为有显著影响;
H2:垃圾循环知识(关于垃圾污染和垃圾循环的基本知识)对城市居民循环行为有显著影响 ;
H3:垃圾责任意识(对减少垃圾量和将垃圾回收利用的责任意识)对城市居民循环行为有显 著影响;
H4:个人消费观念(物质型或者说物质主义消费倾向)对城市居民循环行为有显著 影响;
H5: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学历、家庭人口、个人月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对城市居民循环行为有显著影响。
图1总结了城市居民循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假设模型。
2 问卷调查过程与样本信效度检验
我们通过对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为了设计调查问卷,我们参考了发达 国家的很 多相关文献[2,6,8,9],并在其基础上根据中国的文化特征和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 了综合比较与反复修正。最终的问卷量表如表1所示。
调查主要在武汉、杭州、江苏靖江三市展开,采取邮寄调查与面对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共获得有效问卷1 067份。我们采用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为了评估调查问卷的内在信度,我们采取Cronbach's α信度指标。从表1可 以看出,垃 圾问题感知、垃圾循环知 识、 垃圾责任意识、个人消费观念、循环行为五项的Cronbach'sα系数都接近或超过0.7。可见,本调查问卷和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效度包 括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两种。对建构效度,我们用因子分析法加以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A项、B 项、D项、EF项的KMO检验统计量均接近或超过0.7,总体的KMO检验统计量也超过0.6,C项的 KMO检验统计量略低,为0.5。所有分项的Bartlett's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 因此,拒绝Bartlett's球形检验零假设,可以认为本调查问卷及各组成部分建构效度良好。
3 实证分析过程与分析结果阐释
我们采用费希尔逐步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检验心理意识变量和人口统计变量 对预测循环行为的作用。由于判别分析要求因变量是定类或定序变量,我们根据循环行为9 题项的总得分和平均得分,把城市居民分为两组,即循环行为组Ⅰ(总得分低于平均得分者 ,共518个,占总数的48.9%)和非循环行为组Ⅱ(总得分高于平均得分者,共542个,占总数 的51.1%)。表3~表5为最后的判别分析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判别函数的特征值为0.285, 占已解释方差的100.0%,典型相关系数为0.471。Wilks' λ值为0.778,转换为χ2后为15 7.483,自由度为5,整个判别函数非常显著(显著性水平为0.000)。
如表4所示,垃圾问题感知、垃圾循环知识、垃圾责任意识、个人消费观念和年 龄在判别循 环行为中表现出显著的判别能力,因此纳入判别函数模型。其它人口统计变量由于不显著, 没有被纳入模型。可见,用心理意识因素和人口统计因素可以有效地区分循环型居民和非循 环型居民。进一步说,所有的心理意识因素都表现出显著的判别能力,而人口统计因素中只 有年龄表现出显著的判别能力。心理意识因素比人口统计因素对循环行为倾向的判别能力要强一些。这一结论与Balderjahn[1]、Pickett等人[6]、Webster[8]的结论类似。从表5还可看出,个人消费观念的标准化典型判别函数系数最大。 因此,个人消费观念是组别判断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其次依次为垃圾循环知识、年龄、垃圾 责任意识,最后是垃圾问题感知。具体地说:
(1)居民越倾向于物质主义消费观念(如注重物质消费、时尚消费、新奇消费、高档消费等) ,对于循环行为越不注重。个人消费观念是对循环行为影响最大的一个心理意识变量。然而 ,可能由于文化差异,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在发达国家的多数研究中被忽视了。在我们看来 ,物质主义消费支出大多属于非生产性支出,持这种消费观念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其主 观动机可以概括为:享受、短视、慷慨、失算、炫耀和奢侈等方面。他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数 量(而非质量)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循环行为。
(2)居民垃圾循环知识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循环行为的差异。这表明,一些居民不从事循 环 行为,并非仅仅由于缺乏循环意识(或生态意识),而且还由于缺乏相关的循环知识(如关于 可循环处理垃圾、可生物降解材料、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相关知识)。这一结论与Pickett等人 [6]的研究结论有些差异。在Pickett等人的研究中,生态知识对环保行为并无显著 影响。在 我们看来:一方面,Pickett等人的生态知识量表内容可能过于宽泛,这导致在其研究结论 中,一般生态知识与具体环保行为的相关性较低;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整体素质 相对较高,大多具备必要的生态知识,这些生态知识对于日常的环保行为已经足够。而中国 城市居民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很多还缺乏必要的垃圾循环知识,这制约了他们采取实际的循 环行为。
(3)垃圾责任意识对循环行为有显著影响,居民对减少垃圾量和将垃圾回收利用的 责任意识 越强烈(如愿意为减少垃圾量和将垃圾回收利用作出贡献,或视之为自己的责任),循环行为 倾向也越明显。这验证了Webster[8]的研究结论。另外,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居 民微妙的心理:一些居民倾向于认为“减少垃圾量和将垃圾回收利用”是他们对社会“额外 的贡献”(是在做好事),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应尽的义务)。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 视和┚惕。
(4)居民对垃圾问题的感知越强烈,越倾向于循环行为。这与Balderjahn[1]、Schw epker和Cornwell[6]、Pickett等人[6]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可见,垃圾 问题感知也是我国城市居民循环行为的重要基础,当居民开始意识到垃圾污染和资源耗竭问 题,感受到垃圾污染和资源耗竭的危害,他们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倾向也会随之改变。 即使那些现在不关注循环行为的居民,只要使他们确信垃圾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确实存 在,他们也可能转向循环┬形。
(5)年龄越大的居民越注重循环行为。发达国家几项近期研究显示,绿色消费者的平均年龄 要更大[12,13]。本文的分析验证了这一点。当然,在中国,年龄对循环行为影响 的内在机理可能与经济发达国家并不完全一致。在中国,年龄越大的居民越注重循环行为, 这可能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年轻人可能忙于学习、工作和事业,对循环行为也不太注重; 其次,年轻人由于缺乏穷苦生活体验,对循环回收、再利用行为也不甚注重。而年长者多经 历过穷苦日子,所以大多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对循环回收、再利用行为也比较注重; 最后,传统上我国的废旧物资回收较为普遍,年长者也养成了循环回收的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在单因素分析时,学历、个人月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三个变量对循环行为 都有显著影响(低学历者、低收入者和低收入家庭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循环行为)。但逐步判 别分析时它们又都不显著,这表明学历、个人月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循环行为的影响是 不可靠或者说不真实的。以个人月收入为例,孤立地考察,低收入者相对高收入者的循环行 为倾向更明显。但低收入者注重循環行为可能由于其它深层次的原因(如他们遭受垃圾污染 的影响较大,对垃圾问题的感知更明显等)。换句话说,循环行为主要是心理意识变量和年 龄的函数,而与其它人口统计变量的相关性实质上并不大。
4 实证研究结论与公共政策含义
4.1 通过心理意识因素影响循环行为
(1)鉴于个人消费观念对循环行为倾向有显著影响,政策制定者必须首先变革个人消费观念 。考虑到个人消费观念往往受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变革个人消费观念须从两方 面入手:一方面,从个人角度说,我们应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沟通途径引导居民树立崇尚节俭 、反对浪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从社会角度说,个人消费观念又 是社会交互作用的产物,尤其易受高收入、高阶层、社会名流群体示范效应的影响。因此, 政策制定者应从引导高收入、高阶层、社会名流群体的消费观念入手,最终引导和变革整个 社会的消费观念。
(2)鉴于垃圾循环知识对循环行为倾向有显著影响,政策制定者应对居民加大垃圾循环知识 的传播力度。本文的调查表明,很多居民还缺乏相应的垃圾循环知识,对于可循环回收垃圾 、可生物降解材料、环境友好型产品等了解不够。这制约了他们采取实际的循环行为。因此 ,应通过多种传播手段、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对居民加大垃圾循环知识的传播力度。这有助于 强化居民的循环意识与行为,时时提醒居民在消费过程(包括购买、使用、处理)中注意产品 和包装的循环问题,把循环行为变成“下意识”或“习惯”,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循环行为的 文化。
(3)鉴于垃圾责任意识对循环行为倾向有显著影响,政策制定者应注重提高居民的垃 圾责任意识。长期以来,不少居民认为垃圾污染是别人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似乎自身 没有责任。此外,考虑到一些居民倾向于认为“减少垃圾量和 将垃圾回收利用”是他们对社会“额外的贡献”,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在提 高居民垃圾责任意识的过程中,政策制定者不仅要劝导居民为减少垃圾量和将垃圾回收利用 作出贡献,而且要引导居民形成这样的观念,即减少垃圾量和将垃圾回收利用是个人应尽的 责任(而不仅是个人对社会额外的贡献)。进一步说,提高居民的垃圾责任意识应遵循这样的 路径:从垃圾责任的“无意识观”到垃圾责任的“贡献观”,最终实现垃圾责任的“义务观 ”。
(4)居民对垃圾问题的关注,会促进其转向循环行为。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切实影响居民对 垃圾问题的感知。尤其是使居民认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每个人都正在受到垃圾问题的 实质性影响,如我们的食品、地下水等正在受到垃圾污染影响等。需指出的是,垃圾污染属 于存积性污染,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是逐渐累积、逐渐显露的。这导致部分人对垃圾污染 问题还“不甚敏感”。调查中也发现,尽管多数居民认识到当前垃圾污染已经比较严重,但 相当一部分人仍觉得垃圾污染还没有影响到自己,以致他们常常忽视或忘记垃圾污染问题 。
4.2 针对人口统计变量影响循环行为
政府在实施公共政策、变革公众行为的过程中,应有效地根据人口统计变量进行市场细分, 选择特定的目标市场重点实施,这有助于实现以较低的政策成本获得较高的政策收益。根据 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政策制定者应着重对年轻人加强循环行为的沟通和引导。这是因为: ① 年龄是影响居民循环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年轻人更少地从事循环行为;② 年轻人属于 消费主体,人均消费量相对较大;③ 宣传教育的绩效与年龄成反比。根据传播效果的“选 择性影响理论”(Theories of selective influence),传播效果对于不同个体的效果或影 响不一致。一般来说,年轻人对于宣传教育没有“防弹衣效应”(即宣传教育对年轻人的“ 穿透力”更强),从而传播效果较好。
(编辑:于 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ngo Balderjahn. 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as Predictors of Ecologically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Patterns[J]. Journal ofBusiness Research, 1988, (17): 51~56.
[2]Charles Schwepker, T Bettina Cornwell. An Examination of Ecologically Conce rned Consumers and Their Intention to Purchase Ecologically Packaged Products[J ].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1991, (10): 77~101.
[3]N E Synodino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A Comparison of Marke ting and Business Students with Other Group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0, (20): 161~170.
[4]D. Marguerat, G Cestre. Determining Ecology瞨elated Purchase and Post 瞤 urchase Behavior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s[M]. 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Man agement International(IUMI), Working paper, 2004: 1~14.
[5]M P Maloney, M P Ward, G N Braucht. Psychology in Action: A Revised Scale f or the Measurement of Ecological Attitudes and Knowledge[J]. American Psycholo gist, 1975, (30): 787~790.
[6]麦克尔•杰伊•波隆斯基,阿尔玛•明图•威蒙萨特. 环境营销[M]. 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0: 87~145.[M J Polonsky, A T Mintu瞁imsatt. Environmental Mar ket ing[M]. Beijing: Machine Press, 2000: 87~145.]
[7]J Schahn, E Holzer. Studies of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Concern: The Role o f Knowledge, Gender, and Background Variables[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 90, (22): 767~786.
[8] Frederick E Webster.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ly Consc ious Consumer[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75, (2): 188~196.
[9] Kent D Van Liere, Riley E Dunlap. The Socially Bases of Environmental Conc ern: A Review of Hypotheses, Explan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J]. Public Op inion Quarterly, 1980, (44): 181~197.
[10]杨明. 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6~83.[Yangming.E 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Environmenatl Concern[M].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00 2: 76~83.]
[11]李岩松,马朝阳. 循环经济时代绿色消费行为特征探析[J]. 消费经济,2006,(4 ) .[Liyansong, machaoyang. Deter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consumptionbehavior in circular economy[J]. Consumption Economy, 2006,(4).]
[12]J Vining, A Ebreo. What Makes a Recycler? A Comparison of Recyclersand Non瞨ecyclers[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90, 223: 55~73.
[13] J Roberts. Green Consumers in the 1990s: Profile and Implications for Adv ertising[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6, (36): 21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