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刍议”不是“诌议”说起

2008-10-10知心大哥

北京档案 2008年9期
关键词:撰写论文刍议现代汉语

知心大哥

近日市档案学会举办青年学术骨干模拟论坛,一作者将论文标题中的“刍议”写成“诌议”,被应邀点评的专家当众指出。事过境迁,但感触犹存。

“刍”和“诌”的音义截然不同。“刍”音chu(除),《现代汉语词典》对其释义有三:一是喂牲口用的草;二是割草;三是谦词。如“刍议”是谦称自己的议论是草野鄙陋之人的议论。“诌”音zhou(周),意为“编造(言词)”,如胡诌、瞎诌。故不可把“刍议”换成“诌议”。

为搞清“刍议”变成“诌议”的原因,笔者查阅了几种文档刊物,发现《中国档案》从1981-1998年有17篇论文的标题使用“刍议”,《上海档案》从1987-2001年有8篇论文标题使用“刍议”,《应用写作》从1981-2000年有33篇论文标题使用“刍议”。而上述刊物,均无“诌议”一词。这说明“刍议”一词在文章标题中,使用频率不低,而“诌议”则纯系生编硬造的一个词汇。不过,正规文档刊物不见踪影的“诌议”,在其它刊物上是否露过面,笔者未做调查不得而知,但网上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百度”一下“诌议”一词,立刻便有不少以“诌议”一词为标题的文章出现。就连九十年前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也被人窜改为《文学改良诌议》。胡大师一向以学风严谨著称,倘九泉下得知其著作是胡诌出来的,肯定会啼笑皆非。

“刍议”变“诌议”,多少有几分戏谑。网上还有将“刍议”写成“雏议”的。虽然“雏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比喻年纪轻、阅历少的人”这样的解释,但“雏议”一词却属生编硬造。撰写论文最讲究用词规范,因此,这类低级错误不该发生,特别是不该发生在青年学术骨干中。说是不该发生,但还是发生了,这就发人深省,说明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是反映了作者头脑空虚。毛泽东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讲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一些档案人头脑空虚,既缘自缺少社会实践,对本职工作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也和不重视读书学习有关。尽管档案部门都订有《北京档案》,可真把刊物当成业务必读书的并不多。头脑空虚表现在撰写论文中,就是不知写什么好,于是只能求助于“万能”的互联网。参考网上的相关信息,这并没有错。但若对某些语词、概念,尚未弄懂含义,更谈不上消化吸收,就被一古脑儿收到论文中。那就难免使一些论文给人似曾相识之感,或闹出笑话。所谓“摘到篮子里都是菜”,这就是当前不少论文从网上东拼西凑、生搬硬套的真实写照。笔者以为,这“诌议”,乃至“雏议”一词,倘若不是作者自造,便一定是从网上抄来的。

二是反映了作者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网络的发展拓展了信息的获取渠道,这本来是件好事。但若不加鉴别,一概的“拿来主义”,以为网上的都是正确的、准确的、真实的,那就极有可能上当受骗,跟着指鹿为马。近期发生的华南虎假照事件,教训深刻,应以为戒。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常常表现在想当然上,还拿这个“诌议”来说,作者可能以为:“刍”字加个“言”字旁,变成了“诌”,正好和“议”字搭配。岂不知这种想当然,不但没有了原来的谦虚之意,反倒无意中把自己的论文说成了“胡诌”。

三是反映了作者缺少必要的鉴别能力。像“刍议”和“诌议”究竟哪个正确,翻翻《现代汉语词典》,便可一目了然。若是查阅《辞海》,连出处都能找到。这种鉴别方法既能避免谬误,又能增长知识,还不用求人,何乐而不为。所以,青年学术骨干案头备些《辞海》、《辞源》、《大百科全书》之类的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查阅工具书,只是最简单的鉴别方法。遇到稍复杂一些的问题,便要下一番工夫,动一番脑筋,搞一番调研,作一番论证,这就属于做学问了。如仍有疑问,还应请教专家,给以指点。这些都是写作论文必备的基本功,也是写作论文必经的途径。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不具备,或者不愿意做,那就干脆偃旗息鼓算了,也比东拼西凑、瞎编胡诌要好得多。

四是反映了作者写作功力的单薄。写作,包括写作论文,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磨练,不能浅尝辄止。人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像“刍议”误为“诌议”这样的低级错误,专家们能一眼看出,作者却习以为常,这就是差距。而这个差距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赶上的,因为,纠正了“诌议”,可能还会出现“雏议”。

将“刍议”误为“诌议”,对作者来说可能是无心的。但却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当今的一些论文确有瞎诌胡侃的现象存在。这也难怪,要弥补写作功力的单薄,又不愿下苦工夫,也就只有瞎诌胡侃了。

猜你喜欢

撰写论文刍议现代汉语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刍议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函数的应用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
吟坛八病刍议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
如何撰写论文的“结果”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