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脱岗”和“抓打”想到的

2008-10-10姜之茂

北京档案 2008年9期
关键词:丁某吴某档案局

姜之茂

近三四个月间,一向不事张扬、默默无闻的档案部门,竟接连爆出了颇为轰动的新闻。

先见报的是都江堰市档案局正局级调研员李某,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未到单位报到。在市档案局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其速到单位参加抗震救灾后,李某直到5月17日16时,仍未露面。李某的行为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被予以免职,并作为大灾当前“杀一儆百”的三个典型之一被公开报道。

后登媒体的是宜宾市高县档案局局长丁某和副局长吴某,因对本单位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意见分歧,双方在办公室起言语冲突,进而发生抓打,严重干扰了档案局正常工作秩序,在全县干部职工中造成不良影响。县委决定:免去丁某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免去吴某党组成员、副局长职务,将二人调离档案局另行安排工作,同时县委派工作组进驻档案局,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

这两条新闻,一条因和举世瞩目的汶川大地震直接关联,其扩张力自不待言。第二条虽“生不逢时”,赶上了百年才遇的奥运盛会在京举行,国人的眼球都聚焦于运动员勇夺金牌和中国足球队丢球又丢人等热点,但其不仅没被众多的新闻淹没,相反却在新闻大战中以硬碰硬,十分抢眼。说洛阳纸贵太夸张,但一时间你想找张没登载相关内容的主流报纸也相当困难。对这有组织无纪律的事情,国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在全国人民面前丢人现眼的事情怎么一股脑儿“投错胎”式地让我们摊上了?参加档案会议和登门视察的领导不都是次次夸我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吗?我们不也总觉得自己知书明理、助人乐群吗?

档案人,你这是怎么了?

诚然,个别人的所为不能代表全体,我对档案从业队伍的高素质还是充满敬仰、充满自信的。基于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社会价值的认知,档案人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事业,长期墨香卷海、世事纷繁的浸染和竭尽全力、为人嫁衣的磨炼,档案人养成了耐得住寂寞、忍得了清苦、甘为人梯、乐观向上的心态和作风。

但是,档案部门并不是与世隔绝的净土,档案人员绝非高人一等的圣徒,常人能犯的错误我们同样可能犯,再好的队伍也保不齐哪个时间哪个部位有人“掉链子”。不正视现实,过分的陶醉和自夸,无异于偷懒和矫情。我想这是“脱岗”和“抓打”事件给我们的最好的提醒。看来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弘扬、光大,大局观念的培养、树立,以及其他有利于和谐活动的开展,档案部门不能放松,必须加强。有没有同志只埋头琐细的业务,“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大事当前,掂不出轻重,大局之中,辨不清位置?有没有同志心事重重,肝火过盛,急需减压和心理调治?等等。

一见人把“档案”错写成“党案”,同行中准有人忿忿不平。这下可好了,“脱岗”和“抓打”铺天盖地的媒体轰炸,真的使公众牢牢地记住了“档案”和“档案局”几个字。但我们还是不急于感谢诸位仁兄在普及档案意识上作出的“贡献”为好,因为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组织、对于行业来说,这个代价太大了,让全国人民当谈资、当笑料、当讥讽的对象,那滋味着实不好受啊!

本文最后一句话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一生当中难免会有闪失的时候。对于李某、丁某和吴某诸兄,不会有人将他们看扁,一棍子打死。跌倒了,爬起来,走正今后的路,还是条汉子!

猜你喜欢

丁某吴某档案局
江西省高安市公安局黄沙派出所报料:一起“乌龙”盗窃案
“没有抢劫”的抢劫犯
卖孩买猫
雇人当演员谎称办证骗800万男子出狱又被捉
左宗棠请客
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0个)
2015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发行先进单位名单
离婚后可否向另一方讨要婚前借款
关于表彰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关于表彰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