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驾驶舱”看企业动态

2008-09-08郭建荣

AMT前沿论丛 2008年8期
关键词:驾驶舱报表指标体系

郭建荣

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运用庞大的信息来掌握企业动态,并作出及时、准确的决策?——管理驾驶舱应运而生。

随着企业管理向着越来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以及管理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企业采集到的市场、客户及内部管理数据越来越多,并且这些数据越来越趋向于实时,信息系统带来的庞大信息量给企业带来了一个之前很少被重视的问题——管理者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数据来掌握企业动态,并作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为解决企业管理者的这一疑问,管理驾驶舱的理念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管理驾驶舱就是让企业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能够找到在飞机或汽车驾驶舱里面的驾驶感觉及掌控方式。管理驾驶舱的概念最早由SAP提出,它是一个基于业务数据的高层决策支持系统。管理驾驶舱可通过详尽的指标体系,将采集到的数据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实时地将企业的运行状态反应给企业管理者,以供企业中高层定期开会、回顾经营情况、找出差距,并制定改进计划之用,是企业绩效监控的IT支撑系统(如图1所示)。

高层决策支持系统

要建立企业的管理驾驶舱首先要有一个“房间”,这个“房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办公室,它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管理指挥部,不需要什么豪华的装饰,只要有足够大的空间有益于思维的发散。企业的各种信息展示于“房间”的四壁,干净的会议桌上没有了成捆的报告,而深远的思絮萦绕着整个空间,瞬间所有的思维又转化为一个个有效而又明确的决断。

墙面显示系统可通过直观的图形显示从ERP采集来的数据。在管理驾驶舱的四周是类似于看板的综合计分牌,上面显示着企业的综合信息:企业的财务状况,关键的资源因素和它们的发展趋势,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的信息,供应商、企业内部的业务(生产、库存、商场等)和质量体系的信息,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实施的重大项目的状况。

业绩指标是管理驾驶舱的主题,所有的企业业务信息如何表示,将以业绩指标为标准。在管理驾驶舱中,管理指标能够覆盖企业过去和将来的信息,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企业的管理者可根据这些指标来判断企业业务状况的优劣,以及时调整企业的策略。业绩指标信息将以图形化仪表的方式展示给管理者,比如反映企业流动资金的信息,就像汽车的油表,管理者根据仪表的指针,了解企业的流动资金所处的状态,从而作出准确决策,以保证其处于安全区域。

管理者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形式通常以会议进行,管理会议如何开,这也是管理驾驶舱的内容之一。企业不需要冗长而没有主题的“流水帐”会议,也不需要吵闹而没有决策的会议。基于实时的信息、明确的目标和最佳的业务模型,在管理驾驶舱中的会议将是最有效率的。

管理驾驶舱的核心是建立经营分析体系

管理驾驶舱的理念看起来非常理想化,管理者也充满兴趣,但是应该如何建企业的管理驾驶舱?建立起来之后,是否能真正有效地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快速及时的决策?

我们先来看一下管理驾驶舱体系的框架:驾驶舱系统由展现层、应用层、数据层三个层次组成。通过图2可以看出,驾驶舱的本质通过是IT的视角来解决决策支持的问题,那么管理驾驶舱能真正解决问题吗?

从信息系统视角不能解决管理问题,相信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需要回归到业务视角去看管理驾驶舱。从业务和管理上来说,构建企业的经营分析体系是建立管理驾驶舱的前提,有了完善的经营分析和业绩指标体系,才能真实反映出企业的现状,使企业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决策。

企业的经营分析包含7个层面的内容(如图3所示):决策目标和指标体系、报表体系、数据标准化、分析报告、经营分析会议、看板体系、IT工具。

这7个层面能够分别解决企业在构建经营分析体系时遇到的不同问题:

* 决策目标不明:领导只是在向各个部门要报表,而没有明确报表对决策的支持点是什么。执行者费了力气做的数据,最后并没有起作用。而管理驾驶舱具有明确决策目标指标体系。

* 数据太多:没有数据时,企业的会议决策往往靠拍脑袋。可是数据太多也会造成混乱,当各类数据和报表超过30类时,领导就陷入了数据海洋当中,决策者面对纷繁复杂的数据难以判断。

* 数据不可靠:许多公司里都有一大批“表哥和表妹”做报表,但是老板认为数据加工的次数太多,数据无法追溯,不可靠。

* 报表不够用:公司的ERP/CRM系统已经有1000多张报表了,但是老板还是认为数据不够用,对决策支持的时效性还不足。

* 数据缺乏分析:数据异常时,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企业往往没有做过深入的分析。大量的时间只是花在了做报表上,而不是分析上。

* 报表需求经常变化:业务逻辑不稳定,业务部门、IT部门整天忙着开发报表,而报表开发出来的利用率不高。

* 数据口径不一致: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在管理会议上为数据的问题争吵不休,经营分析部门弄出来的数据又成了“第三套”数据,决策者无法判断哪一套数据是准确的,可作为决策的依据。

* 各部门都吵着上BI系统,一旦上了BI系统,但是业务部门又觉得价值不明显,“无非是把手工报表电子化了”,没有想像中那么好。

建立经营分析的关键在于决策目标和指标体系

经营分析体系7个层面中,最为核心的是根据决策目标建立合适的指标体系。这部分反映了企业经营和决策的框架。合适的指标体系有三个特点:

* 体现商业逻辑和业务特点

* 分析结构比较稳定

* 传递的管理要求清晰

例如,银行业的指标(如图4所示)。

指标体系是分析与评估的基础,因此,指标体系除了要具备上述三个特点之外,还需要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完整性,以及决策导向性的特点。具体来说,

* 科学性:指标体系要符合企业业务的逻辑性,指标要具有独立性。指标在组织各层之间的分布相对合理,指标定义要明确,指标对企业的重大价值,复杂度与企业阶段相适应。

* 完整性:从本质上讲所有的工作都应当被测量,但只有少数的指标进入评估个人的绩效体系。完整的指标体系是科学构建工作的必然选择之一。

* 决策性:指标要有明确的,可以决策的策略与之相对应。分析和确定每个指标或者联合指标的决策特性,是指标建立的关建所在。

指标体系要建立指标手册,规定统一的指标定义、口径、频率及计算方法、数据来源等,才能够增加管理的可落实性。管理驾驶舱拥有丰富的指标体系,系统提供了144个指标,几乎囊括了企业所有的业务环节。

管理驾驶舱是综合评估体系理论的优秀载体。企业建立管理驾驶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按综合评估体系建立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的过程。按照该理论建立的绩效指标(KPIs)被以最佳接收方式显示在管理驾驶舱中,供决策者分析。管理驾驶舱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更简便、更有效的信息工具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在未来的企业管理系统中,信息产品会更多地考虑人的主体因素。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智能,将是新一代信息产品的核心思想。

猜你喜欢

驾驶舱报表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阅读理解专练(五)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四)3
镇长看报表
中国民航如何保护飞机驾驶舱?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