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孝悌观”的产生及其文化内涵

2008-08-23王少华

中州学刊 2008年4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摘要:中原孝悌观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身具有理念的传承性与使命性,是社会历史的本源化显现。在原始的自然血缘关系上,它维护了群体生存的稳定性、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性。在历史循环更替的进程中,它秉承了社会传统的礼制观念,对历史的进步产生过促进作用。在当今社会,以历史批判的审慎态度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孝悌观念,对国家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孝悌观;文化内涵;和谐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137—03

收稿日期:2007—12—28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孝文化与当代河南和谐社会建设研究》(2006BLS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少华,男,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古代中原文明是以民族传承的理念为支撑、血缘关系为纽带、社会群体良性发展的农耕文明。在这种文明的内涵与观念中,包容性与自我中心性呈现出较为独立的意识,形成了中原人共同遵守的社会理念和规范的家庭制度。我们从中原“孝悌观”的产生及其文化内涵追溯“孝悌”的本源,探讨其形成的内在因素,反思传统文化的回归,有利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孝”、“悌”的文化阐释

许慎《说文解字·八上·老部》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文本上面的“老”代表年老的双亲,文本下面部分的“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则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就是孝。从行动上看,子背着老人,意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的关怀之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而延伸到回报父辈、氏族、社会,那么孝的社会意义就冲破了狭隘的个体存在空间,变得富有社会历史意义了。“悌”本作“弟”,《说文解字·五下·弟部》说:“弟,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意绳锁束戈之形,展转围绕,势如螺旋,寓兄弟之密也。以此我们可以得知,“悌”的本义就是兄弟之间紧密团结,互融共处的体现。

孝悌在汉字中被赋予了仁爱的传承与回报之意,这既是人类发展的客观选择,又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大量原始人的遗物,为中原上古人类的群居生活提供的有力佐证。母系氏族制度的来临、人类生存空间的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种族的生存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时的女性无可争议地占据了某个群体的中心位置。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的漫漫长夜。自然环境的恶化及空间资源的狭小,血缘关系随地缘关系不断异化,导致平等而亲近的氏族关系开始出现动荡、分离,并最终走向瓦解,人群从和谐的稳定状态走向了动荡不安。而要保持有限时空内的平静,就需要一种稳定的介质去维系,原始的孝悌伦理则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这个责任。伴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孝作为维系家族的介质,进一步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孝道的实行,家庭乃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孝起到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特殊作用,维系着整个宗族的和谐稳定。这就是《诗经·大雅·思齐》中称赞文王的:“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父系氏族社会的孝悌意识的强化,反映了当时个体与团体的认同感明显增强。这既是满足客观实际的需要,也是种族意识的必然选择。孝悌在此初步具备了可供传承的因素和

条件。根据原典“孝”的这种伦理含义,流行于西周初年,成于春秋、战国,为儒家所大力倡导。《尚书·尧典》曰:“克谐以孝”;《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经·大雅·既醉》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论语·为政》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论语·里仁》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中庸·第十九章》曰:“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礼记·大学第四十二》曰:“孝者,所以事君也”;《孟子·万章》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新书·道术》曰:“子爱利亲谓之孝”。这些典籍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孝。孝是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孝形成于周代。在上古先民们的生活中,宗教信仰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传统,祖宗神被抬到了仅次于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复一年地受到后代的祭奠。

二、孝悌观念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早在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认为,“孝讲的是亲子关系,悌讲的是兄弟关系。孝是敬事父母,悌是顺从兄长”①,并推及他人,四海之内皆有尊长和兄弟。“孝悌是处理家庭亲缘关系的道德规范,要求家庭成员相亲相爱,要求遵循血缘关系的长幼尊卑、远近亲疏。如果家有家长,国有国君,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条条款款,一一对应,家庭就会安宁,国家才会秩序井然”②。《礼记·大学》篇中对此有如下论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孝的客观表现,这既体现了人性在个体本位家族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所赋予的崇高使命。《论语·学而》篇中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曰:“未有仁则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儒家主张将这种孝悌观与仁爱的思想充分融合起来,以达到教化人民的效果。

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他们把德标榜于孝的内在区间。《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载:“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圣治章第九》曰:“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三才章第七》载:“夫孝,天之位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二十四孝·拾葚异器》载:“蔡顺,汉代汝阳(今河南汝阳)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直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黑色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让他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大戴礼记·曾子大孝》里说:“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行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

儒家把孝悌观衍生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理论,而定社会之秩序于一统。使之成为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整体。《礼记·大传》载:“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周易·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之所措,孝悌之归也。”紧密相连的链条,将不同角色、不同阶层、不同类属的人,分调在各个不同的阶层之中,但他们追求和遵循的孝悌观在客观上是相通的。《孝经·庶人章第六》载:“自天子至庶人,孝无始终,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二十四孝·扼虎救父》载:“杨香,晋朝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十四岁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力气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二十四孝·恣蚊饱血》载:“吴猛,晋朝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孝经·天子章第二》载:“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孝经·诸侯章第三》载:“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孝经·卿大夫章第四》载:“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孝经·士章第五》载:“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孝经·庶人章第六》载:“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儒家又将孝悌观与礼制观念相结合。《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载:“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可见,孝与礼被认为是相连的。孟子认为,仁义的根本在孝悌,孝悌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实际内容。《孟子·告子》载:“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将“孝悌”作为伦理基石,主张君王、圣贤都要尽孝,做天下表率。从孝悌入手,就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孟子也曾“观风俗以兴百怨”,在深入调查乡里民俗的基础上,他精辟地总结了五种不孝之罪:1.荒怠游戏,不知勤奋上进奉养父母,使父母衣食匮乏;2.嗜好赌博,贪爱杯中之物,只图自己的逸乐,置父母的温饱于不顾;3.只知护爱妻子儿女,积累自己的财富,却把父母冷落一旁,无关怀请安之情,不能克尽孝道;4.放纵耳目声色的娱乐,沉溺欲望,让父母悬念操心;5.好勇斗狠,爱惹是生非,让父母担忧惊怕,使家门不兴。③当然,孝悌的礼义观不是无条件地随声附和封建统治者的一切要求,而是有选择的“舍生取义”,最大限度地维护德的本体状态。《荀子·子道》上说:“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荀子提出的“三不从”从家庭上讲是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的,因为盲从会导致错上加错。荀子强调孝子在听从时要深思熟虑,以维护家庭利益为出发点。但另一方面,《礼记·祭义》中这样描述孝悌的生活化,曰:“孝子之于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成仁之道也。”温文尔雅,持之以恒的状态导致儒家的孝悌观自从产生便具有了盲从和无条件的倾向。从历史上看,它压抑了人超然的个性和欲望支配的行为,造成主体灵魂与肉体的脱离,而最终走向不归之路。

三、孝悌观对构建和谐家庭的意义

社会发展以何种轨道运行,以怎样的状态去接受历史的检验,关键要看其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建立的社会体制

规范等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当今中国社会,把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并提,语义中肯,符合人们的内在需求。我们认为,和谐之义共有四个层面:一是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要素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是人与人平等相处的和谐;四是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谐。在以上四个层面中,前三个层面是人的社会意义的和谐,而第四个层面则是本我寻求最高层次的和谐,这种和谐是达到整体和谐的必要基础和客观保障。在和谐社会中,应该有诚信、公平、有序、健康、协调,而家庭的和谐发展与协调、有序就深深打上了孝悌观念的烙印。

当今,社会和家庭发展的老龄化结构渐强导致孝悌观念深入人心。当人衰老时,往往处于社会边缘化的状态,几乎被置于遗忘的角落。有经济自主能力的老人的生活状况,远优于低收入、没有生活自主权的老人。他们希望得到后辈的关爱和慰藉。而事实上生活的快节奏和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往往使子女忽视对父母的体贴与关怀,这就使一些老龄弱势群体存在着生存隐患。《孝经·纪孝行章第十》载:“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三者备矣,然后能省亲。”怎样才能让所有人都能做到为了侍老奉亲而置田产、植树木、畜鸡豚呢?儒家的答案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在当今社会,物质投入的多寡和礼节仪式的繁简都不是首要的。《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的关键是子女对父母爱恋和敬仰的情感的真实倾注。《论语·为政》曰:“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讲父母年迈时会遭遇到生活的不便或者疾病的侵袭,即使子女在外也要挂念父母,常回家看看。

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谐,是建设道德体制的根本。它要求将“孝悌”这种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本质需求,并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贯穿国家、社会、家庭等的多维系统中发挥长效作用。温家宝总理看望95岁的季羡林先生时,季羡林先生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家宝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河南日报》2006年12月13日第二版)“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家和万事兴”等等优秀传统观念,都是主张把自己内心的和谐投向整个社会体系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原孝悌观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身具有理念的传承性与使命性,是社会历史的本源化显现。在原始的自然血缘关系上,孝悌观念维护了群体生存的稳定性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性。在循环更替的历史进程中,这种观念秉承了社会传统的理性精神,对历史的进步产生过客观的促进作用。当今社会,孝悌观念的本质与内涵不断得到传承与创新,它对于和谐社会特别是和谐家庭的构建,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②刘银花、孟祥胜:《中国传统伦理观的认识与反思》,《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三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3页。

参考文献

[1]王延林.常用古文字字典[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

[2]谭宝刚,李朝晖.中国古代儒家孝道观浅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

[3]张晓真.以义利之辩为核心的孟子德育思想及其价值[J].求索,2005,(5).

责任编辑:行健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2008年7月中 州 学 刊July,2008

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4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