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2008-08-05零立础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生物课独立思考分组

零立础

笔者参加了南宁市“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初中生物课改实施中采取“分组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工作,多年来尝试了“分组学习”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索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学习小组的划分方式

我们采取了按前后座位来分组的方式,四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方法.这样,在理论上比较接近异质分组法,即小组成员是不同的家庭环境条件、社会背景,能力和成绩水平不相同,学生的认识风格也有差别.小组内形成互补,小组间有竞争的环境,这种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课题组对2002、2003、2004级相继采取4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都是采取这种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

二、探索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分组学习”课堂教学过程的八个环节

课题组设计课堂教学的八个步骤为:看一看、讲一讲、听一听、做一做、想想、议一议、查一查、评一评.这八个步骤的设计目标如下.

1.看一看:引导学生浏览课文.起到预习的作用,又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进行到3~4分钟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写出能代表本节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两个问题,让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为下一个环节(组长讲解)作铺垫.

2.讲一讲:以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的开始.组长负责向其他3个成员讲解老师布置的两个问题,其他组员听组长讲解后可以向组长提出疑问,然后由组长或其他组员回答.组长在准备讲解时已经进行自学,组员在听组长讲课中也将前一个环节(看一看)进行回顾.互相督促和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两个问题,问题要能反映出本节的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其次是问题的提法要有渐进性.例如,上《免疫》一节的内容时,如果刚刚开始进行“分组学习”的方式,或者是班级基础较差,这两个问题应该是比较容易并引发学生兴趣的.如(1)人体依靠什么杀灭病菌;(2)从小到大你都打过什么预防针?如果学生已经适应了“分组学习”方式,而且班级的基础比较好,这两个问题就可以这样提出:(1)简述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2)我国对1岁以内儿童进行有计划的“四苗免疫”是什么?

在“讲一讲”这一环节中,学生已经第二次学习了本节知识,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形成了互助合作的习惯.

3.听一听.学生自学所获得的知识不一定全面和正确,还需要教师的讲解.通过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更正了一些错误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讲解必须是精讲,既简明,又全面、准确,根据教学内容把握讲课的时间,一般为6~10分钟即可.如果教师讲课时间太短,就无法讲授完全部知识,如果教师讲课时间太长,则影响后面的学习活动的其他环节.二是要讲清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提醒和强调学生容易搞错的问题.

4.做一做:实验多,实践活动多,这是生物学科的特点,学生实验一般是整节课的时间,而且从始至终是分组来进行.演示实验和学习小游戏的时间比较短,几分钟就可完成.如果课本没有安排演示实验和学习小游戏,教师可设计与学习有关的小游戏.这一环节不能占用太多时间.例如,上《人体概述》一节的做一做环节,教师可利用人体模型,让学生代表进行拆装,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课堂进行到此已经20多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将开始下降,这做一做的环节可使学生注意力再度集中.

5.想一想:教师注意监控全班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有关练习.如果没有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就会有依赖思想,就会出现等下一个环节时再抄作业的现象.所以,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下一步的讨论(议一议).

6.议一议:小组讨论练习答案,交流信息.在上一个环节“想一想”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议一议”的小组讨论学习活动.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小组成员逐个讨论练习的答题方法,通过讨论找出正确答案.这是“分组学习”过程中集中体现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7.查一查:这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师抽查各组的练习,注意要面向全体,特别是不能忽视基础差的学生.

8.评一评: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虽然只是一两分钟,但是意义重要,使学生养成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习惯.

三、探索了课改背景下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课改工作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而课改中的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的矛盾最为突出,课改实验强调注重培养能力,而考试内容仍然有大量的靠死记硬背的知识,体现学生能力的考题太少,这是众多课改实验学校又回归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客观原因之一.

如何在教师的主导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的设计很重要.设计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才能顺利开展,否则无法完成教学计划.本课题组的“分组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八个环节,我们认为是科学的、合理的.其突出的特点是学习活动多样化,维持学生注意力,吸引每个学生参与学习,其次是活动安排合理,例如课堂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做一做”这一环节,或是演示实验,或是小游戏,使学生的注意力不至于分散.接着先是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让一节课中有张有弛.每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一评,能使学生形成反思、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习惯.

课堂进程的监控是开展学习活动的保障.本课题组在“分组学习”的课堂上,“看一看”的环节是使学生自学,教师注意了不让一个学生开小差.到“讲一讲”环节时.教师走到薄弱的小组参与学生的学习.“听一听”的环节是教师精讲.到“想一想”的学习环节时,教师督促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做练习.“议一议”时,教师又参与薄弱小组的讨论学习活动.到“查一查”环节,教师的提问面要广,不能局限于某几个好学生,特别重视检查后进生.只有恰如其分地监控课堂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发挥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课改背景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题组开展的“分组学习”课堂教学的八个环节中,有五个环节(看一看、讲一讲、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有一个环节(听一听)是听老师讲授,有两个环节(查一查、评一评)是师生互动.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的学生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分组学习”的教学实践所体现的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属于非升学考科目,且有些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不自觉地在口头上流露出对主科和副科不同的态度,使学生存有偏科思想,认为生物不重要,学好学不好无所谓.

自从我们采取“分组学习”的课堂教学后,学生对

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我们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有这么一个题目:“你喜欢上生物课吗?”在实施“分组学习”前只有65.4%的学生答.“喜欢”,尚有34.6%的学生答“不喜欢”;而实施“分组学习”后。有92.3%的学生答“喜欢”.只有7.7%的学生答“不喜欢”.

另一问卷题表明,在实施“分组学习”前,有43.3%的学生还认为生物课的听课、作业“是件苦事”,只有s4.8%的学生认为生物课的听课、作业“是愉快的事”;在实施“分组学习”后,有15.9%的学生还认为生物课的听课、作业“是件苦事”,有84%的学生认为生物课的听课、作业“是愉快的事”.

在学生写的“分组学习”心得体会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支持老师采用“分组学习”的教学方式.下面几个学生的心得体会应该具有代表性.

033班的蓝晶同学在2004年3月31日的学习总结中是这样写的:“我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十分特别.很有趣,能让学生提起兴趣,学生可以尽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杨旺鑫同学又是这样写的:“我对生物课的学习方式是支持的,这样能培养我们的自觉能力、独立思考、互相团结,还能沟通同学之间的想法和方法,使我们能学到更多的、更好的学习方法,能让我们有以优补短的机会.”

杨敏同学的学习体会就更加有新鲜感,她是这样写的:“我是支持的,因为它让我对生物更加感兴趣了,不像以前那样都是听老师讲,觉得很烦躁,但现在可以动手(实验)自己思考,自己看,而且是组长讲,同学的语气,听起来比较舒服,如果有不懂的会大胆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而且一旦找到答案,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

2.“分组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有一个问卷题是“你有预习的习惯吗?”.实施“分组学习”实验前只有9.6%的人有预习习惯,88.4%未能做到.实施“分组学习”实验后有51.3%的人有预习习惯,只有48.7%无预习习惯.另外还有86.9%的学生认为通过“分组学习”.自己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

3.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

分组学习,学会合理评价他人和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以及综合素质也提高了.

4.“分组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精神.

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了让学生制作健康知识手抄报和环保知识手抄报(比赛).开展分组学习的实验班(031、032、033、034班)很快能分工协作,保质保量完成,而对照班(035、036班)还在你推我让,有的小组无人设计,有的小组缺少稿件,不能主动地开展、顺利按时完成.这种现象正好说明“分组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精神.

5.“分组学习”的方式也改善了师生关系.

“分组学习”进行时,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导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学生有问题也可以大胆问老师.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6.“分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通过分组学习,注重了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相结合,使学生的考试成绩得到很快提高,例如.2003级实验班的实验前两个学期的期考成绩都比较差,平均分低于市平均线.第三学期采用分组学习后,期考已经有所好转,2005年春季学期,由于课题组老师已经熟练掌握“分组学习”的方式方法,03级六个班都采取“分组学习”的方式,在全市会考中取得好成绩,全年级平均分超过市平均分9.39分.

这一经历也提醒我们,课改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与传授知识是统一的,如果只是开展一些旨在培养能力的活动,而忽视知识的获得,或者只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不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活动,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猜你喜欢

生物课独立思考分组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转基因
生物课
谈独立思考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耳朵的结构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