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文章科技 引领学生阅读
2008-09-26甘其勋
现代文章学经过近三十的辛勤探索,研究成果丰硕,已构成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越来越多的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语文教师,已经或正在认同文章学的基本观点,承认文章与语言、文学同为语文的三大支柱,三足鼎立,缺一不可;而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更是天天忙于与学生一起阅读文章和写作文章。遗憾的是,能自觉运用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来指导语文教育的老师少而又少。为此,提高文章素养,并运用文章科学技术来引领学生阅读、写作,已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但据我所知,不少语文老师对文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了解不多,甚至于对文章学的概念也不甚了了。为此,本文仅就与中学阅读教学相关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希望对老师们有点帮助。
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就必须让他们学会文章读写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文章读写习惯。因为文章读写是社会应用最基本的“实际需要”。为此,《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课程总目标中增加了“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的新目标。在阶段目标中,对“记叙性文章”“议论性文章”“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日常应用文”提出了较具体的阅读、写作要求。因为这些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阅读的多重功能:“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强调各学段阅读量之后,还提出了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其中,只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列举出了具体书目和篇名,而对学生更为迫切需要的文章作品则暂付阙如:“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科学与人文方面的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也就是说,课程标准把非文学的文章作品的推荐权授予了语文教师。这无疑对广大语文教师的文章阅读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当然也给了一线老师发挥创造才能的难得机遇和巨大空间,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可以充分发挥文章自身的种种优势,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弥补学生只读文学作品可能造成的营养不良症。
文章学把文字作品分为文章(写实作品)和文学(虚构作品)两大类之后,进一步把文章区分为普通文章和专业文章。普通文章在教育领域包括“记叙性文章”“议论性文章”“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等教学文体,在日常生活中包括书信、日记、告示、启事等应用文。专业文章是由专业人士撰写、在书报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实用文体,如新闻、传记等专业记叙文,公文、教科书等专业说明文,论文、论著等专业议论文。(参见曾祥芹、甘其勋、刘真福编著《文章知识新视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中学生不仅要学会阅读普通文章,而且应当学会阅读常见的专业文章,如新闻、传记、科技作品、论文和一般性论著。
抓住文章时效,关注社会人生
文章学认为,与文学作品相比,文章作品具有贴近社会生活、紧跟时代脉搏的时效优势。比如新闻作品,是社会生活中数量最大、内容最鲜活、反应最及时因而受众最多的文章体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8年7月23日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报纸为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以73.8%的阅读率居于首位。阅读新闻作品成为社会公民每天必不可少的自觉行为,而新闻作品是报纸的主要文体。
反观我们的语文教材,虽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新闻列为选修课程之一,但初中和高中必修课新闻作品分量不足,学生三年里最多只能读到四五篇,少的只有两篇。经典选文是1949年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近期选文增加了1997年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外国作品总算有了一篇1958年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以说多为旧闻而没有真正的新闻。教科书与社会生活的隔膜于此可见一斑。
关于新闻的阅读教学,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引领学生关注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与社会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体裁。动荡的世界,转型的社会,随时会发生许多事件,直接或间接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政治革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利好消息让人们欢欣鼓舞;而战火蔓延、经济萧条、物价飞涨、飓风地震等天灾人祸则给人们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学生生活在人群中,应该关注社会人生。经常阅读新闻,关注国内外大事,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义务教育、免除学费、高校扩招、助学贷款等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新闻,更应及时引起学生关注,并引导他们发表意见。
其次,课余经常选读新闻。广大语文老师完全可以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授权,在教科书之外,适当增加新闻作品的阅读,经常引领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生活,诸如中东战争、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粮食紧缺等国际新闻,两会热点、道德楷模、神舟航天、嫦娥探月、抗震救灾、奥运盛会等国内大政,都应抓住时效,及时引领学生跟踪阅读。
第三,培养良好的读报习惯。读报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终生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应尽早养成。语文老师可利用课前两三分钟,让学生轮流口头报告当天的“头条新闻”,并当场发布一句话简评,以培养学生认真读报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阅读各类体裁新闻。既读新闻报道(消息),也读新闻描述(通讯),更读新闻评论(社论、短评、杂感、随笔);既学习作者关注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又学习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比较不同新闻体裁的表达方式,思考对同一新闻事件如何全面认识。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少可选读一组文章,从灾民自救求生、军民冒死救援、领导亲赴震中指挥,到全民捐款捐物、百万志愿者参与救灾、开放国际援助等,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立体审视这一重大新闻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2008年多套高考语文试题直接出自抗震救灾,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第五,浏览网络新闻评论。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宽带网民数已达2.14亿人,规模也居世界第一。而这些网民中中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引领学生浏览网络新闻评论,比较网民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反应,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利用名人效应,树立人生楷模
文章学认为,传记作品真实地记录了成功人士的生活轨迹,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可以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传主常常成为读者的人生楷模。传记是学生喜爱的文章体裁,语文教材中的传记作品也相对较多,传统篇目如《鲁迅自传》《母亲的回忆》等,近年新选入的如胡适《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等。但因多套教材都采取以人文内容为主题的组元方式,对传记的特点、分类、风格等语文要素有所忽视。学生虽然读了若干篇传记类作品,但仍不得要领。
对于传记阅读教学,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一是从传记中汲取思想精华,磨砺自己的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是学习叙事、写人的方法和艺术技巧;三是体会传记作品风格多样的语言。
其次,要集中安排教学。教材至少要有一个单元集中学习,教材没有传记单元的,教师可以把相关课文自行集中起来教学。
第三,要拓宽阅读视野。选文兼顾古今中外,传主以杰出人物为主,以利用名人效应激发阅读兴趣。少选政治家、文学家,因为学生从其他渠道对他们已有许多了解;多选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企业家,也可以选德艺双馨的球星影星。如传统教材中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世家》《张衡传》《哥白尼》《闻一多先生的想和做》《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等,课程改革以来新选的有《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邓稼先》《少年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传》《音乐巨人贝多芬》《梵高传》《〈名人传〉引》《五四运动亲历记》《第一千个球》等,还有杨振宁、丁肇中、霍金、比尔·盖茨等的传记。传主也可以是普通人,如杨绛的《老王》,余秋雨的《信客》,因为小人物更接近生活常态,更能折射出时代的风云。
第四,要阅读多种传记。传记按写作主体可分为自传(写自己)和他传(又称别传,写别人);按传主多少可分为单传(写一人)和合传(写多人);按内容详略可分为大传、传略、小传、简历、自荐信等;学术性的传记称为评传,本传出版后发现新的史料可写补传;此外还有正传、全传、列传、内传、外传、家传等等名目。忏悔录、回忆录、日记、书信也属传记的类别。中学教材不可能囊括所有传记体裁,但至少可以尽力避免单调,做到丰富多彩。
第五,讲点文体规律。如传记的基本特性可以概括为三点:材料真实具体,叙事全面系统,语言简明平实。
第六,作点比较阅读。如同是自传,《鲁迅自传》语言俭省,感情含蓄;《茅盾自传》文字简明,娓娓道来;《老舍自传》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巴金的《文学生活五十年》热情似火,饱含深情;《从文自传》《达夫自传》,胡适的《四十自述》各有风味又都文如其人。通过比较性阅读,可以更多地了解作家的人品与文品。还可以比较阅读不同作者写同一传主的文章,如郭沫若、郁达夫、巴金、萧红、李长之、曹聚仁、钱理群、周海婴、林贤治笔下的鲁迅,色调并不同一,而是多姿多彩的。
自然社科并重,促进全面发展
文章学认为,语文教材当然应首先考虑人文内涵,但不应忽视科技作品。中学生要全面发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文章作品都要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包括说明书、解说词、内容提要、合同、协议书、教科书、科技作品等。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性文章大多为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和阐明事理的两种,其中不少可称为科技作品。
由于典范而又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不大好选,所以语文教科书中的说明性文章数量远少于新闻、传记等记叙性文章。1995年《语文教学大纲》100多篇“基本课文篇目”中,说明文仅有11篇。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性文章数量有所增加,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八年级共安排了三个说明性文章的单元,共选入16篇文章,其中14篇为新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但仅仅阅读这么几篇说明性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建议以“北京奥运科技面面观”为主题,组织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老师可以引领学生运用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搜集为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承诺,近年来我国在“鸟巢”“水立方”等场馆建设、奥运村建设及服务保障、空气水质等城乡环境保护、场地设施、交通工具、食品安全、运动器材、运动员服装、通讯设备、直播技术、兴奋剂检测、保安防暴等各个领域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些文章散见于各种媒体,集中起来展示,将是语文教科书相关课文的大拓展,更是一次科技知识的大普及、科学精神的大发扬。
形象理论并进,发展创造思维
阅读教学有帮助学生发展思维的任务。文章学认为,思维成果有两大类:科学和文学,科学建立的是理论,是文章,用的是理论思维;文学创造的是形象,用的是形象思维。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各有特点,但都是思维,都来自实际,都经过抽象,都有逻辑。(曾祥芹主编《文章本体学》,文心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一般来说,“记叙性文章”以形象思维为主,“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则以理论思维为主。中学阶段是学生理论思维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引领学生阅读“议论性文章”,是发展理论思维的重要途径。对此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增加比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教材为例,初中三年只有一个议论文单元,仅选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五篇文章。高中必修课五册教科书安排了古代议论散文、社科论文、文艺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等四个“议论性文章”单元,也仅十来篇。如果比例相当大的学生不选修《文化论著研读》,那么学会阅读“议论性文章”、发展理论思维的目标显然难以达成。
其次,学点逻辑。20世纪80年代高中语文教材中曾编入几篇形式逻辑的知识短文,后因“减轻负担”而删除。其实,结合词汇学点概念,结合单句学点判断,结合复句学点推理,结合议论文学点形式逻辑规律,不仅必要而且负担并不重。20世纪90年代我曾在高中一年级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讲解类比推理,当时学生毫无逻辑基础知识,却能欣然领悟,并不困难。
第三,学法灵活。发展理论思维,也可以结合“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进行。读了新闻、传记、科技作品,都可以发表短评,就像央视新闻联播近期的点评,三言两语,切中肯綮即可。可以当堂即席发表口头简评,也可作为读书笔记写下来。学习整篇的“议论性文章”,也要品种多样,时事短评、思想短评、社会评论、文艺短评、科技短论、人文社科论文、自然科学论文……虽同为“议论性文章”,写法却同中有异,应尽可能广泛涉猎,见多才能识广。
第四,读写结合。读新闻、读传记、读科技作品、读理论文章,特别是集中阅读某类文章,总会触发灵感,激起写作欲望。但写作的激情往往来去匆匆,所以必须及时捕捉动情的瞬间,勤于动笔记下来。为此建议以《奥运会之后》《震灾周年祭》《站在伟人脚下》等为话题,引领学生一题多作,运用各种文体,围绕话题记事写人、写景状物、抒情议论,自由表达体验、感悟。
最后,读点跨体、变体文章。文章学认为,文体分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文章与文学作品常有交叉而难分难解者,叙事散文、随笔、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文学、纪实小说、科学演义、杂文、寓言都可以看做“跨体文章”。文章体裁又是随着时代前进的,每个时期都会有新的边缘文体、交叉文体、四不像的变体文章出现,这正是文章体式创新的表现。比如事理说明文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表述形式。“叙事式”的特点是以叙事为形式外壳,而以解说事理为内容实质。著名的例子是夏丏尊与叶圣陶1934年合著的《文心》,以类似小说的叙事构架,给孩子们讲“读写的故事”,即读写的知识、道理。“散文式”,即借散文的形式来说明事物。如法国作家布封的《百兽物语》,法布尔的《昆虫记》,全书都运用了“散文”的表述方式。而选作课文的有布封的《松鼠》《莺》,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松鼠金龟子》,叶至善的《卧看牵牛织女星》等。近年旅美科学家沈致远的《科学是美丽的》也采用了散文的笔法。“诗歌式”,即借用诗歌的形式,阐述科学的内容。如高士其的科学诗集《时间伯伯》中,《我们的土壤妈妈》开头一节写道:“我们的土壤妈妈/是地球工厂的女工/在大自然的建设计划中/她担负着/几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在分说的诗节中,诗人把土壤比做“矿物商店的店员”“植物的助产士”“动物的保姆”“微生物的培养者”,像地球的“胃”和“肝”等等,把土壤拟人化,让小读者容易懂得事理。借用文学的形式阐释科学事理的,还有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幻小说、科学演义等。这些体裁跨越了文章、文学的界限,是文章体裁的新发展,也使说明文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人教社新教材选入科学诗《化石吟》、科幻小说《喂——出来》等,就是有益的尝试。
1988年我曾说过:“只有承认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学才能走在学生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师才能对学生真正起到‘引导(而不是‘尾随)的作用。”(《关于“主体”与“主导”的问题》)2006年朱永新教授说得更精辟:“只有教师的成长才能带动学生的成长,只有教师的幸福才能有学生的快乐。”(《〈写在新教育的边上〉自序》)要引领学生阅读文章作品,老师必须走在前面,先“读”为快,并做出表率。
(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室 45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