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再融资将实现多赢
2008-04-19刘勘
刘 勘
2008年一季度金融业上市公司推出再融资计划,先后有民生银行拟发行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不超过人民币150亿;浦发银行拟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不超过8亿股,按当前市场股价格20个交易日的90%估算,预计融资额约为240亿;平安保险拟发行不超过12亿股,按当前市场股价20个交易日的90%估算,预计融资额约为680亿,还有拟发行不超过412亿元分离交易可转债,共计划再融资本1100亿左右;深发展也获批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70亿人民币次级债;华夏银行拟公司大股东定向增发115.58亿元。累计上述五家融资额度1600多亿,给目前弱势格局的股票市场和金融股板块,尤其对再融资计划上述五家公司股票的盘口走势,几乎是雪上加霜,回落幅度较大,投资者陷入了茫然之中。
除深发展融资未达到8%资本金充足率外,其他几家资本金充足率均已达标。但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在新资本协议高层联席会议上指出:今年是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的关键年,要求商业银行对商业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计提资本,还要将资本覆盖到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大型商业银行应从2010年底,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中小商业银行可以自愿实施。
为此,上市银行及金融公司再融资计划可能会陆续展开。在当前流动性过剩资金相对宽裕的环境中,让金融企业通过股权和债权再融资,吸收市场资金转为金融企业的资本金而沉淀下来。一方面可以减少市场资金的流动量,降低经济从过快转向偏热的货币资金流动性因素,与此同时,人民银行还可通过额度和规模控制金融企业向实体经济信贷资金的投放量,从而有利于从紧货币政策的执行;另一方面,可以使银行资本金充足率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从而为做优、做强、做大金融企业提供可能条件,增强金融行业抵御可能爆发的金融动荡或者金融冲击的能力,从而为提升金融资本市场信心奠定基础,也为2010年底执行新《巴塞尔协议》创造条件。
因此必须趁目前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将货币市场上的各种资金流,通过金融创新和衍生品的开发,丰富金融产品,利用股权和债权融资,将流动性过剩的资金向优势企业集中,引导或被吸存到金融企业后,转变成金融企业发展壮大的资本金,让部分流动过剩资金沉淀在银行里,从而减少货币资金在市场上的流动性,把金融机构做实、做优、做强、做大。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依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动,当然包括中国在内,表现为国际资本不断的流入,促使人民币升值。我国正向金融资本市场崛起和发展的大国迈进,实际上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在引发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流动性不足的国际金融大洗牌之际,正好是人民币和我国金融机构借机走出去的机会。那么,我国金融机构除了要具备国际金融投资能力的金融机构、人才、渠道等外,还必须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可以说再融资是上市金融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
所以,在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资金资源应优先向金融机构配置。现在上市金融企业的大规模融资计划,不但是为了把握住和利用好当前流动性的资金资源,也是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显然符合当今金融业优先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监管层是否批准上述五家金融上市公司的融资计划,甚为关键。
从微观角度讲,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的再融资,需要募集到大量资本金用于银行做钱、生钱的生意,如果募集不到,其发展后劲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举个例子,2004年11月,上市一年半的招商银行发行可转债券募集100亿资金,当时也受到了股票市场投资者不满的评说,但是倘若招商银行没有那100亿募集的资金,对发展到今天的招商银行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说当时招商银行的再融资对其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上述几家金融公司再融资也获得成功,同样对其今后发展会再次起到推动作用,从长期看对新老股东也应该是十分有利的。虽然增发会使股本扩大进而摊薄每股收益,但按当前市场股价20个交易日的90%作为增发价格募集资金,在同股同权原则上,也将增大原老股份的每股权益和每股净资产,也就是对老股东来说每股的“含金量”加大了,如中国平安募集资金得以全部实现,则每股净资产将从现在的14.06元上升到29元以上。
可见,募集到永远不用还的资本金对金融企业发展,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格局中对金融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是利好的。无论对于参与增发的新股东,还是老股东,都是双赢。可是自增发消息公布以来,上述的金融股票均遭到市场投资者抛弃,几乎当作“垃圾”往外甩,实在不应该。
因此,依笔者之见,投资者应该继续坚定耐心持有上述金融银行股;在当前非理性杀跌中,后续资金仍然应该增持这些被错杀的金融银行股。
(作者为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许倩xu.qian.198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