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许振超
2008-05-15杜启洪
杜启洪
干就干到最好
热爱自己的工作,干好自己的工作,是敬业奉献的第一步。
1974年,许振超初中毕业后到青岛港当了一名码头工人。他操作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起重机械——门机。师傅开门机,钩头起吊平稳,钢丝绳走的是“一条线”;到了许振超手里,钩头稳不住,钢丝绳直打晃。特别是矿石装火车作业,一钩货放下,撒在车外的比进车内的还多。
为了早日掌握这项技术,每次作业完毕,别人歇着了,许振超还留在车上,练习停钩、稳钩。四五个月后,他开的门机钢丝绳走起来也是一条线了,一钩矿石吊起,稳稳落下,不多不少,正好装满一车皮。这手“一钩准”的绝活,很快就被大家传开了。
一次,许振超干散粮装火车作业,发现粮食颗粒小,更易撒漏。他便在工作之余,吊起满满一桶水,练习走钩头,直至练到钩头行进程中滴水不洒。再去装散粮,一抓斗下去,从舱内到车内,平平稳稳,又一个绝活——“一钩清”。许振超的活干净利索,装卸工人的二次劳动大大减轻,谁都愿意跟他搭班。
1991年,许振超当上了桥吊队队长。他在工作中发现,桥吊故障中有60%是吊具故障,而故障主要是由于起吊和落下时速度太快,吊具与集装箱碰撞造成的。他提出,这么操作不仅桥吊容易出故障,货物也不安全,“必须做到无声响操作。”
习惯了工作方式的司机们一听都认为他是痴人说梦:“集装箱是铁的,船是铁的,拖车也是铁的,这集装箱装卸就是铁碰铁,怎么能不响呢?”
许振超没多解释,自己动手练起来。他通过控制小车水平运行速度和吊具垂直升降之间的角度,操作中眼睛上扫集装箱边角,下瞄船上装箱位置一点,手握操纵杆变速跟进找垂线。用眼一瞄,就能准确定位,又轻又稳。然后,他专门编写了操作要领,亲自培训骨干并在全队推广。就这样,“无声响操作”又成了许振超的杰作、青岛港的独创。
做个能工巧匠
许振超与共和国同龄,一场“文革”冲跑了他的大学梦。回首走过的人生道路,许振超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上过大学”。正因为如此,许振超养成了时时处处学习的习惯。
许振超说:“在别人眼里,学习是一件苦事。但对我来说,学习带给我无穷的快乐。每当我攻克一个难题,我就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刚开门机时,许振超不留神胳膊肘碰到了电闸,门机突然断电。电工重新调整了控制器的电源线,门机恢复作业,并说没多大的事儿。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下定决心钻研门机操作控制原理。随着对机械了解的加深,他又不断地琢磨机械为什么会出故障?电线和保险丝怎么会烧断?继电器的加速时间为什么要设定在这个秒数等等,有时候身边的技术员都难以回答。围绕这些问题,许振超开始从学习中寻找钥匙。
许振超至今对自己学习英文记忆犹新。他刚看到随着新机器到港的英文资料时,全不认识,蒙了。问大学生后,也记不住。他就买了一本《英汉词典》,看着图纸,对照词典认单词,一个一个地背。就这样,他翻译出厚厚的两大本英文图纸。
许振超坚持了30年的自学,家里与机械、电气有关的书籍、报刊、工具书等摆满了书橱,光高校教材就有50多本。他读过的各类书籍有2000多册,写了近80万字的读书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许振超学出了名堂。
有一次,队里的一台桥吊控制系统发生了故障,请外国厂家的工程师来修。专家干了12天,光劳酬就4.3万元。这件事深深刺痛了许振超。他想,如果自己会修,这笔钱不就省了吗?
然而,桥吊的构造很复杂,涉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等6门学科,就是学起重机械专业的大学生也要至少实践两三年才能够处理一般性故障。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化,可为了攻克这门技术,他着了魔似地钻研,终于发现,所有的技术难点都集中在一块块控制系统模板上,而外国厂家不仅没提供电路模板图纸,就连最基本的数据也没有。
许振超有种不服输的劲头。每天下了班,他拿着借来的备用模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里。一块书本大的模板,一面是密密麻麻镶嵌的上千个电子元件,另一面是弯弯曲曲的印刷电路,这样的模板在桥吊上一共有20块。为了分辨细如发丝、若隐若现的线路,许振超专门用玻璃做了个支架,将模板放在玻璃上,下面安上100瓦的灯泡,通过强光使模板上隐身的线路显现出来,然后一笔一笔绘制成图。
就这样,许振超用了整整4年时间,一共倒推了12块电路模板,画了两尺多厚的电路图纸,终于攻克了技术难点。这套模板图纸后来便成了桥吊司机的技术手册。一次,一台桥吊上的一块核心模板坏了,许振超跑到电器商店花8元钱买了一个运控器,回来换上后桥吊就正常运作了。而这要是在以前,换一块模板得花3万元。
在青岛港里,许振超虽然是工人,但从上到下都把他划到技术人员圈里。青岛港与英国铁行、瑞典马士基、中国远洋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时,他被聘请出任专管设备和技术员的技术部固机部经理,名正言顺地走进了技术管理人员的行列。
随着青岛港的桥吊越换越先进,许振超也在不断换“脑子”。为了适应学习需要,他给自己配了“三件宝”: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笔记本和一个快易通英汉电子词典。他说:“如果不好好学习,在这场鼠标和铁锹的革命中,能不掉队吗?”
港口就是自己的家
2001年,青岛市和青岛港集团实施外贸集装箱西移战略,启动前湾集装箱码头建设。许振超临危受命,担任了桥吊安装总指挥,任务是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桥吊安装。
前湾码头当时还是一片荒地,现场办公就在工地上一个集装箱里。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集装箱里里外外一样冷。吃饭要到1.5公里外的地方,错过了点只能干啃方便面、凉馒头:睡觉就在集装箱的一角铺上硬纸壳和大衣。就这样,他住在那里一个多月没有回家。有一次许振超发烧,身子像散了架一样,走路都发飘。但晚上给家里打电话仍是那句话:“工程进展顺利,我一切都好。”
经过40多天的奋战,重1300吨、长150米、高达75米的超大型桥吊,终于矗立在前湾宽阔的码头上。许振超和工友们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而许振超的风湿病却加重了,走起路来左腿常常不敢吃劲。直到现在,每天晚上睡觉时,都得穿上厚厚的毛袜子。
随着新港口的启用,许振超决定向新港献上一份厚礼提高装卸效率,创造集装箱装卸船世界纪录
2003年4月27日20:20分,青岛港新码头灯火通明,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在“地中海阿莱西亚”轮上开始了向世界装卸纪录的冲刺。经过6小时27分钟的艰苦奋战,全船3400个集装箱全部装卸完毕。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创下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5个月后,他率领团队又把每小时单船339自然箱这个纪录提高到每小时381自然箱。
青岛港集装箱“10小时完船保班”这块品牌,让这项纪录擦得更加金光闪闪, “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1
让许振超和青岛港领导感到欣慰的,是许振超的敬业奉献带出了许多的敬业模范,几十年来,许振超创出了许多绝活儿,也带出了一支会干绝活又能创新的团队,在全港口带起了大练“绝活”热。现在,在许振超的队里,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像他一样的“装卸专家”。他们的维修班改进了桥吊钢丝绳更换方式,大大缩短了换钢丝绳的时间,是全国沿海港口最短的。
更令许振超和他的桥吊队振奋的是,“振超效率”产生了巨大的名牌效应,青岛港在世界航运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自2003年以来,青岛港已连续23次刷新码头装卸生产的世界纪录。截A9月30日,青岛港2007年完成吞吐量超过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77075-标准箱,跻身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之列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常德传说“只要工人们有了‘振超精神,只要他们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青岛港就能不断地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