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眼”塑造企业竞争力

2008-06-23王育琨

卓越管理 2008年5期
关键词:奈斯巴雷特天眼

王育琨 著名管理专家,首钢企业研究所所长,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银行顾问,曾任某知名集团副总裁。

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虚荣心,才能使心灵变得敏锐,才可以看到“已知”的老旧眼睛看不到的风景,从而才能塑造企业全新的竞争力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一个上了岁数的外国人,阅读中国复杂的变化会很吃力,但他却自信能够看到国人看不到的新景象,原因在于他有一双“童真的眼睛”。

奈斯比特“童真的眼睛”,之所以引发我的强烈共鸣,还与我觉察和认知企业的方法有关。我在观察企业时,不是从概念和理论出发,也不是从具体利益出发,我习惯于不带任何成见,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来专注于一个企业所发生的事情。

如今,互联网把世界“抹平”了,一个热点企业发生的热点事件,往往会被无数记者编辑抽丝剥茧,“狂轰滥炸”。但我以一个企业人的眼光,从“本体、本然、本真”三个纬度,设身处地地观察事情来龙去脉,通常会有全新的发现。

关于“本体、本然、本真”三个纬度的解释,还需要借用一下企业文化大师理查德·巴雷特的企业价值七层次意识模型。

理查德·巴雷特1997年开发了个人意识和企业意识的七个层次模型,即生存意识、关系意识、自尊意识、变革意识、和谐意识、整体人意识以及服务意识。

与此相应,企业领导也被分为七个层级:专制主义者、家长式统治者、管理者、提供便利者、合作者、伙伴服务者、智者、设计师。其排序逐步递升,最高级“智者/设计师”的行为由服务人类的动机所驱动。他们从社会的角度审视他们自身的和企业的愿景。

我的“本体”视角,就是巴雷特七个意识层次中的前三个,即生存意识、关系意识和自尊意识。它是从企业生存、相关利益者的依存关系和企业发展的角度来透视事件的走向。

“本然”视角,则是巴雷特七个意识层次中的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即变革意识、和谐意识、整体人意识与服务意识。人人都处于一个大的系统中,把事件和人物放到一个系统中,从整体上去把握事件和人物的走向。

“本真”视角,则是巴雷特七个意识层次的全意识的透视视角。巴雷特七个意识层次模型的独特之处在于,企业的七个意识层,并不是越往上走越好,理想状态是七个意识层次的均衡分布。从全意识层次上,把握企业一刻接一刻的真实,对企业竞争力的塑造有着莫大的意义。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纳穆提认为,人们的心灵通常是受有形和无形的制约,宗教、制度、传统、意识形态、文化、腐败、暴行、知识、技能等等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形成扭曲的因素。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静心。静心就是清空所有过往,保持孩童对于新事物的喜悦、好奇心与虚荣心,才能使心灵变得非常敏锐,才可以看到“已知”的老旧眼睛看不到的风景。

猜你喜欢

奈斯巴雷特天眼
金矿里最多的是什么
金矿里最多的是什么
金矿里最多的是什么
金矿里最多的是什么
天眼·数据·未来
九龙皇帝
了不起的天眼
共舞一曲
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神起源的语言学浅探
大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