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理论前沿的大开拓与新建构

2008-03-11钟启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陶冶丛书建构

钟启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进行考察、审视和描述,展示这个理论前沿地带里鲜活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创新的观点和各种有关语文教育的真知卓见以及理想追求,对于促进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深化改革,确实是一种颇有意义的事情,很值得下一番功夫来做。从其价值来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有关学科的教学研究中,应当说语文历来是一个“热点”学科,对于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也一直是比较活跃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一套较为权威的、厚重的、富有开拓性、创新性和可读性的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研究的丛书。虽然自新时期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出版了不少有关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著述,但是,关于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研究的丛书,在目前似乎还是一个“空白点”。所以,编写这样一套“理论前沿”丛书,毫无疑问,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学术价值。从其现实需要来看,目前,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第一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存有不少“不知所措”的困惑和疑虑,因此,编写这样一套“理论前沿”丛书,以其权威性阐释、创见性观点、开阔性论述,可以帮助他们消解困惑和疑虑,以弄清和把握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本质和规律问题。特别是在目前各种散乱的、良莠混杂的语文学科著述迷惑读者阅读选择的情况下,更有必要给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套具有权威性、前沿性、启发性和可读性的理论学习读本。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应该说,学科教学论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在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新文化氛围中,我国学科教学论建设的主流是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成果采取了开放的态势,积极综合广义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探索自己独特的体系构造,逐渐形成了学科教学论建设的新气象。虽然各个学科发展的起点、方式和分支都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看,大抵都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一是引进介绍国外有关的研究成果,有些是本学科的直接成果,有些是相关学科的间接成果,这可以说是“引进期”,其重心是大量搜集译介有关学科教学论的学术信息,逐渐理清这门学科的范畴和理论特征。二是进入研究阐发前人理论和解释描述有关的新鲜材料的“再现期”。虽然一涉及“阐发”,势必要对某些学科教学论原作的一些结论和细则加以发展和修订,但这一阶段的重心是廓清原作的脉络,并运用它来解释、分析和透视新近的学科教学现象。三是概括新的学科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形成自己的理论范畴和探索命题的“更新期”。在这个时期很有可能在若干专题上有所突破,并预示开拓新的学科教学论领域。四是建构学科教学论新的理论结构的“独创期”,它当然要包含许多前人和同代人的理论研究成果,但它的核心范畴和基本理论却必须有着鲜明的创新性、前沿性和启发性。也许这四个阶段的划分并不准确,但它却揭示了学科教学论研究发展的历程及其不同时期推出的不同层次和范畴的研究成果。

曹明海教授主编的《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可以说是在理论前沿的大开拓和新建构。从其各个选题设计来看,这套“理论前沿”丛书,立足于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宏观视野和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的探讨,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确定的选题,如《语文学科解释学》、《语文教学本体论》、《语文陶冶性教学论》等,都属于学科教学论研究的“更新期”和“独创期”的理论命题,既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又具有实践的应用性。应该说,这套“理论前沿”丛书的选题设计,从语文教学解释学到本体论,从陶冶性教学到新课程教学论以及语文教育观新建构,从整体上勾画出了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的主体风貌。实际上,它既是对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探索的多层透视,也是对未来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多层探究。《语文教学解释学》从解释本体与文本意义的生成、作品解读观念与方法的操作性问题,以及解读活动中的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视野融合的阅读教学解释学原理、后现代课程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接受美学理论与阅读教学美学等一系列论题切入,深层探讨了语文教学解释学的原理与方法,必将开启语文教学解释学研究的新领域,促使语文教学打破过去概念化阐释模式,建构语文教学文本解释的思维新秩序。《语文教学本体论》从语文之蔽——工具论与人文论、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构成、语言的人文主义视界与本体论阐释、语言的文化性构成与教学策略、语文本体的文化阐释与教学追问、语文本体世界的多维化哲学透视,以及汉语文审美与文化性存在探究、汉语文本体美学与教学的考察、“文化语文”论与“语感图式”观等一系列论题切入,深层揭示了语文教学本体即语言本体构成与存在的特性,描述了语文与文化、语言与世界、语言与主体、语言与存在、语言与生命、语言与意义构成的本体世界的风貌。它会从根本上变革语文教学的思路和观念,重建语文教学新秩序。《语文陶冶性教学论》从西方陶冶哲学理论与我国陶冶性教学传统、关怀生命与陶冶性教学价值观、陶冶性读写教学的生态化建设、在困境与反思中突围的陶冶性教学探索陶冶性教学状态的审美化透视,以及诗性语文的陶冶性教学设计、生命语文的陶冶性教学追问、审美语文的陶冶性教学建构、经典语文的陶冶性教学开拓、绿色语文的陶冶性教学实验等一系列富有鲜活性的论题切入,揭示了汉语文的文化特质和汉语文教学的陶冶性特征与功能。尤其是这些论题把语文学习和语文训练的过程作为陶冶学生性情、洗炼学生心灵世界的过程,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语文教学特有的陶冶性本质,给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如果说以上所说的“解释学”、“本体论”、“陶冶性教学论”是一种新的理论命题和开创性探讨,那么这套丛书中的“语文新课程教学论”、“语文教育观新建构”就不应该说是一种新课题设计。这是因为对于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探索在近几年来已成为新时期空前的一场“课改运动”;而对语文教育观的建构也是从未停滞过的课题研究。但是,我们加以具体地考察便可以发现,该丛书的这两个选题并非是人云亦云,也是别有意味的。《语文新课程教学论》从新课程学科教学与沟通理论、语文教材文化建构与人本化探索、语文教学范式的转型、语文新课程学生观与发展性教学、语文体验式阅读与写作教学、语文感悟教学与活动性学习原理、语文时尚阅读与兴趣阅读教学、语文发展性学习与教学情感智慧等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论题切入,对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拓出了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视界,给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新的启示。可以说,它是对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精神的建构与拓展。《语文教育观新建构》从“大语文”与“小语文”、语文教学的认识论与存在观、走向表现与存在的语文教育论、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观、语文课程的唤醒教育观与文化建构观,以及于漪的完整性建构观、刘国正的整化语文工具观等一系列论题切入,阐述了新时期语文教育观的建构与发展,给人以思想与智慧的启迪。如把语文教育作为一种唤醒教育,探讨语文教育的唤醒本质与功能、唤醒策略与方法,揭示了语文教育促进生命成长和人的发展,能够对学生进行完整性建构的过程,说明语文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使学生能得到语文训练,同时还能唤醒学生的情操与心灵、生命与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力,唤醒学生生命成长的觉悟。所以,这种全新的论题探讨,能够启发我们用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把握语文教育观的“新质”。

综观这套“理论前沿”丛书,它设计的各个选题理论探讨的角度和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却都统一在一个新的理论结构体系中,它们不同的理论视点和概念就好比一座建筑的沙石与砖块,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说明,共同构成了这套丛书理论结构的整体。应该说,曹明海教授以其宽阔的理论视野,独到的理论构思,精心设计的这套语文学科理论前沿研究丛书,既是一个富有创新性的理论建构工程,又是一个初见雏形的理论图式框架。它虽然略显粗糙,不是那么精致,但它不是生长在教条演绎的贫脊土壤里,而是建构在多种学科理论交叉构成的坚实基础之上的,从现代教育理论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它寻求的是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的新结构,探索的是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实践的新课题。

(本文是作者为曹明海主编的《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写的序言。刊发时作了删节。)

[作者通联:华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陶冶丛书建构
Possibility to break through limitation of measurement range in dual-wavelength digital holography∗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人梯书库”丛书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建构游戏玩不够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在现实之中寻找理想,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