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推动CSR工作能力不断增强

2008-09-09代奕波

WTO经济导刊 2008年9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法律法规责任

鉴于政府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利益相关方,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中国政府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状况。本文是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研究报告的成果之一。通过从不同角度来探索政府进行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活动,包括政府的参与和贡献,试图对中国政府参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作一个全面的概括。

政府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动机不断加强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指政府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和理解。对政府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

中央政府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中央政府的部分机构对于与本机构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议题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且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体现在对法律法规的修订过程中融入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下发了多份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文件、国家领导人在公开场合发表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看法、并且一些部委与国际机构合作开展了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地方政府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与中央政府相比,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能够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有着清晰而全面的认识。有些地方政府的行为更多的还是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宣传与推广,如新疆;有些地方政府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专项工作来抓,制定了相对系统的政策,设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具体的措施,如上海浦东新区。因此在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有所差异的。

但是,没有资料能够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政府中的认知度和广泛性。收集的资料表明只有一些政府部门参与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活动中。在中央政府层面,对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较高的机构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在地方政府层面,对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较高的机构包括:省市政府办公厅、商务厅、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政府支持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从中国自身发展形势来看,中国确定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企业社会责任是帮助企业达到和谐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为政府提供了一个促进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企业社会责任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对企业实行监管的新视角,督促企业提高环境、劳工权益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绩效,这些都是政府对企业极其关注的方面。

从国际社会的发展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必须建立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从而在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企业社会责任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实现此目标的契机。

政府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

政府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指政府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方式和参与的程度,包括政府设计、执行和资助的各种企业社会责任活动。

制定和颁布法律法规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现有法律法规基本上涵盖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有四个方面:环境、工作场所、市场和社区。同时通过对法律法规不断修订更新,使法律法规能够适应中国社会和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保证法律法规中的一些自愿性社会责任标准正常发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是企业实现负责任经营的最大阻碍。

另外,政府并没有制定单独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中国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基本上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责任体系,在目前情况下,对企业社会责任单独立法的时机尚未成熟。

表1和表2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和标准是政府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另一条途径。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和标准,相比中央政府而言,更多的是为地方政府所采用。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文件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并不具有像法律法规那样的强制性,但是能够很好地关注当地的社会和经济情况,对当地的企业有很强的针对性。

资料显示只有地方政府出台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包括省政府和市政府。而且通常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会进一步推进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活动。政府所设立的企业社会责任奖会借鉴评估的结果。标准、评估和奖项,这三者通常会被政府机构依次采用。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也是政府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一种方式。通过2000年以来政府参与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资料整理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开始成为政府倡导和支持的一个重要的项目内容,专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项目开始出现。但是大多数项目都是借助与国外政府的合作。

中国政府参与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政府参与和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持续增强。这种能力反映在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宣传、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

政府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关注和宣传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中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专有名词以及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的多次提及,促使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广泛传播和认知。

政府通过出台以自愿为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和标准以及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奖,以激发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采取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地方政府都很好地利用了这两个措施。

颁布法律法规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监管的有效途径。在法律法规的修订过程中,政府把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加入到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去,进一步明确企业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以强调法律责任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底线,即必尽之责任。

浦东新区倡导建立政府、企业、中介、社会四位一体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即企业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政府为区域制定出有效、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同时加以各方力量包括媒体、社会团体和公众的联合推动和执行。

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政府如何扮演一个合适、有效的角色

关于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如何扮演一个合适的、有效的角色,以及如何利用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提升政府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中的一些部门已经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所认识,但对相当一部分的政府机构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政府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能够给企业适当的鼓励、促进和监管,势必会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进程。

进一步明确不同政府部门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的专有角色

不同的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各自优势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例如,发改委、商务部和安全生产监督局发挥的作用就应该有所差异。因此不同政府部门在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时应根据自身的经验、专长与关注的利益进行明确定位。

应该探索更多的有效措施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出台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奖和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是目前中国政府采用最多的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措施。应该探索更多适于政府的措施。除比较成熟的通用措施外,面对不同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各地政府应该采取专门的措施,以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

给予企业有效的帮助

目前,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政府的有效帮助和支持。因此政府应该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政府搭建平台和渠道帮助企业理解企业社会责任、解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给与适当的奖惩。

加强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互动

企业社会责任并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正如德勤的全球董事长约翰.康诺利在2008年1月的达沃斯峰会上所说,“公共治理是国际化问题,公司、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再也不能撇开他人独立行动,因为其涉及面太大了。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并有机会为世界各地的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资料显示了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并未有过多的合作。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优势,共同合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发展。

代奕波

环境管理硕士,《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咨询部主任。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法律法规责任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期望嘱托责任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