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祸福挥手去 山间风月入怀来
2008-04-05杨廷平
杨廷平
元好问(1190-1257)是金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元代散曲发展初期的著名作家。他在金末元初写过一些揭露蒙古入侵暴行的诗、词、曲。金朝灭亡后,他便隐遁不仕。由于元朝统治者的野蛮暴虐,许多元曲作者对于现实都是心怀不满的,作为金代遗民的元好问,更是如此。他的小令《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就是他想避开闹市、远离红尘、只求与清风明月为伍而别无他求这一情怀的宣泄。“人月圆”是曲牌,“卜居外家东园”是标题。他的家乡在山西太原秀容,即今山西忻县,在当时是比较偏僻的。他卜居秀容外家,是为避开元朝暴政的威胁,想得以安居乐业。
小令的上阕,首先描绘卜居外家后的生活:“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层峦叠嶂隔断了喧嚣的“红尘”,这里尽管僻处山野,但因远离暴政,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相对安定,使诗人更觉年丰人寿,心旷神怡;接着,描绘移居后的自然环境:窗口可望碧绿的山峰,屋后围绕茂密的松柏。这对首句不仅是具体的补充,也是内在的呼应。这么一个以“重冈隔断红尘”的环境,并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他自己的抉择。所谓移居“要就”远岫与长松,表明卜居乡村,必须选择人迹罕至之处。“要就”一词,便显示他在移居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并非屈就他人的意旨。
上阕写了卜居的环境,下阕便紧接着写新环境中的新生活。在金朝,元好问过的是官宦生活,现在,他既然隐居,便须过平民生活。人活着,总要吃喝,但他年事已高,不宜于体力劳动,所以“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种木”(如种植果树之类)“种谷”,既能改善环境,又能解决吃饭问题。这便令人联想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的古谣谚所描述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情景。当金朝灭亡之时,元好问已四十六岁,经过几年的奔波,到有条件移居外家时,大概已过半百之年,儿女成行,当然可以自称“老夫”。他把“种木”和“种谷”的体力劳动交付子女,自己得以吟诗度曲,消遣晚年。因此,结尾一联:“醒来明月,醉后清风”,便是他卜居后的晚年生活的具体写照。一个“惟有……”描述了清早醒来欣赏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享受山间的清风,真所谓“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可以尽情地享受而不受外人的干扰。
这首小令全部写景,对当时暴政毫无不满之辞;但细细品味,从头到尾,却都蕴藏着不满之意。他要以“窗中远岫、舍后长松”把全家隐藏起来,隔断红尘。“红尘”原指闹市的灰尘,后出家人用以指污浊的人世间,在这首小令里用以指元朝统治下的社会。元好问的小令,在隔断红尘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桃花源般的理想生活,寄托了他的美好追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小令因篇幅较小,尤须锤炼。这首小令,上阕与下阕的开头都用散句,结尾都用对偶,骈散交错,虚实相融,音韵铿锵,毫不板滞。对句的前联侧重写地上人间,后联侧重写天空风月。地上的远岫、长松有形有影,天空的清风、明月有声有色,前者飘逸,后者空灵。上阕的“要就”和下阕的“惟有”,遥相呼应,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一读之下,读者的思维空间得以开拓,似乎卜居红尘之外的元好问占有了整个的天地,任其逍遥自在,悠哉游哉,令人心旷神怡,拍案叫绝。
(作者单位:河南镇平县教研室)
附原文: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元好问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