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分析
2008-04-29王润超孙燕
王润超 孙 燕
一、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1、影响主观因素的分析
由于运动员的水平不同,助跑的距离、步长、步频、助跑节奏以及起动方式也有所不同。水平高的运动员在这些因素上的变化较小一些,所以助跑的准确性就好一些;水平低的运动员和初练跳远者在这些因素上的变化相对大一些,因此助跑的准确性就差一些。赛前状态影响着助跑距离、步长、步频和节奏。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有:想取得好成绩而心情紧张;助跑时眼睛盯着踏板,害怕犯规,最后几步拉大步或捣小步,这些都是影响助跑准确性的因素。
2、影响客观因素分析
跑道的情况不同助跑的距离也不同。在塑胶跑道上的距离要比在炉渣跑道上的距离长一些。天气晴朗、无风、气温适中时,助跑的准确性就高。反之,准确性就低。顺风与顶风对助跑的速度也有很大影响。运动员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如:比赛时的呼声,发令枪的声音等,都会使运动员的注意不集中,从而导致助跑不准确。
二、如何提高跳远助跑的准确性
1、提高跳远助跑绝对速度改进助跑技术
(1)提高绝对速度。
起跳前的助跑速度每提高0.1米/秒,跳远成绩可以提高1%—2%。所以,准确、快速的助跑是提高跳远成绩的先决条件。在速度训练中,应采用多种手段发展速度素质。不仅要努力提高动作频率,而且重视不断加大步幅,为提高助跑速度创造条件。速度训练主要方法有:运用快速高抬腿和后蹬跑、跨步跳和快速多级跳练习,50—60米蹲距式和站立式起跑,行进间跑。在斜坡跑道上进行各种跑的练习。
(2)改进跳远助跑技术。
助跑必须有固定的步数和步长,使之符合助跑逐渐加速到起跳时发挥最大的可控速度的特点,这就需要运动员在设定的助跑距离内,保持固定的步频和步长。在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采用简单、固定的助跑起动方式,用蹲式起跑进行80米、60米的反复跑练习。在助跑开始前做好心理调整,并记住助跑过程中的肌肉感觉。设置检查标记,对最后6步助跑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在起跳点设置起跳记号;注意助跑时的外界条件,采用固定步频,进行30米、20米、10米的加速跑(计时),反复跑自己的助跑步数,如16、18、20步(计时)等。在助跑的形式、结构和节奏上,尽量采用比较简单的动作,这样有助于在各种不同的比赛条件下强有力地完成起跳。
2、在跳远训练中必须强调助跑节奏的训练
(1)培养并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
提高节奏感做到,助跑必须在同一位置用同样的速度开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改变这种节奏。利用跨栏跑进行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及步幅的步频感,经常进行加速跑、放松跑和惯性跑的练习,使运动员体会用力的节奏和在放松情况下保持固有步幅和步频用力的感觉。运动员练习时要自数起跳脚落点的步数,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和控制能力。
(2)助跑的最后6步训练的重要性。
最后6步的助跑节奏和动作直接影响到踏板的准确,起跳的速度和起跳的合理性。为了保证踏板准确和加快起跳的速度,应控制助跑的最后一步,使其小于倒数第二步。要求运动员在起跑至倒数第二步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身体与地面垂直。在控制每步距离的同时,教练员可发出口令进行调节,从而提高助跑的节奏感,提高踏板的准确性。
3、稳定心理因素是获得助跑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跳远运动员除具有敢跳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对自己的助跑和起跳具备坚定的信心。所以必须进行心理训练,可以用自我放松训练法、自我抑制训练法、表象重视法等基本方法,还应结合跳远助跑技术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专门性训练。通过心理训练,可以提高跳远运动员的感受灵敏度、知觉的广度和深度、反应的速度与准确度、运动表象的完整性等,对于跳远助跑准确性起着重要作用。
4、克服外界环境影响的训练
外界环境对跳远助跑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应在不同场地、不同气候等多种条件下进行训练。多参加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测验和比赛,逐步加强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跳远比赛助跑的距离和节奏,另外在比赛前尽可能让运动员熟悉和适应比赛的场地,克服环境的影响,保证助跑的准确性。
5、意志品质的自我调节
在助跑中运动员可以通过意志的努力,排除外界干扰与内心紧张,把注意力集中到训练与比赛中,通过意志行动完成助跑。一些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踏板较准确,但到了比赛注意力易被外界干扰而分散,情绪也易波动,常出现踏板不准。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意志不坚强的原因。要根据跳远的特点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使运动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准确踏上起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