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物理课程特点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008-08-05黄豪忠
黄豪忠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前沿;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中有两个主要的任务:一是向学生传授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声学、光学、热学、电学、电磁学、力学的初步知识,并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是向学生传授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因此.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任务,就要抓住物理课程的特点.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认真抓好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
一、抓住物理课程特点,全面打好基础教学
1.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安排在八年级开始开设,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并对越来越多的自然奥秘、物理现象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下才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具有下列一些特点:①对物理学习有直接兴趣.容易受到物理课堂中鲜明、新颖、生动的物理现象所吸引,产生浓厚的兴趣;②对物理有科学探究、操作实验的兴趣,对发生的物理现象有强烈的探索欲望;⑧大多数学生开始关注事物的因果关系,喜欢问老师“为什么?”,且常常是刨根问底;④对事物开始有了概括的兴趣,不喜欢老师直接把结论强加于自己.
2.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
据有关学者调查,物理难学是世界性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只是介绍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心理障碍了解不够或者认识不足.不能帮助学生消除这种障碍,那么义务教育阶段物理也会变得比别的学科难学.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表现有:①先入为主,错误的生活经验起坏作用.如人拉车,人不用力,车就不动;车运动后,人若不再用力,车就会停下来.所以,学生得出“力是使物体运动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推论;②由于隐蔽因素干扰造成思维混乱.学生在处理一个物理问题时,往往涉及到众多的因素,其中不少因素是以隐蔽方式来表现的,如果他不具备有发现隐蔽因素的能力,往往就会把问题搞错.如笔者在“声的现象”这一章的单元测验中出了这样一道题:“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火车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火车到某处时鸣笛,5秒钟后,站在桥头的人听到火车的鸣笛声.问再过多少时间,火车可以到达桥头?”不少学生的答案是68秒,他们忽视了人听到鸣笛声时,火车已从鸣笛处前进了125米这个隐蔽的因素;③习惯思维的定势影响,心理惰性使思维受阻.如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对摩擦力的方向.学生总认为是物体运动的反方向,而不进行细致的分析;④抓不住关键环节形成思维中心如我们对九年级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吊在正在行驶的火车车顶上的物体,如果吊绳突然断了,物体将会落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就答是落在后方.其实,决定物体这时的运动:一是动力,二是惯性.落在什么地方得看列车在做什么运动;⑤错误地运用相似思维和类比推理,把思维引向歧途.物理学中常常用类比的方法来定义物理概念.如密度的概念是通过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建立起来的,即
学生理解密度公式时常常用小学数学的比和比例的知识,认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是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二、物理课的特色
1.针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其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与生活的矛盾.总结出物理课应具有自己的特色:①加强直观教学,要克服各种困难,争取多做物理探究实验,并在探究实验中尽量增大实验的可见度,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②注意授课内容严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把物理课讲得生动有趣;③课堂上要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概括、总结得出的规律性知识,应尽量鼓励和引导他们去概括;④物理课要跟社会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多给学生一些实际的知识.
2.认真抓好起始教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培养能力.中学物理的起始教学尤其要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物理的方法,逐步培养起学生自学物理知识的能力:①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按照老师的预习提纲,进行课前预习,对新课程有所了解,提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记忆旧知识的能力;②课堂上鼓励学生结合老师讲课思路去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③结合课堂内容生动形象地描述物理学史,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好办法;④在同等智力的条件下,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秘诀.所以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经常提醒学生探索出适合于自己学习的方法.一切学业的最后成功,最终都是方法上的突破.
三、物理教学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就是按照科学知识的体系和学习者的智能条件,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这条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十分牢固和熟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学习新的知识,并且在学习新知识遇到困难时,使已有的知识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
1.搞好新课的引入是循序渐进的连接点:①重视“引入新课”这个环节具有现实的意义.新课引入自然、恰到好处,对于稳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②新课引入往往起着承上启下、降低“学习陡坡”的作用;③新课引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课程内容各具特点.不要“千篇一律”.
2.搞单元章节过关测验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关键.旧的一章学得不好,章节测验不过关,就不应接着讲授新的课程.要坚持循序渐进.实践证明,搞好章节过关测验的关键是把好“关”.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过关,或帮助他们过关了才能上新课,而不是只把章节测验作为一种形式来应付或只看作是对教学效果的验收.一定要做到对每个单元、每个章节都有能进行讲完后复习、复习后测验、测验后讲评,而且对不及格者,再另开小灶,进行补课,另行补测,直到全班有95%的同学“过关”(及格)了才上新课.如果我们能够在起始的教学中,已经把教学中遗留的问题解决好,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改正好.那么,毕业、中考总复习的工作负担就减轻了.
四、打好基础是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前提
1.基础的重要性
建造高楼.要下地基.进一步的学习.要有基础.没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就不可能向新的科学高峰攀登.八、九年级物理知识不扎实,学高中物理就会很吃力,出到社会,也难以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
2.重视“双基”教学
物理教学的主要精力仍应放在“双基”教学上.“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屡屡强调抓“双基”教学,有的老师甚至为此生厌.但是.每年中考我们物理科常常因概念规律不清、单位换算错误.实验技能低等原因丢分,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再强调“双基”,这也符合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经常检查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按照美国学者布鲁姆对能力层次的划分,学习的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一份完整的试卷,它应包括这六个层次的能力考查,且前四个层次的考查应在80~90分左右,即考查双基的内容应占相当大的比例,每次测验之后,我们应当运用教育统计的知识,作出教育上的统计,从而检验出双基方面的教学成绩,以便在该方面有进一步提高.
总之,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新的课程改革,进行教育体系的改革,从理论、内容、方法上进行配套改革,推行创新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只要我们正确对待中考,着眼现在,从低年级抓起,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我们的物理教学成绩一定能够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