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例沙龙

2008-01-30桂维诚许雷鸣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1期
关键词:于漪课例支点

桂维诚 单 智 程 凡 许雷鸣

主持人:请诸位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今日的语文课堂与30年前于漪先生的课堂有何差异?

单 智: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恕我直言,我以为如今多数语文课水准其实远低于30年前于漪们的水准。当然,这是用当今平均水平和30年前顶尖水平比较得出的结论,未必合理,却揭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质上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桂维诚:或许原本就不必改变?如果于漪们的方向基本能够代表现代语文教育的方向,我们为什么要刻意求变?如果于漪们当年的方向确实是语文教育的方向,我们今天就应该试图去丰富发展,而不是去改变。

许雷鸣:变化也不是没有。于漪老师属于“情感派”,应该说在当时是最具“人文味”的教学了。但我们看她的课例,却处处体现了对语言文字和语文能力的重视。而如今的语文教学,更注重的却是对思想内容的分析把握,如上述几个课例就是如此。这两种倾向谁更“语文”呢?似乎很值得我们思考。

程 凡:赞同许老师意见。于漪老师执教《晋祠》,借用了《中国名胜词典》中一段介绍晋祠的文字。这段文字的介入,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有了一个比较的对象,所有的阅读活动变得有目的,因而也就更高效。而于漪老师采用听写的方式来呈现这段文字,很自然地落实了对初中生进行字音、字形教学的基本要求——正音、辨形、析意都在看似简单的听写活动中体现了。

所有的活动都明确指向语言文字和语文能力,这确实是于漪时代经典课例的精华。

桂维诚:当下语文教学比较关注思想内容,也许有其合理性。于漪时代,学生的阅读水平极度低下,而今,学生的阅读水平已经有相当的提升,适当关注思想内容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另外,当今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了,现代许多访谈、主持以及舞台秀等方式都逐渐渗透到语文课堂之中,这是于漪时代所缺乏的。

主持人:在技术层面上,于漪老师的课例与当今课例有何值得比较之处呢?比如,对于我们今天的核心话题——“确定支点”方面,两个时代差异何在?

单 智: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叫“支点”,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它本意是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供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比喻事物的中心或关键点。我所理解的教学支点就是课堂中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或学生特点而选择的便于教与学行为展开的枢纽或平台。

程 凡:于漪老师的课例相当注重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安排得丝丝入扣,相当完美。《晋祠》课例中的以“词条”作为教学支点确实有其精到之处,有了这个支点,教材中原本可能被忽视的地方,因为有了比较,就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有其利必有其弊,由于这个“支点”,只是让学生对比例文与原文,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就略小。

桂维诚:而如今的几个课例设计得则比较“粗线条”,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生成。如《道士塔》中的一个“恨”,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项脊轩志》的“一、二、三”框架也是如此,总之,教师留给学生的空间更大了。应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教学需要支点?

许雷鸣:有时一篇课文比较复杂,读者一时不易把握文脉,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例如邓颇老师的课,便是从看似颇为随意无绪的散记中找到了切入点:“一间书屋,两种感情,三位亲人”,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掌握作者那份悲喜交织的真挚情感。

程 凡:一篇课文包含了很多内容,一堂课中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将这些内容全都转化为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文本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重点,选取一个或几个切入口作为教学的支点,来实施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桂维诚:有了支点,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教与学双方活动有了平台。确定合适的支点还可以使教学更有层次、更有实效。袁湛江老师上《道士塔》,让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一个贯穿全文感情的词语——“恨”,通过对这个感情线索的讨论分析,水到渠成地挖掘出文章的内涵来。

二、如何确立教学支点?

单 智:确立教学支点大致有三个途径:首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来确定;其次,也可以选择文本之外的材料,就如同解数学题,在遇到难题时创设一条辅助线有助于解题一样——于漪老师的《晋祠》课例就可以比作为教学创设了一条有效的辅助线;此外,还可以是设计一种便于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

许雷鸣:最常见的支点应该来自文本本身。例如,文章线索就可以成为教学的支点。教学活动中如能找到一条贯串一堂课的线索,则教学也可以如经典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桂维诚:具体到一篇文章,教学支点可以是文章中的关键句、中心句、线索、题目、关键词,抑或文章的难点。检验一堂阅读课教学设计的高下,能否抓准文本的支点至关重要。如《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例,就是以难点为支点,很好地解决了这首词由于大量“用典”而造成鉴赏中“隔”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走近了作者,有助于准确把握词作的思想感情。遗憾的是,执教者如果利用这个支点再稍用些力,还可以解决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理解“用典”这种诗词中常用手法的作用。

程 凡:我主张必要时可以运用多个“支点”来实施教学。

对于比较复杂的课文,有时一个支点确实不能全面涵盖教学内容。这时,选用多个“支点”的教学效果也许会更好。当然,也要注意不能为了凑齐一二三,强行地把一些不相干的或者不重要的内容加以简单化地罗列。

选择支点的方式很多。面对不同的文章、不同的阅读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确定的教学支点可能有所不同,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支点虽不同,但殊途同归,同样可以达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于漪课例支点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假如给你一个支点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课例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弘扬于漪精神,聚焦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