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政策演变和循环经济发展对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启示
2008-10-11李勇进陈文江常跟应
李勇进 陈文江 常跟应
摘要 20世纪80年代,“生态现代化”的概念在环境政治领域中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为多元 的思想论说,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欢迎。无独有偶,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美科学和工程 界迅速兴起一门新的学科——“产业生态学”。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界又迅速兴起 了对“循环经济”的关注。所有这些都表明,“生态现代化”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 的传播和重视。但从当前环境社会学界和环境政治学界对“生态现代化”讨论的现实来看, 笔者认为必须加快对生态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与措施的研究,否则,生态现代化概念或思想本 身对促进全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突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社会 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探索。本文结合生态现代化理论,分析中 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环境政策演变和循环经济发展历程,旨在梳理其对我国实现生态现 代化的启示,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环境政策;循环经济;中国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5-0012-07
生态现代化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Huber提出的,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环境社会学的主 要理论。Huber将生态现代化理解成现代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他认为,一个工业社会的发 展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的突破;二是工业社会的建构;三是通过“超工业化”过程,即 工业系统的生态转向。使得最后一个阶段得以实现要素是一种新的技术——微型芯片技术的 创新与扩散[1]。Spaargaren和Mol则认为生态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过程的生态转向 ,在这 个方向上,对现存维持生计的基础的保护被考虑进来[2]。生态现代化拒绝由Schum ache r提出的“小的即是美的”思想[3],主张通过使用新的、复杂的、清洁的技术完成 生产— 消费圈的大规模重构。该理论是在聚焦于西欧国家的经济基础上提出的,强调通过微电子技 术、基因技术和其它“清洁”生产过程替代那些与化学和制造工业相连的旧的、末端技术可 以实现其“生态化”[2]。按照《布兰特报告》(Bruntland Report)的精神,“ 生态现 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类似,都指出了在不脱离现代化路径的前提下克服环境风险的可能 性[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现代化”的概念迅速发展成为多元的思想论 说,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欢迎[5]。
1 生态现代化研究进展
生态现代化既是一个环境社会学理论,又是对发达工业国家环境改革的实际进程的真实 反映。目前,生态现代化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6,7],具体表现为:第 一,宏 观经济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从资源和污染密集的经济部门向信息和知识密集的部门转变,它 趋向与能源和物质应用脱钩,从而走向更清洁的发展道路;第二,政府环境政策,已经从应 急的、命令和控制模式,转变为参与和市场导向的模式;第三,消费者日益成为有环境觉悟 的人,他们的需要影响了企业的运作模式;第四,许多环境非政府组织改变策略,成为环境 问题的合作伙伴,接受改革战略。
无独有偶,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在美国科学和工程界迅速兴起 一门新的学科——“产业生态学”。毫无疑问,产业生态学的概念早在其成为一个学科之前 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文献中已经零星地出现这个概念。但直到1989年,Frosch和Gallop oulos在著名的科学杂志Scientific American上发表了题为“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 ng”的文章之后[8],产业生态学才得到广泛的关注。在他们的文章中,Frosch和G allopo ulos提出这样的思想:应该能够发展环境影响更小的工业生产方法。在这个假设基础上,作 者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观点。产业生态系统是对生物生态系统的类比,在现实中也许永远 不会获得理想的产业生态系统。但如果要保持工业化世界的生活水准,并提高正处于工业化 过程中的国家的生活水准,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要改变他们的习性,使得产业生态系统更加 接近生物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起,许多的研究主题在产业生态学领域内被 讨论,主要包括产业共生、生态工业园和生态工业网络等。在Frosch和Gallopoulos开创性 的著作发表8年之后,1997年,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第1期出版发行,这个杂志 的出现,标志着在学术界产业生态学这门新的学科领域得到官方的承认。如今,产业生态学 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被研究和发展着[9]。
李勇进等:中国环境政策演变和循环经济发展对实现 生态现代化的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5期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界又迅速兴起了对“循环经济”的关注。循环经济的思想 来源于自然。数百万年来,自然在固定的物质存量的基础上进化。除了作为进化过程的重要 的太阳能之外,自然原则上算得上是个闭合系统(Closed System),Kenneth Boulding称 之为宇宙飞船地球[10]。在这个系统中,生物是通过所谓的食物链进行物质和能量 的交换 流动联系起来的。通过这些食物链,物质几乎被完全利用,而且原则上,废物没有出现。与 人类活动相对比,自然过程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中国政府对于“循环经 济”的重视主要是由中国的经济和环境发展目标决定的。中国旨在到2020年使得国民收入翻 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有较低的环境影响[11]。近年来许多中国城市的 电 荒,国际市场上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都增强了中国对于“循环经济”的兴趣[12] 。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7]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通过对世界现代化的生态效应 和 生态转型的300年历史的实证分析,归纳出生态现代化的36个事实和6个启示,提出广义生态 现代化的原理和方法。报告通过生态现代化指数的测算得出:2004年,中国处于生态现代化 的起步期,中国生态现代化指数为42分,排世界98个主要国家的第84位,排全部118个国家 的第100位。报告的结论和建议是:实施生态现代化战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所有这些都表明,“生态现代化”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和重视。但从当 前环境社会学界和环境政治学界对“生态现代化”讨论的现实来看,笔者认为必须加快对生 态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与措施的研究,否则,生态现代化概念或思想本身对促进全球和区域的 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突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 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探索。本文结合生态现代化理论,分析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的环境政策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旨在梳理其对我国实现生态代化的启示,为研究中国生 态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和措施,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提供有益的建议。
2 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
2.1 中国环境政策演变的动力
Hajer在对欧洲生态现代化的历史根源的研究中认为,促进环境政策发生转变的原因至 少有四个[13]:其一,激进环境主义受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衰退的影响,在经 济衰退、通货 膨胀和大量失业面前,环境问题失去吸引力;其二,环境运动自身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非政 府组织领导人逐渐认识到,激烈对抗模式可能降低环境运动的社会影响力,他们采用参与战 略替代早期的对抗战略;其三,其他环境问题如酸雨和臭氧层减少出现,需要的是公众理解 和参与,而不是反核运动式的政治运动;其四,出现了替代方案,科学家和专业机构的工作 提供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概念和新方案。
西方国家的环境政策转变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与之相比,中国的环境政策转变有其 特殊性,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基本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中国的环境政策演变过程中, 很少有激进的环境运动。中国环境政策转变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国际的 绿色贸易政策压力和绿色潮流的影响。
2.2 中国环境政策演变的过程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于1973年在北京召开,自此拉开 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环境政策演变深化的历史 [14]。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召开了6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 ,造福人民”的“三十二字”方针,本次会议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
1983年12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 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三同步,三统一 ”方针,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 策。本次会议的意义是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
1989年5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化环境监管,向环境 污染宣战,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本次会议提出了环境管理的新五项制度;
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并提出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2002年1月,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要按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这项工作,本次会议的意义在于提出了必 须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6年4月,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 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总结“十五”期间的环保工作,部署 今后五年的环保任务,进一步开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提出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 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以这6次会议为标志,中国环境政策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环境政策阶段,这段时期比较重视“三废”的危害,特别强调“三废”治 理和综合利用。代表性环境政策和法规:1973年拟定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试行草案)》;“32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老三项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1978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1979年颁布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20世纪80年代环境政策阶段,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制度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代表 性环境政策和法规: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 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的战略方针;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 化环境管理;新五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 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制度;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世纪90年代环境政策阶段,大力推进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八项制度,提出中国 环境 与发展的“十大对策”。代表性环境政策和法规:1992年,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 (①实施持续发展战略;②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③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认真治理城市“四害”;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⑤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 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 展环保产业;⑦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⑧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⑨ 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⑩参照环发大会精神,制度中国的行动计划);1994年,《 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国务院发布3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8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1世纪初的环境政策阶段,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建 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代表性环境政策和法规: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 生产促进法》;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1月,国务院发布3号 文件《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2005年6月,国务院发布21号文件《国务院关 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7月,国务院发布22号文件《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3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落实 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中国环境保护领域形成“三大政策”,它们是“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综合治理”政策,“谁污染,谁治理”政策和“强化环境管理”政策。这三大政策的 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就是要谋求以当今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教训为条件 ,以强化环境管理为核心,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目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 境保护道路[19]。
中国环境政策演变过程的总体趋势是:从末端治理到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从污染 控制到生态保护;从点源治理到流域与区域环境管理;从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的环境管理到利 用技术、经济、法律、教育等多种手段的环境管理,全方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 会;从强调国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到强调政府、企业、公民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综合作用 。
3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
3.1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
中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具有超前的意识,在世界上也是走在前列的几个国家之一。中国 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活动密集、推进系统和自主性强等特点。1999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将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 经济和环境“双赢”的一个重要举措,积极试点,稳步推广,在宣传、技术研究、理论探索 、政策引导和试点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2001年,批准建设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建设) 示范园区——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16]。2002年5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复《 关于贵 阳市人民政府请求将贵阳市作为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的复函》。贵阳市成为我国 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同时开展规划和立法工作。这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里程 碑。至此,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由前期准备阶段进入到起步阶段。
2002年召开了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 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尤其是到2020年GDP翻兩番的目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 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显然,过去的发展模式需要转变,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尽量要避免。如何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这段时间的焦点话题。同年成立的第三届中国 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课题组”给出了如下结论[15]:
(1)要实现未来20年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现有 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2)推进循环经济是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的重要途径。
(3)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
(4)推行循环经济是一件综合性十分强的工作,需要有各部门、各行业的合作与协调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体系,其构建和推进依赖于对现行“生产—流通—消费—废 弃”全过程的改进和整合,而绝非零敲碎打的废物回收利用和物质减量化做法的机械组合。
2005年7月,国务院出台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这是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已经走过了前期准备和理念倡导阶 段,进入由试点示范向全面推进阶段转折的关键时期。随着循环经济相关法律进入立法程序 ,我国循环经济最终将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阶段[15]。
3.2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正如《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所述[15],我国选择循环经济作为重要的发 展 战略,是顺时应势和高瞻远瞩的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容 和关键手段。我们不应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需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 ,打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束缚,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西方社会,也不同于我国先期发展 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在现有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启动发展循环经济 的重大意义。与工业化类似,循环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也存在所谓的路线图,只不过不会 是工业化的完全复制,而会有所调整。德国和日本等先期工业化国家可以通过产业国际转移 和本国的清洁生产等来消解生产环节的资源环境压力,在消费环节压力消解方面,这些国家 不约而同地先后采用了循环经济战略,将消费废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相反,我国不仅难以 通过产业向外转移来减缓生产环节的资源环境压力,而且还要承接大量外来的压力。此时, 如果我国不提前启动循环经济的举措,强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将使经济发展锁定在低水平的轨 道上。
4 中国环境政策演变和循环经济发展对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启示
4.1 历史启示
虽然“生态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类似,都指出了在不脱离现代化路径的前提下克 服環境风险的可能性,但“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其被提出时,是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根本 区别的。起初,它并不企图解决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的问题,该理论主要聚焦于西方发达国 家的经济。通过微电子技术、基因技术和其它“清洁”生产过程对那些旧的、与化工和制造 业相关的末端技术的替代,它们将被“生态化”[2,4]。
生态现代化最初发生在欧洲等发达工业化国家,后来传播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生 态现代化是一个全球的过程,也是一个很难逆转的世界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现代化 战略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欧洲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在研究内容、适用范围和理论结构三个方面进 行拓展,提出了“广义生态现代化”理论[7]。
广义生态现代化的元理论认为,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指20世纪70年代 以来世界现代化的生态转型,它包括生态质量的改善、生态效率的提高、生态结构、制度和 观念的变化以及相关国际地位的变化。广义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包括:全面生态现代 化、综合生态现代化、经典现代化的生态修正、不同领域的生态现代化等。其中的前三个分 支理论也是广义生态现代化的三条途径,与之对应的是三类基本模式。第一类是非物化、绿 色化和生态化三结合模式;第二类是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和结构生态化三结合模式;第 三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环境管理三结合模式。
目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尚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也没有进入第二次现代化。 根据第二次现代化理论[17,18],在18至21世纪期间,世界现代化包括第一次现 代化和 第二次现代化。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 变,是由工业革命引发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福利化、流动化和专业化 等,其副作用包括资源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等。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是由知识革命引发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 生态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等,其副作用包括国际差距的扩大等。但是受国际环境运动的影响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环境保护工作。例如,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 1974年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等。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 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建设、三同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 境效益的统一(“三统一”),经济和环境要协调发展等[7]。这些表明,生态现 代化已经在中国发生。
以1978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为标志,此前为现代环保探 索期(1949-1978);此后至1998年,以发布《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标志,是现代化 生态修正期(1978-1998);从1998年开始,我国进入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全面启动生态 建设。
4.2 战略启示
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代表中国政府在汉城(现更名为“首尔”)《国际清洁生产宣言 》上签字,承诺推行清洁生产。1999年,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将《清洁生产促进 法》的制定列入立法计划。2002年,我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清洁生产命名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新型工业化”概念,至 此,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由“前期准备阶段”进入“起步阶段”。从2005年开始,我国循环 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试点阶段[15]。
上述中国环境政策演变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已经不自觉的选择了一条同时 推进综合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和结构生态化并进的生态现代化道 路,这也就是《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中所谓的“综合生态现代化”或 “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7]。
世界生态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的。在那个时候,中国进入改革开放 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快车道。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 环境代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我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最主要的发展问题,中国不能重复发 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的老路,中国需要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的新路。
在全球化和国际竞争中,如果发达国家处于生态现代化,我国处于第一次现代化,那么 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有限的。要适应全球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在推进两次现代 化的同时,推进生态现代化。
综合考虑国际、国内条件,“综合生态现代化”理应成为我国实现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途 径。
4.3 途径和措施启示
如前所述,在中国的环境政策演变过程中,很少有激进的环境运动。中国环境政策转变 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国际的绿色贸易政策压力和绿色潮流的影响。20世 纪70年代初,当西方激进环境运动在极力宣扬“去现代化”的时候,我国就在1972年联合国 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 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三十二字”方针。后来在1973年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上将“三十二字”方针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指导方针。以今天的知识判读“三十二字”方针, 我们已能体会其中蕴含的“循环经济”、“公众参与”、“综合管理”等先进的环保理念, 而这些正是生态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认真总结过去10年环境保护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了环境保护的“三同步,三统一”方针和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三同步, 三统一”方针是对1973年第一次全国保护会议提出的“三十二字”方针的重大发展,它是在 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环境保护实践提出来的。这条方针指明了解决中国环 境问题的正确途径,是环境管理思想的一大进步,也是环境管理理论的新发展[19] 。在第 三、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国家又重申了这一指导方针,并加以逐步完善。特别是在19 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政府把这一方针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阐述为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三同步”方针,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三效益”统一 。“三同步、三统一”成为长期指导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性方针。
而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的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也成为长期指导中国环 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项基本 政策互为支撑,缺一不可,相互补充,不可替代。其中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是从增长方式、 规划布局、产业结构和技术政策角度考虑的;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政策是从经济和技术角 度来考虑的;强化管理是从环境执法、行政管理和宣传教育角度来考虑的。这三项政策是一 个有机整体,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原则性规定,基本涵盖了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既有宏观管 理的内容,也有微观管理的部分。目前中国所实行的许多环境管理对策、制度等都是从这三 项基本政策出发制定的[19]。
由此可知,我国的环境政策从一开始就在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 平衡。然而建国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决定了我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 之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使得各级地方政府、组织和个人一度盲目追求经济发 展,忽视环境保护,这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埋下诸多隐患。但早在1982年的第二次全国环 境保护会议上就已经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回顾我国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 能够得到的对实现生态现代化的途径和措施启示是明确的。
首先,要实现生态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能力、降低污染排放水平,才能實现经济的持续增 长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也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把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实施在 经济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之中,实施全过程控制,从源头解决环境问题,才真正贯彻了“预防 为主”的政策。
其次,明确经济行为主体的环境责任。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历史条件下,由于中国环境保 护的重点是工业污染防治,“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含义就是要明确企业的污染治理责任 。随着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到了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重 心进行了重大调整,由过去以工业污染防治为中心转变到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上来。环 境责任的内涵由过去单一的“污染者付费”扩展到“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利用者补偿 、破坏者恢复”4个方面的内容[19]。这个转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 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需要。
再次,强化环境管理。通过强化环境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率地解决环境问题,而且可以 提高环境保护基金的投资效益。强化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建立 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以及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最后,调整产业结构。当前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向资源利用合理化、废物产生最小 化、生产过程无害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符合生态现代化要求的总趋势。虽然,我国至今 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给环境保护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大大 降低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潜力,但自“七五”以来,国务院及有关职能部门就先后制定了 多项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性文件和规定。进入“九五”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 ,国家将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其中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务 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 求“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将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并将其 落实于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和结构优化之中。
5 结 论
生态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世界性的发展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 入第二次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工业生产过程的“生态化”“自觉”,这些国家走的是一 条“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的发展道路。在当今全球化过程中,生态现代化成为世界现 代化的普遍趋势,新时期的资源环境压力决定了中国不能再走西欧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环 境保护关系上所走过的老路。
中国对生态现代化的认识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又加速推进的过程,这在中国环境政 策演变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得到明显的体现。中国对于实现生态现代化的知识,既有来 自于西方的生态现代化理论,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对自我发展历程的反思和认识。
中国不能在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之后,在第二次现代化的过程中再发展生态现代化。我 们必须同时兼顾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形势决定了中国必须同时使得第一次现代 化、第二次现代化、生态现代化“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走一条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和 结构生态化并行的综合生态现代化道路。
(编辑:温武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Huber. The Lost Innocence of Ecology: New Technologies and Sup erindustrial Development[M]. Frankfurt am Main: Fischer, 1982.
[2]Spaargaren, Mol. Sociology, 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s a Theory of Social Change[J]. Society and N atural Resources, 1992, (5): 323~44.
[3]Schumacher E F. Small is Beautiful[M]. London: Abacus, 1974.
[4]Hannigan J.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Second edition[J]. Londo 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25.
[5]曾思育. 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Zeng siyu.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 al Social Sciences Methods[ 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
[6]Pataki G.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from a CriticalOrganisat ion Theory Perspective[Z]. Paper for the 7th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Socio logical Association, Rethinking Inequalities, September 9~12, 2005. Torun, Pola nd. Session on “Nature瞫ociety relations, Social science and interdisciplinari ty” Environment & Society Research Network, 2005.
[7]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7. 中国现 代化报 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Chinas Modernizati on Strategy Research Committee, Chinas Moderniz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CAS. C hinas Modernization Report 2007: Study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M]. Beij 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8]Frosch R A, N E Gallopoulos. 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 Scie ntific American,1989, 261(3), 94~102. (Special issue on ‘managing Planet Earth ).
[9]Erkman. The Recent History of Industrial Ecology[A]. In: Ayres R.U. andAyres L.W., eds. A Handbook of Industrial Ecology[C]. Cheltenham: Edw ard Elgar, 2002: 27~35.
[10]Boulding, K. E. 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A].in: Jarett, H. (E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C]. Baltim ore, 1966: 3~14
[11]江泽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R]. 中国共产党16大报告, 2002-11-0 8. [Jiang Zeming. Constructs the Socialism ¦ell瞣ff Society with ChinasCharact eristics[R]. 16th Conference Report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2002-11-08.]
[12]World Bank. Circular Economy睞n interpretation. Eco睲emo no 2004-053 , Project no. 20116[DB/OL]. http://www.econ.no, 2004
[13]Hajer M. 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Ecological Moderniza tion and the Policy Proces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4]張坤民. 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行动[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 4. [Zhang Kunmin. Polices and Actions about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Beijing: Chinese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4.]
[1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94~109. [Sustainable Developme n t Research Group of CAS. 2006 Strategic Report of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 nt: Construction of Conservation瞞inded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M].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94~109.]
[1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 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M]. 北京: 化学工 业出版社, 2004.[Technical Standard Bureau of China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De partment. Collections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Ecological Industrial Planning[M ].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ial Press, 2004.]
[17]何传启. 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He Chuanqi. Second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s of Human Civilization Proces s[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9.]
[18]何传启. 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He Chua nqi. Eastern Renaissance:Third Road for Modernization[M]. Beijing: The Com mercial Press, 2003.]
[19]朱坦 主编. 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10卷):中国环境保护与可┏中发展[M] . 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7.[Zhutan, ed. The Overview of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 nt (Volume 10):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 Beijing: Sciences Press,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