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学课堂学生提问艺术

2008-08-05杨建祥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课堂

杨建祥

2001年秋季,国家教育部颁发《全国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如,给予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动手做科学,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而经常“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学习是基于“提出问题”的学习,重视提出问题就是重视探究过程.那么,怎样加强“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呢?

一、让学生具有提问的意识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习惯于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课记笔记,传统教学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学生不会质疑,不会有新的见解和创新,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然后改变教学中呈现问题的方式: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到师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要有合理的呈现序列和适当的呈现方式,更要切合教学的目标要求及学生的知识状况,同时还要力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们在具体操作中,所提问题注意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自简而繁.只有问题提得好,学生才能介入尝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让学生敢于提问

1.建立自由安全的气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要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使他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安全度和心理自由度.学生是有独立主体意识的人.他们具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是自由的.也是充满活力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以较多的自由.不但要允许他们发问,而且要鼓励他们发问.帮助学生克服对提问的害怕心理.一旦他提出问题.首先要肯定其勇气,然后再帮助他分析解决.当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时,可以说:“是老师讲得太快了?看来你现在有点困难,没关系的?”“怎么样?请你的好朋友出来帮你一下?”“你现在明白了吗?你愿意给我们大家说一说吗?”等,不说诸如“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的言语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要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思维的习惯,敢于提出问题.

2.建立民主信任的气氛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在课堂上要使学生处处感到教师的热情和关怀,提倡尊重,努力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有人说.一只颤抖的手是写不出伟大的作品的.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颗恐惧的心是提不出问题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具有高度民主的、轻松活泼的、互相理解的课堂气氛,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缺乏民主、气氛沉闷、情绪压抑,不利于学生潜在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挖掘和开发.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氛围.让我们的学生能自由地呼吸.让学生感到教师是那么信任“我”,从而逐步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三、让学生学会提问

1.利用实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在情境中面临、发现或产生问题.例如.在“分子”一节的教学中,一开始教师首先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写下:“50+50≠100”.此时,学生都感到疑惑不解,迫切想知道原因,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激发起来了.接着,教师演示将50毫升的酒精和50毫升的水混合总体积不等于100毫升,让学生观察结果,但演示结果并未使悬念解除.反而使其更加扣人心弦,使学生“不得不”提出问题:为什么体积减少了?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结果?短短几分钟,使课堂上悬念迭生,引人入胜,激起学生想要理解新知识的强烈渴望与追求.创造学认为,不是任何问题都能引起创造动机,只有在对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产生困惑时才产生创造动机.创设问题情景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进入提出问题的思考状态.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合学生发现、创造新知识的问题情景.

2.利用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提出问题

冲突在认知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在教学中造成认识冲突.我们应明确:学生并非空着脑袋进入课堂,而是带着前概念(又称“相异构思”)来到课堂的.前概念由于先入为主而根深蒂固,生命力极强.无疑会对学生的科学概念的建立产生矛盾,这有碍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些前概念的存在,并对这些前概念对教学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弄清与新知识相融和相悖之处(冲突之处),促进正迁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当学生看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事实就会引起好奇,从而使学生不断质疑、不断设问.

3.利用方法指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能否提问,如何提问还涉及到一个方法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把握.刚开始时.可采用“每天一问”、“课堂45分钟,留5分钟给学生提问”,建立“问题卡”.开设“提问日”等方式“迫使”学生提出问题.如对讲课中的疑点发问或对作业中搞不懂的疑点提问等,但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问,接下来可列出“问题清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如何提问.例如一个电学计算题,学生可以向自己提出以下问题:已知条件是什么?未知条件是什么?题目的目的是什么?由已知条件足以导出未知条件吗?已知条件多余还是不足?是否隐含什么条件?画个草图,引入适当的符号或标记,把已知条件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可自问自答,也可同学互相提问,直至继续提出新问题.

要让学生会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关键要靠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和探索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猜测、探索和论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自主探索的创造性活动.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课堂
欢乐的课堂
设问引导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科学拔牙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