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俯卧式跳高教学新尝试

2008-04-29吴长江景树家

少年体育训练 2008年3期
关键词:过杆斜杆横杆

吴长江 景树家

俯卧式跳高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由于它的技术较难掌握,所以教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过斜杆是普遍被采用的并且是较为有效的教法之一,目前所采用的均是近端高、远端低的横杆,笔者也多年采用过,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并逐渐发现它有以下不足:

1、不切合实际、忽视重点

教学实践证明,摆动腿摆起的高度受横杆高度影响,在横杆远端较低的条件下,练习者不可能主动地提高要求,去完成快速而且充分的摆腿动作,而摆动腿充分的高摆正是合理起跳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强化,它就会直接影响起跳效果,这不仅限制了跳高技术的重点——合理起跳技术的养成与巩固,还会使本应自然连贯的起跳与过杆技术产生脱节现象。

2、不利于正确过杆技术的形成

合理起跳后,摆动腿及其同侧肩、臂在过杆时向内旋扣、摆动腿同时远伸,能带动(或是说需要)躯干俯卧在杆上,因为横杆近端高,练习者会产生害怕碰落横杆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其不敢在杆上做出侧倒、俯卧等动作,练习时身体倾斜、动作不舒展,在杆上旋转或扑过横杆,摆动腿只能迈或绕过横杆。如此练习势必限制正确起跳技术的养成,即使个别练习者能够建立一定的过杆感觉,也很难经受住横杆升高的考验。

3、不利于建立正确的落地概念

由于身体斜过横杆,躯干位置相对较高,摆动腿低摆过杆后完成向内旋扣、远伸必然会迅速下潜并率先着垫,之后身体用臀部着地坐在垫子上。

发现问题就必须想办法解决,到底采用何种方法既适合学练过杆技术,又能突出体现起跳这一关键技术环节呢?经过试验验证的结论是:改变横杆的倾斜方向,即利用近端低、远端高的斜杆就能解决前述问题。具体优点如下:

1、重点始终被突出。由于远端高(以不低于练习者腰部位置为宜)势必迫使练习者进行迅速而充分的高摆腿,这对于正确的起跳技术的养成与巩固是非常必要的。

2.真正利于建立正确的过杆技术。充分的起跳后腾空时间变长,练习者有时间、有机会在杆上体验动作感觉;摆动腿迅速高摆之后在杆上的内旋、向远端伸点动作会非常自然地顺势完成;由于近端低(低于远端约30厘米)可以有效解除躯干碰落横杆的顾虑,练习者可以从容、大胆地在杆上侧倒、俯卧,这对于建立正确的过杆感觉是必要的,而且躯干的顺势侧倾对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幅度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建立了正确的落地技术。躯干动作在杆上顺利完成后,会迅速下潜,以肩背率先着垫,自然之中形成了正确的落地技术。

教学实践验证了其合理性:在随机抽取的八人中选择了五名同学随笔者参加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大赛中,与参赛的教师共同展示了俯卧式跳高技术,丝毫不落下风,就纯杆上的感觉(或是给人的印象)而言,参赛的五名同学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

现就将笔者采用的教法展示给大家:首先是传授助跑与起跳技术,然后模仿躯干的俯卧、摆动腿的内旋、伸点等杆上动作(也可以利用跳箱体会,但笔者根本就没用跳箱),而后是更多的采用改进后的斜杆指导学生学练、认真体会。此时如果利用比普通横杆更长些的秆子,会使同一个场地适应不同的练习者,指导他们根据自身水平调整起跳点来选择过杆部位,潜移默化地给不同水平的同学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平台,更能激发他们的学练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认为这次教法的改进是成功的,它不仅便于学习掌握过杆技术,有效地坚持全程贯彻教学重点,简化教学手段和过程,而且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示自己,产生比较深刻的身心体验,是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在更深层次上,通过展示教法的创新、改造,会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过杆斜杆横杆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原理分析
内插中心斜杆换热管的换热性能
对中学生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分析
那根杆......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半刚性节点多参数模拟法
体校撑竿跳高教学质量提高探究
通信塔架再分节段斜杆面外计算长度系数的研究
本性难移
单斜杆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弹性抗侧刚度
撑杆跳高过杆训练器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