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主题先行”的方向
2008-04-24钟发全
钟发全
【按】围绕着刘发建老师的课例《将相和》(《人民教育》2008年18期),老师们在许多场合展开了热烈讨论。赞成和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人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这个课例,其中不乏精彩的观点和言论。老师们不吐不快,讨论迅速进入到语文教学的共性层面,演变成一次观点激烈碰撞的教学事件。这恰恰是编辑们所乐意看到的学术氛围。于是我们编发出“讨论与争鸣”系列,期待着用民主、开放的立场冲击更多教师的专业神经。
刘发建老师执教的《将相和》,整个教学流程打破“主题先行”的秩序,值得喝彩。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阅读教学一旦主题先行了,孩子们创新学习的大门便就此关闭。特别是白话文的教学,主题是藏不住的,爱国的一看便知是爱国,思乡的一看便知是思乡,母爱的一看便知是母爱。于是,白话文教学主题先行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对于儿童来说,这些看似一目了然的主题思想,实际上并非是源自儿童的阅读理解而获得的生命体验。如阅读《将相和》,他知道了胸怀大局,却未必胸怀大局。不论文本中的坏人好人,英雄狗熊,他們的一切都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这就是人性。阅读中的人文发现,即教学的资源。
刘老师曾说,“教师阅读文本的方式和学生阅读文本的方式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教师一般都是从某个‘已知的概念出发来阅读文本,是一种‘求证阅读,而孩子的阅读很大程度上是从‘未知的概念出发的,是一种‘发现阅读。”由《将相和》这节课,看得出刘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力求让儿童自己去阅读,去发现,由此唤起他们的阅读快感体验,而后才让其在通达文字上精炼传神的技法。
当下,“主题先行”的“求证阅读”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其背后的“实用主义”却妨碍课堂阅读,只是让学生从已知到已知,进行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式的求证,这很容易带给孩子伤害———学习是如此苦闷乏味,一点也感受不到阅读的快感。所以,我们应积极反思“教什么”和“怎样教”,探索改进的办法。
《将相和》一课,一改传统教学流程,在开课时并不先引出本课的主题,让学生在读中去“求证”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廉颇将军“知错就改”的品质,而是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亲近文字,亲近阅读,最终唤醒隐藏在儿童生命中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为此,可以肯定地说,刘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所作的尝试,是很有意义的。
关于“为什么教”,《将相和》一课的回答十分明确———力求做到儿童本位,以儿童的方式学语文,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刘老师始终自觉地朝着两个方向在努力:一是“寻找生命的共同点”。在“学生”与教材文本人物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孩子顺着这座桥梁,理解故事“拿城骗璧”、“渑池相逼”、“负荆请罪”,进而引发情感的共鸣,生命的共振,最终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读出自己”。二是抓住每一个环节,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按照儿童的学习心理来进行教学。他引导孩子抓住学习内容去发现,从未知到已知,让学生亲历从“感受故事”到“思考故事”,再“研究故事”,最后由自己来“言说‘和文化”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