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中的社稷情怀
2008-09-26张孟光
张孟光
【设计思想】
高中语文课标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审美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受到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家国、个人与社会的思考和认识。课标还强调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和有个性地发展自己。因此,通过对三维目标的融会整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的效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必修3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65年离开成都草堂举家东迁,在漂往湘、鄂途中,滞留在夔州时(766-767年)写下的作品。这三首诗有一些共同点:1.都反映了杜甫的漂泊生活;2.都写于秋天;3.都表达了思念家国之情;4.诗风都显得沉郁顿挫。抓住这四点来进行“整合”教学,既能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学习诗歌多方面的能力,又能很好地突出新课程理念,切实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诗三首》中所寓含的漂泊情怀。
2.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朗读品味三首诗歌,着重理解诗中蕴含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
3.背诵《杜甫诗三首》,并品味杜诗的整体风格——沉郁顿挫。
【教学方法】朗读法、整合法、概括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文导入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从小便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的政治抱负。为了实现这一抱负,他35岁以前都在读书游历,开阔眼界,可以说作了充足的准备。然而,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也只不过做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相当于仓库管理员)。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漂泊生涯,他先后辗转西南各地,后来又举家东迁,在从成都漂往湖湘一带时,中途在夔州滞留了两年。经历过多次漂泊后流寓到夔州的杜甫,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怎样?他当初的政治理想动摇了吗?此时的杜甫每天想的是什么?让我们通过《杜甫诗三首》,去体味诗人的情怀吧。
二、朗读诗歌,初步感悟诗意
铺垫:课前要求学生早自习认真预习三首诗歌,注意字音,翻译文章,疏通文意。
1.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语气)。
2.学生听诗歌朗读磁带(纠正字音、节奏、语气方面的朗读错误)。
3.全班学生朗读诗歌;思考导语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的共同特点
铺垫: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自由发表感悟。
设问:读了这三首诗歌,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
1.都写于流寓夔州的漂泊时期;
2.都是写于秋天(一、三首直接写秋);
3.都反映了杜甫的思家念国之情;
4.诗风都显得沉郁顿挫。
教师点拨:作诗一首,概括杜甫漂泊中的情怀,引发学生思考。
流寓到夔州,
独思在深秋。
家国身世恨,
都入漂泊中。
四、重点分析杜甫的漂泊情怀
1.思考:流寓夔州的杜甫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呢?
提示:抓住诗歌关键词句分析。
学生朗读思考,小组讨论后明确:
(1)《秋兴八首(其一)》
孤独(孤舟) 悲伤(泪) 焦急(催、急)
(2)《咏怀古迹(其三)》
凄凉(独留青冢向黄昏) 怨恨(分明怨恨曲中论)
(3)《登高》
漂泊(常作客) 孤独(独登台)
穷愁多病(百年多病;艰难苦恨繁霜鬓) 衰颓失意(潦倒)
2.概括与分析:试用一句话概括每首诗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概括要求:1.每句话只用七个字;2.要把诗题带进去。
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概括分析一首诗歌。
学生朗读思考,小组讨论后明确:
(1)《秋兴八首(其一)》
主旨:秋兴触景思故园。
点拨:引导学生围绕“思”字分析景物描写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
意象: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
特征:凄凉,衰败,动荡,阴沉。
意境:悲愁,萧森。
作用:象征当时动荡、衰败的唐代社会。
(2)《咏怀古迹(其三)》
诗旨:咏怀古迹怨朝廷。
点拨:引导学生围绕“怨”字来分析“借古讽今”的手法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
借古:记叙昭君一生的悲剧:(1)对比:去(朔漠) 留(青冢);(2)对比:生(不识春风面)死(魂归)。
抒怀:抒发诗人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3)《登高》
诗旨:重阳登高忧家国。
点拨:引导学生围绕“忧”字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意象:秋风,天空,猿猴,飞鸟,落木,长江。
特征:萧瑟,动荡。
作用:既象征当时的社会状况,也烘托出诗人孤苦悲伤、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忧民之情。
3.总括三首诗的诗旨:从杜甫三首诗歌,可以看出流寓夔州的杜甫怎样的情怀?(用一句话概括)
学生小组讨论,整合三首诗歌的共同主旨。
点拨:三首诗歌都写出了杜甫在漂泊的时侯所抒发的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和对身世的感慨,诗风沉郁厚重,悲凉凄清。
五、探究
你怎样理解杜甫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社稷情怀?
提示:1.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2.联系杜甫的思想;3.联系《杜甫诗三首》。
投影显示:杜甫的生平经历以及杜甫当时所处的唐代社会背景(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思考、小组探究后明确:
“安史之乱”使强大的唐帝国由盛转衰,使广大人民陷入动乱之中,杜甫也由一个朝廷小官跌入普通逃难者之列。这期间,杜甫亲眼看到饿殍载道的惨相,亲身经历了妻离子亡的痛楚,和人民一起共同承受了这场灾难。灾难使杜甫变得更加坚强,使他与人民的感情更加亲近,对祖国的挚爱更加强烈,思想也更加成熟。在漂泊中,即使孤独寂寞、穷愁多病,壮志难酬,也始终没有动摇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的政治抱负,他始终没有忘记家国天下,始终没有忘记血肉相连的黎民百姓。漂泊中的社稷情怀,足以说明杜甫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六、延伸拓展
阅读下列杜甫作于成都草堂时(公元759-765年)的两首诗歌,然后思考杜甫暂居在成都草堂时心中有什么“梦想”?
绝 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学生讨论后明确:
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在成都的浣花溪畔,饱经忧患的诗人在朋友的资助下暂时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其间,他写了大量的写景抒情的诗歌,诗风清新质朴、优美从容。诗人在这两首诗中描绘了大自然的自由和美丽,尽情倾吐了对理想人居环境的由衷渴望。草堂是杜甫梦想的寓所,寄寓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愿。可见,无论在漂泊中,还是在安定时,“天下安定,黎民安居”始终是杜甫追求的梦想。
七、背诗与总结
学生再次品味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当堂背诵《杜甫诗三首》。
总结:“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三首诗歌,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 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的社稷情怀将永远感动着每一个后来的中国人!
八、课后思考探究
学生课后搜集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并诵读,进一步加深对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湖南省资兴市立中学 4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