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通流水 煮缣而熟之
2008-01-30史绍典
史绍典
一、题解
题目是从“训”“练”小篆字体(甲骨文“训”“练”两字皆阙)解两字的语义得来。小篆“训”,从言川声,本义作“说教”解(见许慎《说文解字》),乃以名言嘉言教导人之意,故从言;又因“川”本作“贯穿通流水”解,为河渠之通称,有疏导水流使通意,“说教”乃导人通于义理,故“训”从川声。小篆“练”,从糸,柬声,本义作“煮缣而熟之”解(见《急就篇》颜师古注),乃煮丝使熟之义,故从糸;又以柬本作“分别择之”解,煮丝使熟,须分别择之,以防其过熟或不熟,故“练”从柬声。
“贯穿通流水”“煮缣而熟之”实为训练之要义:使融会贯通,犹流水之贯穿,具穿透与通透之精神;并使臻于纯熟,熟则巩固,不熟则择之使熟,有因时区别训练之大要。
又,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奉寄章十侍御……》:“指麾能事廻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义指教练兵士。今泛指培训锻炼。教练兵士,与教练学生,只是对象、目标的不同,其训练的义理却是相通的。
《现代汉语词典》说,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更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也揭示了训练的应有之义。
二、固本的“双基训练”
中国基础教育几十年之经验,“双基训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为一大关节。就语文训练来说,我在2000年曾著文《语文永远是语文》{1},写道:
语文要不要改革,回答是肯定的。但改革必须立足于“继承和发扬传统”,立足于“中国特色”。
谈到怎样教、学语文时,我指出:重在基础,讲求实效,实活相济,读书第一。
至于如何落实,我则提出了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上的一则箴言:“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同时就其中“课文”一说,指出涵盖嫌窄,应加宽阅读面。而以此为基础,注入新理念:“学生本位”“自主探究”“发展为本”“终身学习”等,就是本来意义上的“语文”了!
大纲所说的“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讲的就是语文训练。由五个叠音词所分别组成的定语,强调着语文的五大训练“动作”:写、说、读、做、完成。指令简单、明了、具体,而又尤具规范性、操作性、实效性。
写字,说话,读书,作文,语文四大支柱的听说读写,贯串其中。应该说,这样的一种训练,为语文基本的读写能力的“过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训练检讨
当下,训练明显走向两极:边缘化与异化。
1.训练的边缘化
世易时移,耻谈、羞谈、免谈“训练”成为当今时尚。说“素质教育”、说“语文素养”,似乎不能言及“训练”。托言空疏的人文,取代了基本的语文训练。
近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表示,语文有素质教育功能,但不能简单认为语文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他说:“现在我们讨论语文改革,比较多的声音是关于人文性的。讲素质教育,培养审美的能力,毫无疑问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学习语文多年,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过关,学生日后找工作都会有困难。”{2}真是切中肯綮之谈。
“学生日后找工作都会有困难”,尤其道出了对没有训练,“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过关”,而空言人文的深切忧思。
由于忘了语文的最基本功能的培养需要训练,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如下倾向:
满堂“问答”;
一味夸赞;
“自主”成“自流”;
活动无体验;
合作无实质;
探究庸俗化;
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这些倾向,回到其原点探求,正是训练边缘化(读写能力“过关”,要在训练),使语文的最基本的功能的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统统成为空话。温儒敏在与上面所说的同一次的谈话中称:“中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首先要培养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还有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能力。”温儒敏指出,语文课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甚至不可能都是个性化的。把语文功能无限扩大,到头来只能是“淘空”语文。他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是在语文教育基础上体现的人文性。
2.训练的异化
走向训练边缘化的另一极端是训练的异化——把训练低俗化为应对考试的唯一的解题手段。
我曾著文评说一堂评为省级“好课”的教学:“通过高考阅读题来完成对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的理解”。
教学中,作者茨威格不见了,“18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中,深感最为美丽最具魅力的中心意象——托尔斯泰墓不见了,它为什么成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阅读下面的文字,读后完成27-34题”(1991年高考语文试卷,第四题即为阅读、测试《世间最美的坟墓》题,共八道子题,其中有数不清的小abcd的选择,以及小adcdefgh、大ABCDEFGHI的组合等,纷纭繁复)。我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把用于阅读教学的经典文本,演绎为高考阅读试题的“训练”,是对阅读的肢解及戕害。
我们说,阅读(阅读训练),不是循着几个abcd的判断,或者ABCDEFGHI的组合路径来展开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感受、要感悟,要不断地被感动。高考阅读测试的背景下,何来感受与感动?高考,它只是为高校选拔新生并具有一定信度、效度与区分度的一种考试,它从来不是也根本不是“阅读”的状态!这里,没有读书、没有体验、没有感悟。
这样的一种“训练”,目前充斥着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也成为“训练”频遭诟病的原因之一。
四、训练的思考
1.训练的方法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就是训练(子曰,学而时习之),此言大抵不为过。要言之:
(1)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学生习字、教学生读书、教学生作文,是训练其习字、读书、作文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正是这个道理。
方法,主要是思想方法,台湾哲学家傅配荣先生强调了这一点。他在《哲学与人生》{3}中指出四种思想方法:逻辑、语言分析、现象学、诠释学。逻辑,运思的规则;语言分析,表达的效应;现象学,辨物的策略;诠释学,阅读的途径。此四种方法,亦要在训练。
例如,他讲阅读的四个步骤:(一)文本究竟说了什么?(二)文本想要说什么?(三)文本能够说什么?(四)文本应该说什么?这是一个哲学家眼中的阅读,可为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借鉴。其中“究竟”“想要”“能够”“应该”,就是阅读训练中的探根究底的根本方法,这种方法的习得,从训练来。
(2)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与课程是过程、教学是过程一样,训练也是伴随学习始终的一个过程。
如现在“时兴”的诵读,其倡导者却是朱自清先生(我在1986年《文言文诵读教学初探》一文中曾介绍)。朱先生说:“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目的在培养学生的了解和写作的能力。教学的时候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自己读,有时还得背诵。除背诵外却都可以看着书。”{4}“范读”“跟读”“自读”“背诵”,诵读就是这样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朱先生还进一步阐释道:“诵读虽然该用说话的调子,可究竟不是说话。诵读赶不上说话的流畅,多少要比说话做作一些。诵读第一要口齿清楚,吐字分明。唱曲子讲究咬字,诵读也得字字清朗;尽管抑扬顿挫,清朗总得清朗的。”只是朱先生倡导的这种强调方法、强调过程的诵读法,如今却不时兴了。
(3)训练是互动教学的理念
训练是学习主体间的多元互动。由题解可知,训练更多的是主体间的输入与输出活动,所谓“独立”的训练,也建立在此种基础之上。
首先,要训练“学会”,其次,要训练“会学”。而在“学会”“会学”的基础上,更有对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灵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的高要求,更强调在使用中训练,在生活中训练,在交往中训练,在实践中训练。
而新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催生新的训练样式,“自主、合作、探究”,正是训练样式的创新。在这里,训练主体是自主的: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这就是自主的训练。
训练主体是合作的: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者必须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训练者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训练主体是探究的: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训练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训练的目的性
前述已明确,训练是过程,也是结果;这里要强调的,训练是方法,也是目的。
首先,训练是一种积累——通过训练积累。
积累,是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的一个概念;是融语文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一个概念;同时,它又是涉及到诸如生活积累、文化积累、知识积累、人生积累、语文积累等在内的涵盖十分博大的概念;而单就语文积累而言,又有语言积累、阅读积累(包括古诗文和浅易文言文的积累)、写作积累(包括创作素材的积累)等等。方方面面交叉、层叠、枝蔓。人教社刘贞福认为,要把握积累这一概念,恐怕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第一,积累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的概念,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能概括得了的,即使很费劲地概括了,恐怕也难以周全,所以课程标准未曾对积累稍加定义。第二,积累应分出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的层面、层次。“语言积累”“古诗文积累”“语文积累”尽管可大致包括积累的几个方面,但也过于简略,论述不够清晰,没有触及积累概念的底蕴。第三,积累的宏观层面、层次,应提升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高度。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都具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素,积累亦莫能外;也只有提升到这一高度,它才能获得深泓的理论源泉。第四,积累的过程和方法应被高度重视,强调有序和渐进,梳理和弥补,随时调整远中近期的目标,确定每个时段的积累重点,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第五,积累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呈现有机联系的状态,它们彼此沟通、贯串、交叉、包容,相互促进推动,以实现共同的丰富和深化。{5}这是十分有见地的认识。
但不论如何说,一个由少而多、逐渐聚集的“积累”,其整个增多的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
其次,训练是一种感悟——通过训练感悟。
“感悟”,是一种新的阅读观念,认为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引导学生不断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它是一个从文本的细节、局部导向对文本整体意义的“整体感知”的阅读心理过程。
这里要强调的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感悟”,都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感悟”,都有自己“感悟”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种“感悟”有文本的情境再现,有学生个人经验的注入,有相互间鉴赏点评的影响,这就形成了一个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向互动沟通的生动的“对话”。而语文教学是需要“悟”性的,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如此。“悟”性靠培养、靠引导、靠训练。
比如,读王维《使出塞上》,就是在诵读、析议、鉴赏等学习训练的过程中,感悟其价值的。我曾经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留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悬想,在真幻之间、在情理之间、在动静之间、在画面之间、在情感之间,留下永远的遐思。其中:数学的感悟——图形,科学的感悟——问天,艺术的感悟——画面,人文的感悟——情感、价值与美……
再次,训练是情感培养——通过训练培养情感。
我曾经谈我对什么是语文的认识,我个人认为,语文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课程,通过引导,我们的学生喜欢读书了,他们把读书当做生活的第一需要,把读书当做生命的毕生追求,则语文教育达到了目的。反之,是为语文的悲哀。而学生这样一种对于读书的喜欢,是通过训练,渐进地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的。比如:
通过训练,学生会诵读,抑扬顿挫、清新朗润……
通过训练,学生会精读、泛览,手不释卷、孜孜以求,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通过训练,学生能认识、会思维、善表达,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通过训练,学生会观察、会调查、会访谈,会阅读、会思考、会作文,表情达意、文从字顺……
通过训练,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有个性、创新、发展……
五、“训练”也需要训练
“训练”也是一种技能,“训练”本身也要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养成规范,形成意识,成为自觉。作为方
法、作为认识、作为工具、作为目的,训练既具智力因素的品质,又具非智力因素的品质。通过训练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训练就是自主、自发、自为的了。
日本桑原隆教授说:最近“素养”的概念已经超越了“读写能力”(在日本,“素养”往往是被译为“读写能力”的)的意义范畴,可以视为重新思考学校教育的理想状态和学校课程改革,特别是语文教育、文学教育模式的概念了{6}。很显然,对素养观的拷问,也成为知性活动本身的拷问了。很明显,这里谈“素养”从能力到模式的构建,非训练是不能达到的。
一般来说,从“工具性”的一面,强调的是通过训练,习得知识,包括训练的知识。比如:
诵读的训练,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
默读的训练,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培养;
精读的训练,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重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切入;
……
从“人文性”的一面,则是多做非智力因素的观照,扣紧语文与学生自我生命的发展,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语文训练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与自我超越。
可以说,训练,存在于整个教学(学习)过程中。那种以为训练就是作业、训练就是练习的看法,是狭隘的认识。“学而时习之”,在孔夫子那里被认为是很愉快很温馨的事,多少年来一直温暖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读书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更是道出了训练的无时无处不在,以及强调着训练的韧性与执著。在语文来说,小到识字写字,大到读书为文,无不是由训练一步步做起,如流水之贯穿,如煮缣之使熟,训练,是学习的法门。
{1}《中学语文教学》2000.11
{2}《中华读书报》2007.11.9
{3}《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2005
{4}《朱自清选集》第三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5}《说积累》载《课程·教材·教法》2005.8
{6}钟启泉《素养观的演进与意义创造》,《全球教育展望》2005.3
(湖北省教育厅教研室 430060)