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试卷讲评课的功能
2008-04-19杨华李华
杨 华 李 华
【设计意图】
随着中考备考的临近,试卷讲评课将逐渐成为复习阶段的主要课型。如何发挥试卷讲评课的功能,使之成为学生查漏补缺,反思问题,总结经验,调整计划,运筹新的学习策略的有效手段,就成为初三阶段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基于此,期末考试后,我们在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中学搞了一节试卷讲评的研究课,以期引导广大初三教师重视试卷讲评课的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备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设计依据】
通过对全区期末试卷各道小题答题情况的分析,学生在概括能力方面反映出的问题较大。我们对该校初三某实验班试卷中各道小题的得分率统计后发现,学生在这类题的解答上尽管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但与其他题的解答情况比较,得分率仍很不理想。其中有四道小题得分率很低,平均下来仅为0.67,最低的低至0.54。可见,在信息提取与概括类试题的解答上,学生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我们把“信息提取与概括”作为这次试卷讲评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首先用表格展示期末考试各道题的得分统计,将得分率低的题号、数据用红色标示出来;接着让学生归纳得分率低的题属于哪种类型。学生得出结论:全卷中9、14、18题的得分率较低,属于“筛选信息、形成概括”类试题。从而引入本节课讲评的重点——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二、类型题讲评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在语文试卷中,主要呈现在两大类试题中:语言运用与阅读。本节课将语言运用与阅读打通,将不同文体打通,探讨解答这类题的失分原因和应对策略。
(一)语言运用类
1.两种命题形式:图表信息的概括;文字信息的概括。
2.试题分析。
图表信息的概括——题号[9(1)]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内容。(1分)
讲评步骤:
{1}展示得分率:满分率为0.94。题做得不错,但题目本身难度较低,数据呈现较单一,没有干扰信息。
{2}通过加大同类试题的难度进行延展练习。
训练方法:
{1}结合原题,概括图表信息试题的答题思路:从题干、图表标题中提取表格反映的主要内容——从图表中的具体内容(数据或文字)中提取表格内容的特点(变化特点)——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表格主要内容的变化特点。
{2}读题。你能发现补充试题与原题的差异吗?——(数据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其中有起伏)
{3}答题思路不变,我们用什么样的答题格式才能兼顾图表中的内容呢?——(整体……其中……)
{4}完成表述:2003年5月9日-5月14日中国内地新发现“非典”病例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略有波动。
文字信息的概括——题号[9(2)]
材料二:
“海归派”{1}代表人物王辉耀先生的《海归时代》一书中有这样的内容:
俞孔坚,曾任哈佛大学教授,回国后受聘北大教授。当年出国求学时母亲为他包了一包“家乡土”,多年来他一直带在身边——在北京,在美国,到欧洲考察时也带着它,他从此称自己为“土人”。1997年,“土人”带着这包乡土回国了。
王永强,宜家家居网站创办者。他说:“我在出国的时候,就想好了要回国。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机会当然还是在中国多。”中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富春先生则说:“海归再不归,晚矣。五年后?十年后?阵地早被人家占领了,哪里还有机会给你们?”
{1}海归派:从海外留学归国的人员。
(2)请从材料二中概括“海归派”们回国的原因。(2分)
讲评步骤:
{1}老师先展示得分情况:2分的题,全班48人有31名同学被扣掉0.5分。什么原因?引起同学的重视。
{2}请误答的同学说说当时的思路,有不少同学认为两段文字材料,一段一个要点,而且2分的赋分也暗示了应该是两个点。
{3}老师指出症结:依赖于习惯思维,不认真读材料。接着让学生认真读材料,勾画能反映重要信息的词句,分析两个语段有几层意思。
{4}展示典型错误答案,请学生分析其病因所在:①“海归派”回国的主要原因是恋国爱乡,都想回到祖国。(概括不全面)②“海归派”回国后可享盛名,回国后机会更多。(脱离文本答题)③“海归派”回国一是因为心系家乡、亲眷;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机会多,发展的前景更广阔。(语段关系把握不清)
{5}学生归纳解答文字信息的提取与概括类试题的要点:①全面概括;②紧扣文本答题;③正确把握语段关系。
{6}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答案并展示交流。
{7}教师小结:细致深入地研读文本,把握好语段之间的关系是正确提取概括信息的前提。
(二)现代文阅读类
1.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两种考查方式:信息的提取,信息的概括。
2.让学生回忆现代文阅读中信息提取与概括类试题的考查内容及答题思路:
(1)主要考查内容:{1}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够直接提取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句子答题;②概括文章或语段的主要内容、全文主旨、作者情感;③概括人物形象(说明对象)的特点。
(2)答题思路:{1}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紧扣题干;②找准阅读区间,准确提取信息;③筛选关键语句,恰当表述。
3.试题分析:
小说中主要内容的概括——题号[14]
14.小说中的鹤唳之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引发了主人公谭立一系列行为,请你认真阅读⑤-{15}段,依次填空,每空4个字。
(1)丹顶鹤:互相唱和-□□□□-惊惶鸣叫-□□□□-盘旋哀鸣
(2)谭立:孤独守护-焦急搜索-□□□□-冷静救助-□□□□
讲评步骤:
{1}先复习阅读记叙文的思路,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后,展示14题的得分情况:全班48人,满分5人,19人3分,12人2分,6人1分,6人0分。
教师设疑:内容不难理解,但得分率仅为0.54。为什么拿不到分呢?
{2}引导学生重新深入细致地读题干,学生勾画关键词语,请误答的学生筛选出以下信息:鹤唳之声,谭立一系列行为。
{3}学生根据该生筛选的信息解答,仍不正确。
{4}教师引导,重新审视题干,找出问题——忽略“引发”二字,这二字提醒我们:鹤声在前,行为在后,且鹤声牵引着行为。
{5}按照答案示例,在原文中确定“鹤·声”答题区间,对应寻找“谭立·行为”的答题区间,修正答案进行展示。
{6}请学生谈误答原因——跳读题干导致信息筛选不准确,审题不仔细带来概括不准确。
{7}教师小结:想要准确提取概括信息,就要细致深入地分析题干,心浮气躁盲目答题万不可取。
说明文中主要内容的概括——题号[18]
18.选文{2}~{5}段为我们主要介绍了细菌发电的研究历程、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等内容。
讲评步骤:
{1}在复习回忆说明文阅读的一般思路的基础上展示得分率:0.72。对实验班的同学来说,得分不高。让学生勾画出题干中的关键词:“{2}~{5}段”为答题区间;“主要介绍”是概括要求。
{2}教师引导分析失误原因:一要明确此题的概括既有近距离信息的筛选,还有和远距离信息的整合;二要扣住题干中的“主要”二字,能甄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
A.通过分析题干和答案示例,明确“研究历程”涵盖了文章②~⑤段,因此,后两空的内容应包含在“历程”中;后两空的内容同样贯穿②~⑤段,所以所要的答案并非逐段依次概括。一般语段概括类题目多是“依次概括”,而本题的难点在于“非依次概括”。
B.重读语段,勾画关键词,明确各语段除“历程”外还说明了哪些内容?我们勾画的所有语句都能作为答案吗? ——不能,题干中的“主要”表明我们需结合文章中心内容,甄别主、次要信息,提炼概括。
C.展示错误答案,结合老师的分析,学生分析病因并修正答案。
{3}教师引导小结解题思路:分段概括语段内容,关注中心句、过渡句、关键词——把握文章要旨,筛选并甄别主要信息、次要信息——紧扣要点,概括答题。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加以整理提升。师生共同总结出解答“提取、概括信息”类试题的基本思路:通读材料,感知内容;仔细审题,明确方向;筛选信息,归纳要点;锤炼语言,恰当表述。
最后教师布置作业,以检验、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案例点评】
本节课通过数据统计明确学生的问题所在,运用“分类”的原则,将语言运用和阅读打通,将不同文体打通,对“提取信息,形成概括”类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教师和学生一起查找失分原因,进行典型错误分析,方法指导,拓展延伸,使学生的思维不只停留在一套试卷上,而是打开思路,习得方法,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对训练学生思维的规范严谨性,对提升学生阅读的核心能力都是很有价值的。
具体说来,本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
1.强化审题的意识
有的试题误答属于学生审题不清,对这类试题的讲评要训练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提高其审题能力。比如对试卷中14题和18题的分析讲评,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干,筛选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使答题的方向明确,答题的思维规范,努力做到丝丝入扣。
2.“问题从学生中来”的意识
教师只有树立“问题从学生中来”的意识,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这节课老师的这种意识表现有三。一是上课前老师所作的数据统计。正因为有了对每道题答题情况的统计与分析,老师才能清楚而科学地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也才能有的放矢地确立本节试卷讲评课的重点。二是再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课上,通过让误答同学分析自己失误原因的环节,再一次呈现了学生解题时的思维过程,便于老师发现症结,对症下药,同时也便于老师检验自己的预设是否合理可行。三是老师呈现某些题的典型错例,请学生分析出不同错因,进而整理提炼出正确的思路,以便拨乱反正,匡正思路。
3.延展训练的意识
对本次考试中学生得分情况较好的题,由于题目本身的难度不大,老师要有再进一步的意识,稍微加大难度,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一步发展。
比如第9题的第(1)小题,该班学生的满分率0.94。究其原因是因为数据呈现的方式比较单一,都是上升趋势,没有任何干扰信息。老师首先让同学们回顾表格类信息概括的方法,然后采取延展训练的方式,设计了一道数据较复杂的表格题训练学生,以引导学生树立关注整体、不忽略局部的意识,使学生的思维不只停留在试卷的某一道题上,而带起对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4.归类梳理、总结提升的意识
这四道题尽管都考查学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但考查的侧重点不同。老师带领同学对每一类试题的解答思路都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解答“提取、概括信息”类试题的基本思路。
总之,这节试卷讲评课较充分地发挥了试卷讲评课的诊断功能、强化功能、示范功能和激励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是一节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课。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