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和我都深深嵌在这个世界当中

2008-03-03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2期
关键词:叶芝民工见面

柴 静

我从拉萨回北京的飞机上认识她。江苏人,三十年前援藏。为了治病第一次出藏。下了飞机北京大雨,我送她去了一家旅店。

一星期之后去肿瘤医院看她,她刚开完刀,正躺在床上和主刀大夫开玩笑。走之前她跟我说确诊为胃癌晚期,指了一下床角的箱子,说“要是回不去,你帮我留着。”

是她三十年里背着相机,走遍西藏,跟官员、喇嘛、汉人、三陪女……交谈的笔录资料。

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无从发表。

“不过,”她说,“一百年以后,有人看见了,会知道西藏今天发生了什么。”

她姓熊,拉萨中学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是我的一个朋友,但总是很难见面。

他是义务的医疗法律顾问,下班后到上访村跟患者见面,给他们作医疗纠纷的法律咨询,晚上回来还要把所有资料归档整理。

“知道制度怎么形成的,”他说,“才知道从哪儿开始改善。”

听说他最近要求请调卫生部法规司一个小部门,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为此牺牲专业前程。

他在电子邮件里引用叶芝的诗答我,“你和我都深深嵌于这个世界之中。”

他是北大三院的大夫,专业是高山病与心血管研究。

一群人吃饭,不知道怎么说起民工的事。

他那么沉稳的人,也动了声色。说到丰台民工打工子弟学校被清理的当天,小学生来上学的时候,课桌都搬走了。

“小孩子懂事,在教室窗户底下站一排,拿出课本念,”他说,“等老师来了,说学校拆了,老师哭,小孩哭……”

他没说下去,低下头,从裤兜里摸出一块皱皱的蓝布手绢。

这个人,18岁那年,下乡做了10年的大队出纳,之后他上学,当教授,从政,都是为了“给农民做点事。”

他让我想起叶利钦在《午夜日记》里写到的新一代的政治人物,“他们不垂涎权力,随时做好退回原有的平静的私人生活的准备,只是想向所有人,包括他们自己证明——俄罗斯可以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

他今年52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副主任。

——2001年

附录:重新看25岁的时候写的这篇文章,熊老师已经离开人世,她的儿子仍在西藏林芝,在一个需要走半小时路才能挑到水的地方做乡村医生。告诉我叶芝诗句的人每天在博客里逐字逐句地翻译国外的医疗保险制度,病历管理制度,癌症康复中心工作规程……而将近六十岁的官员说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们对明天继续有信心”。

这是个动荡的世界,但还是有一些人和事,始终没有改变。

(选自柴静的博客)

猜你喜欢

叶芝民工见面
秀逗蘑菇村
感谢女神的不嫁之恩
你好,春天
谁更老实?
浅析“新闻民工”现象
我是骑者 策马向爱
民工孩子的“知心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