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错解诊断
2008-03-20陈定昌
陈定昌
从概念看:向量知识中的概念较多,且给出概念的角度交叉而多变,容易因概念模糊而发生错误.
例1给出下列命题:
①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且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为零向量;
②零向量和单位向量均只有一个;
③设A,B,C为不同的三点,且存在实数λ,μ,λ+μ=1,=λ+μ,则A,B,C三点共线;
④若a=b=1,c=2a+3b,d=3a-2b,则c⊥d.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错解: ①②③④
正解: ③
诊断: 在“平行向量”的定义中,有“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的规定.而在“向量数量积”的概念中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零,而不是零向量.故命题①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但后半部分是错误的,故①为假命题.
课本对“相等向量”的定义中,有“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的规定,即所有的零向量都是相同的,故零向量只有一个.我们知道,单位向量是指“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方向不受限制,所以单位向量有无数个.②也为假命题.
由=λ+μ,λ+μ=1,得=λ+(1-λ),进而有=λ,且由已知得≠0,≠0,故根据共线向量定理可知A,B,C三点共线.所以③是真命题.
对于命题④,错解误以为两单位向量是两坐标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若a,b分别是x轴与y轴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则c=(2,3),d=(3,-2), ∵ 2×3+3×(-2)=0, ∴ c⊥d.但已知中并未给出类似条件,故不能用此结论来判断,因而④又是一个假命题.
预防措施: 从给出向量有关概念的四个角度来梳理概念,可大大减少此类错误的发生.
角度一:大小(模)与方向.弄清概念是只针对大小定义的,还是对大小和方向都有定义的.如单位向量仅有关于大小的定义,而实数与向量的积既有关于大小的定义,又有关于方向的规定.
角度二:非零向量与零向量.弄清定义是仅对非零向量而言的,还是兼及非零向量与零向量的,特别要注意对零向量的规定.如例1中提到的“平行向量”与“向量数量积”的概念.
角度三:“起点”与“终点”.在向量的加减运算中要弄清是“同一起点”“去掉起点”还是“起点与终点合一”的.如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角度四:“基向量表示”与向量的坐标表示.弄清各种表示法的性质,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从性质看: 向量的方向性决定了向量运算的性质与实数运算性质的不同.一些同学由于对实数运算的性质非常熟悉,而对有关向量运算性质的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进行向量运算时,时常会受实数运算性质的干扰导致错误.
例2已知命题:
①若a≠0,b∈R,且ba=0,则b=0;
②若a·b=0,则a=0或b=0;
③若a+b=a+b,则a与b方向相同;
④(a·b)c-(a·c)b=0;
⑤(a+b)(a2-a·b+b2)=a3+b3.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A) 1 (B) 2
(C) 4 (D) 5
错解: D
正解: A
诊断: ①真.由“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定义可知(与实数运算中的“a≠0,ba=0,则b=0”类似).
②假.错因:与实数的性质:“当a,b都是实数时,若ab=0,则a=0或b=0”进行了错误类比.根据“两向量垂直”的定义,当a≠0,b≠0,而a⊥b时,也有a·b=0.
③假.错因:未考虑零向量的向量本质.当a或b中有一个为零向量时,该等式也成立,但此时两向量的方向不相同.
④假.(a·b)c的结果是与c方向相同的向量,而(a·c)b的结果是与b方向相同的向量,因此向量的乘法不能像实数乘法那样随意交换因子.
⑤假.错因:盲目类比实数运算中的“立方和公式”.事实上,从形式上看,等式的左边为向量,而右边为非零实数,故两边不可能相等.
预防措施: 经常进行类比思考,弄清楚向量运算性质与实数运算性质的相同、相近和不同点,明确要注意的问题,可较快提高在这个方面的“抗错”能力.
从应用看:用向量知识求解综合性问题或实际问题时,弄清问题中的向量的意义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然的话,就容易出错.
例3将函数y=-2(x-2)2-1的图像按向量a平移,使得抛物线的顶点在y轴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则向量a=.
错解: (2,9)
正解: (-2,9)
诊断: 图像按向量a=(m,n)平移的意义,是图像向左右与上下进行的平移.当m<0时向左平移m个单位,当m>0时向右平移m个单位;当n<0时向下平移n个单位,当n>0时向上平移n个单位,也即是用(x-m,y-n)代替原函数式中的(x,y).
本题可从将图像先左右平移后上下平移来考虑,将y=-2(x-2)2-1的图像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抛物线的顶点在y轴上,此时函数变为y=-2x2-1;再将抛物线y=-2x2-1向上平移9个单位,满足“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4”,若图像是按向量a进行平移的,则a=(-2,9).错解不清楚按向量平移的几何意义,从而误以为a的横坐标就是2.
预防措施: 在审题时注意问题本身的向量意义,可有效防范此类错误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对以向量形式给出条件的问题,首先应弄清向量的几何意义;而考虑用向量知识求解问题时,则应首先理解问题中已知条件、所求结论的向量意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